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兩塊櫥窗,布置得格調各有不同:一塊熱烈地紅,一塊醒目地白。紅的是表揚欄,白的是曝光臺。兩塊櫥窗里各有一盞日光燈,那是為方便下晚自習的學生瀏覽櫥窗而設的。
有天晚上,櫥窗里的燈亮了個通宵,校長很心疼,就在全校學生大會上強調:要節約用電。鑒于大家白天看櫥窗的時間很多,所以晚上櫥窗的燈一律不準開。
這是作為校紀公布的,誰知公布的當晚,表揚欄的燈就被人偷偷打開了,校長很光火,認為這是有意與他作對,勒令政教主任立即查查是誰干的。
肇事者終被查出,竟是高一(3)班的班長。班長帶頭違紀,這令政教主任痛心疾首,遂令班長寫檢討書,張貼于曝光臺里。因是傍晚,政教主任擔心學生看不到這張檢討書,引不起大家的警惕,于是亮起了曝光臺的燈。誰知政教主任一走,燈卻被人悄悄關掉了,一查,又是那個班長干的。
一錯再錯,罪上加罪!政教主任甚怒,遂撤銷班長職務,并令其大會檢討,公開亮相。
自此,這個學生性格大變。先是沉默,繼而搗蛋,再后來就不思學業,遲到、曠課、打架……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這個學生畢業了,走上了社會,他成了一個混混兒。再后來,他干起了偷盜的事。他偷的第一家是高中時的政教主任,第二家則是校長。
他在校長家行竊時被現場抓住,人們把他扭送至派出所。審訊他的警官,竟是他高中時的同班同學。同學不解,問他何以由一個優秀的班長淪落成罪犯,他思量良久,幽幽地說:“只因當年我亮起過一盞燈,熄滅過一盞燈……”而他當年亮起那盞燈的原因,只不過是表揚欄里有一篇表揚高一(3)班的表揚稿,他想讓全校學生都能看到。
校長聽了黯然心驚:如果當時讓他亮起那盞該亮的燈,熄滅那盞該熄的燈,這個學生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教育無小事,處處關系人。亮開表揚欄的燈,它照亮的是光明,如給人點亮一盞心燈,使人朝著光明前進;亮開曝光的燈,它照著的是陰影,如給人熄滅了心燈,使人在黑暗中沉淪。
(方冠晴)
上一篇:淡泊處世
下一篇:愛心是文明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