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9】鑒若長河:中國古代銅鏡的微觀世界
(霍宏偉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7.3萬字,圖297幅,2017年10月第1版,79元)
△這本書挑選漢至唐代的銅鏡,復原古人使用銅鏡的方式和環境,將考古發現、古代文獻、詩詞、圖像中的鏡子融合在一起,給人展現精妙的鏡中世界。
○鏡子,從古至今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鏡,不僅以之映照妝容、裝飾居所,還用它來寄托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來比擬人物、譬喻德行。古人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知得失。可見,鏡子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具有精神層面的特殊意義。
○沈從文說:“我們可以從不同形制和圖案花紋發展中,看出鏡子對于社會現實的種種不同反映,和社會上層建筑中的文學、詩歌、音樂、美術,及宗教信仰的種種聯系”。
○孔祥星說:“在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中,銅鏡與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科學技術等多方位聯系和影響,孕育出豐富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劉禹錫《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心如止水鑒常明,見盡人間萬物情。雕鶚騰空猶逞俊,驊馬嚙足自無驚。時來未覺權為崇,貴了方知退是榮。只恐重重世緣在,事須三度副蒼生。
○孟子: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是一段凝固的歷史,可照容顏變化,可鑒國家盛衰。
○戰國、兩漢及唐代,是中國鏡鑒史上三座里程碑式的發展時期。
○羅振玉有關鏡銘的著作中收錄一鏡題名“詩鏡”,頗有意趣。“詩曰:鸞鏡曉勻妝,慢把花細飾。真如淥水中,一朵芙蓉出”。
○金村王鑒、廣陵明鏡、白居易的鏡子。
上一篇:量子之夜
下一篇:閱讀整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