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賢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2)。可以調素琴,閱金經(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4)。孔子云:“何陋之有(5)!”
文章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起興、作比,引出并說明簡陋的住室也因有德之人的居住而生輝,陋室不陋。句警意穩,立論精當。接著兩句一意,四句一轉,由室外之景,到室內之人、之事,從不同方面描寫作者的交游、生活,刻畫出一位不慕榮華利祿,襟懷坦蕩,清高、孤傲的古代文人形象,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質,這也就是文章中所謂的“德馨”。最后更將自己所住的陋室比作諸葛茅廬和揚雄的草玄亭,引用圣人孔子的話作結論,結得飽滿有力。通篇文字精粹,篇幅短小而內容豐富、充實,語言鏗鏘,超詣而有遠致,與現代散文詩相較,形神絕似。
上一篇:《阿房宮賦》鑒賞
下一篇:《陌生人》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