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著,發表于1947年。小說情節并不復雜,登場人物除主人公和子外,還有留戀昔日歲月的母親,和子的弟弟頹廢青年直治,以及和子的情人小說家上原。小說采用女性第一人稱敘述法,插入直治的日記和遺書,描寫了沒落貴族和子一家在戰后日益衰敗的生活。一家人搬進伊豆山中不久,母親在無可奈何的悲傷中去世,接著從戰場上返回來的弟弟直治自殺,而和子對生命卻有一種熾烈的追求。她愛上了有婦之夫上原并且懷了孕。她決心掙脫傳統道德的束縛,要生下這個孩子。這篇作品與契訶夫的《櫻桃園》有相似之處,反映了沒落貴族階級的悲觀、空虛和頹廢的實質,是沒落貴族的一曲挽歌。當時日本剛剛戰敗不久,國內一片混亂,傳統的道德日漸崩潰,人們的精神世界處于虛脫狀態。這篇作品的出現在日本引起很大反響,并由此產生了一個“斜陽族”的名詞,用以表示日本貴族及地主階級不可避免的沒落。
上一篇:《文學與現代世界》作品分析
下一篇:《新詩集》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