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6】群眾與權力
(〔英〕埃利亞斯·卡內蒂著,馮文光譯,上海三聯書店,48.5萬字,2020年6月第1版,89元)
△11章:群眾;群體;群體與宗教;群眾與歷史;權力的內在結構;幸存者;權力的要素;命令;轉變;權力面面觀;統治者與偏執狂。
〇這本書探討了群眾與群眾的動態關系,以及群眾如何、為什么服從統治者的權力。20世紀的人類歷史充斥著集體迫害、群體狂熱、世界大戰等毀滅性災難,促使卡內蒂思考群眾與權力之間的關系?!爸噶睢焙汀跋U刺”是其解釋群眾與權力關系的兩個核心概念,他認為,權力的本質是“指令”對人的傷害(即“蟄刺”)。追溯指令最原始的形式,是動物遇到死亡威脅時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隱含著殘忍可怕的死刑判決”。
〇揭示統治者和偏執狂的共同點:偉大、慷慨、藐視他人、幸存感(即比別人活得更長)。
〇一切生命個體都要同另外的個體保持一定的距離,最直接的原因是為了求生。
〇人是社會動物,人們之間關系的遠近、疏密直接影響到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〇群眾的核心無非就是活人堆。
〇公平始于對這種分享的認同,分享的規則就是第一部法律。公平是對以人類活動和人類生存的共同性為目的的一切運動的真正要求。
〇被吃的一切東西都是權力的對象。
〇人冀求永生的一切意圖都包含著要繼續活下去的強烈欲望。
〇危險的本質是死亡。
〇一切提問都是一種攻擊。
〇秘密居于權力最內在的核心部位。
〇地位最高的人恐懼感最強。
〇紀律是軍隊的本質所在。軍人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永遠生活在待命狀態下。軍隊的公開紀律表現在實際的發號施令上,秘密紀律則在于運用積存的命令的螫刺。
〇一旦人們像擁有牧群一樣擁有大群奴隸,那么建立國家和政權的基礎也就奠定了;絕對不容置疑的是:人民的人數越多,統治者將人民變成自己的奴隸或動物的愿望也就越強烈。
(2020年7月26日下午閱畢)
上一篇:羅輯思維:人文篇
下一篇:藝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