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2】諸神的起源(增補本)
(何新著,北京: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40萬字,2018年10月第1版,58元)
△三卷:[1]華夏上古日神與母神崇拜;[2]天命玄鳥:鳳凰的動物學真相與起源;[3]潛龍在淵:蛟龍的動物學真相與起源。
〇這本書利用文字學、語言學、動物學、考古學、圖紋學、歷史學以及地理學等多方面材料和證據(jù),仔細爬梳,找到了其間千絲萬縷的關(guān)聯(lián),打通眾多神話的源流,挖掘其真相:龍的動物原型竟是蜥蜴及鱷魚,鳳的動物原型竟是鴕鳥,伏羲、黃帝、炎帝、祝融竟都是上古太陽神的名號……這些重要發(fā)現(xiàn)振聾發(fā)聵、影響深遠。捍衛(wèi)了中國上古神話傳說的價值和中華文化的根脈。
〇《易·系辭》:“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此圣人舊皆謂伏犧,或謂大禹。
〇伏羲持規(guī),因其是日神,日行圓,象天。女媧持矩,因其是陰神(地母),地方。女媧是月神。在古傳說中,女媧還被尊奉為人類之母。
〇龍之特征:大小不定,長短無形;春以后見于天,秋以后隱其形;可以發(fā)光(景云),可以變黑(烏云);來之于水泉。
〇古昆侖:天堂與地獄之山。
〇扶桑木是太陽樹,而太陽是古華夏民族所崇拜的宇宙神和始祖神。
〇《易經(jīng)》:“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以云、雨為象征,描繪陰陽交合的關(guān)系。
〇老子說的“三”,是“參”,參和、調(diào)和。一生二,二生參,參生萬物。就是說陽與陰、人與神調(diào)和,產(chǎn)生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〇從功能觀點看,上古神話至少具有三種社會作用:[1]它是一個解釋系統(tǒng);[2]它是一個禮儀系統(tǒng);[3]它是一個操作系統(tǒng)。
〇在古中國的大陸及海洋上,確曾存在過一種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動物。它就是上古傳說中所謂“龍”的生物學原型。換句話說,“龍”在古代確實是存在的,它就是現(xiàn)代生物分類學中的一種巨型鱷——蛟鱷,動物學中亦稱“馬來鱷”“海灣鱷”“灣鱷”。
(2021年1月22日晨閱畢)
上一篇: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下一篇:超越競爭優(yōu)勢:新時期的持續(xù)增長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