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0】科技之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大全球突破性技術深度剖析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著,人民郵電出版社,43.5萬字,2016年11月第1版,98元)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從2001年開始,每年都公布“10大突破技術”,并預測其大規模商業化的潛力,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的重大影響。這些技術代表了當前世界科技的發展前沿和未來發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來世界科技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將引領面向未來的研究方向。其中許多技術已經走向市場,主導著產業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本書收集了2012年—2016年的50大突破技術。這些技術是為解決問題而生,將會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潛能,也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面貌,值得在未來十年內給予特別關注。
○2016年10大突破性技術:①免疫工程;②精確編輯植物基因;③語音接口;④可回收火箭;⑤知識分享型機器人;⑥應用商店;⑦Solar.city的超級工廠;⑧Slack;⑨特斯拉自動駕駛儀;⑩空中取電。
○2015年10大突破性技術:①Magicleap;②納米結構材料;③車對車通信;④谷歌氣球;⑤液體活檢;⑥超大規模海水淡化;⑦蘋果支付;⑧大腦類器官;⑨超高效光合作用;⑩DNA的互聯網。
○2014年10大突破性技術:①基因組編輯;②靈巧型機器人;③超私密智能手機;④微型3D打印;⑤移動協作;⑥智能風能和太陽能;⑦OculasRift;⑧神經形態芯片;⑨農用無人機;⑩腦部圖譜。
○2013年10大突破性技術:①深度學習;②藍領機器人;③產前DNA測序;④暫時性社交網絡;⑤多頻段超高效太陽能;⑥來自廉價手機的大數據;⑦超級電網;⑧增材制造技術;⑨智能手表;⑩移植記憶。
○2012年10大突破性技術:①卵原干細胞;②超高效太陽能;③光場攝影術;④太陽能微電網;⑤3D晶體管;⑥更快的傅里葉變換;⑦納米孔測序;⑧眾籌模式;⑨高速篩選電池材料;⑩Facebook的“時間線”。
○我們所居住的“藍色星球”長期存在著淡水危機,盡管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蓋,海水淡化卻長期因大能耗、高成本無法成為人類的主要淡水來源。如今海水淡化技術已趨成熟,成本也日趨下降。在海水淡化大國以色列,50%的淡水供應來自海水淡化。
上一篇:科學主義在中國
下一篇:經濟發展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