像老板一樣思考
像老板一樣思考,是對員工能力的一種較高層次的要求,它要求員工站在老板的立場和角度上思考、行動,把公司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對待。它不僅是員工個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準則,而且也是提高企業工作績效的關鍵。
在IBM公司,每一個員工都有一種意識——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要對同事的工作和目標有所了解。員工會主動接觸高級管理人員,與上司保持有效溝通,對所從事的工作更是積極主動,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
“像老板一樣思考”這種工作態度,源于IBM公司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的一次銷售會議。那是一個寒風凜冽、陰雨連綿的下午,沃森在會上先介紹了當前的銷售情況,分析了市場面臨的種種困難。會議一直持續到黃昏,氣氛很沉悶,一直都是沃森自己在說,其他人則顯得煩躁不安。
面對這種情況,沃森沉默了10秒,待大家突然發現這種十分安靜的氛圍有點不對勁的時候,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很大的“THINK”(思考),然后對大家說:“我們共同缺少的是——思考,對每一個問題的思考,別忘了,我們都是靠工作賺薪水的,我們必須把公司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思考。”之后,他要求在場的人開動腦筋,每人提出一個建議。實在沒有什么建議,可以對別人提出的建議加以歸納總結,闡述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否則不得離開會場。
結果,這次會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許多隱藏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并找到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從此,“思考”便成了IBM公司員工的座右銘。
其實,每一位老板都像老沃森那樣,希望自己的員工可以像自己一樣,隨時隨地都站在公司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然而由于角色、地位和對公司所有權的不同,員工的心態很難與管理者完全一致。在許多員工的思想中,“公司的發展是由員工決定的”之類的話只不過是一句空話,這是他們拒絕從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的主要理由。
彼得是一位頗有才華的年輕人,但是對待工作總是顯得漫不經心。為此,他的老師湯姆專門找他做過交流,他的回答是:“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沒有必要為老板拼命。如果是我自己的公司,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比他更努力,做得更好。”
一年以后,彼得寫信告訴湯姆,他離開了原來的公司,自己獨立創業,開辦了一家小公司。“我會很用心地做好它,因為它是我自己的。”在信的末尾他這樣寫道。湯姆回信對他表示祝賀,同時也提醒他注意,對未來可能遭遇的挫折一定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半年以后,湯姆又一次收到了彼得的來信,彼得告訴湯姆,自己一個月前關閉了公司,重新回到打工族群體,理由是:“我發現原來有那么多的事要我去做,我實在是應付不了。”
許多員工的態度十分明確:“我不可能永遠打工。打工只是過程,當老板才是目的。我每干一份工作都在為自己積累經驗和關系。等到機會成熟,我會毫不猶豫地自己干。”
這是一種值得敬佩的創業激情,但是如果抱著“如果自己當老板,我會更努力”的想法,則可能適得其反。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試著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我們每做一件事都會成為日后創業的寶貴經驗。待到時機成熟時,我們才可能在最有利的條件下擁有自己的事業。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需要理解別人。理解的最高境界是站在被理解一方的立場去思考,即換位思考。通過換位思考去了解別人的立場,對于營造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環境是極其有用的。
作為公司的員工,從你進入公司那一天起,對于公司的規章制度、產品特征、市場實力乃至公司文化都要盡力去理解。進而還要理解你的同事、你的上司、你的老板,理解他們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脾氣秉性、工作作風。有時候在工作中還需要理解為什么他們會這樣處理問題,而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樣做。
與老板進行換位思考,也就是要求員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充分理解老板的苦衷。試想你是老板,你肯定也希望當自己不在的時候,公司的員工還能夠一如既往地勤奮努力、踏實工作,各自做好分內之事,時刻注意維護公司的利益。這樣你就可以一心一意處理好外面的事情。如果你是公司老板,當你派出你的員工到各地處理公司業務的時候,也希望他們都能使公司的業務順利開展,公司的效益節節上升。
既然你希望你的員工這樣去做,那么,當你回到員工位置上的時候,你就應該想到,既然老板為我們提供了工作的崗位,為我們發工資和獎金,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盡力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老板也是人,他考慮的問題比一般員工更多,因為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多,需要打交道的人多。員工和老板之間是什么關系?直觀地看,當然是雇傭關系,而實際上雙方是共同創造價值,共同分享經營成果的互惠共生關系。在現今的商業環境中,老板和公司員工之間需要建立一種互信的關系。當然并不是說要對那種長期拖欠工資的老板也一味地遷就,而是說當公司真的有困難的時候,只要老板能夠跟員工推心置腹地講清楚,讓員工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員工也會體諒老板的艱辛和困難,并且自動自發地從公司的利益出發,為老板出謀劃策。
當然,企業的管理者們希望員工“像老板一樣思考”,樹立一種主人翁意識時,并不等于發出了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老板的信號,而是向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我們的工作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成為老板或是擁有自己的公司,我們既是在為自己的現在工作,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工作。
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無疑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其中包括:具有更強的責任心,努力工作更上一層樓;更加重視對顧客的服務;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贏得更加廣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合作機會,等等。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像老板一樣思考”呢?這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準則有更為深刻的認識。請思考如下問題:
如果我是老板,會怎樣對待態度惡劣、無理取鬧的客戶?
如果我是老板,目前這個項目是不是需要先優化一下,再做是否投資的決定?
如果我是老板,面對公司中無謂的浪費,是不是應該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
如果我是老板,是不是應當保證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公司要求,維護公司的形象,以免對公司產生不良的影響?
我們無法在此一一列舉出老板應該思考的所有問題,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當你以老板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時,就應該對你的工作態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積極行動,那么你所獲得的評價一定也會提高,你很快就會在公司中脫穎而出。
上一篇:做事情要抓大放小
下一篇:充分利用你的每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