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象征派大詩人艾略特*關于象征主義*詩歌的重要理論著作,1935年發表。
此文要點如下:1.將來不會比現在更有價值,因此必須在現代社會中保持我們自己的價值感;2.如認為文學應當有益于社會,憑良心去感覺自己感覺不到的東西,這樣就會弄亂了各種價值的位置;3.藝術家的追求應是“個人的和半個人的熱情同他所愿意宣揚的社會思想和感情之間的諧和”。
這些,集中體現了艾略特的“非人格化”*(一譯“非個人化”)學說的主要觀點。
美國象征派大詩人艾略特*關于象征主義*詩歌的重要理論著作,1935年發表。
此文要點如下:1.將來不會比現在更有價值,因此必須在現代社會中保持我們自己的價值感;2.如認為文學應當有益于社會,憑良心去感覺自己感覺不到的東西,這樣就會弄亂了各種價值的位置;3.藝術家的追求應是“個人的和半個人的熱情同他所愿意宣揚的社會思想和感情之間的諧和”。
這些,集中體現了艾略特的“非人格化”*(一譯“非個人化”)學說的主要觀點。
上一篇:《押沙龍,押沙龍!》作品分析
下一篇:《斜陽》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