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7】中國巨變:地球上最偉大的變革
(〔英〕休·佩曼著,萬宏瑜譯,人民出版社,25.9萬字,2019年9月第1版,58元)
△13章:[1]中國的變革原則和地球上偉大的原則;[2]歷史、哲學、戰略和治理;[3]生活、家庭、企業和政府的二十條基本思想;[4]變革的重點;[5]管理變革——中國的神秘元素;[6]海外的聯系;[7]溫州大戲;[8]為什么很多人曲解中國;[9]中國經濟為何被誤解;[10]經濟巨變:日新月異;[11]四個被忽視的強大支柱;[12]中等收入陷阱和現實;[13]找到清晨的太陽,避開亂紀元。
〇全球四大力量:財富轉移、人口變化、技術和互聯互通推動了世界顛覆和中國的巨大變革。世界經濟重心正在向東和向南移動,從北美和西歐轉移到亞洲和新興經濟體。
〇“在發生之前就預見潛在的變化是完全可能的”。
〇達爾文(1809—1882):“存活下來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種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種群,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最積極反應的物種”。
〇溫和與妥協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我們需要一種長線思維、正直、公利和妥協,一種溫和的精神,而不是贏家通吃的精神——這些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原則。
〇歷史、哲學、治國方略和治理的珍貴來源。
〇權力是一個拼圖游戲。許多人可以看到部分,很少看到整體,更不用說體會完成拼圖的樂趣了。
〇“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由哲學家管理的國家”。目標:和諧、穩定、適度;手段:亮點——長線思維、360度全方位視角、愿景、周期、優先事項、研究和調研;實施政策:試點計劃、排序、務實、靈活、漸進主義、克制、不斷更新;人:精英、教育、品格、自我批評。
〇低調克制、寬容和開放、放手、接受他人的意見、行動應比言辭更響亮、不要與他人競爭、關心他人、行為平衡、承認一個人的局限性,不要踹到老虎的尾巴。——領導者應記住的。
〇長城象征著中國哲學的關鍵要素:長線思維、愿景、大規模管理、動員大量資源和耐力。
〇所有國家都需要不斷進行結構改革。
〇中國問題的標志就是復雜。
〇心理學家表示,人類不愿意改變和適應改變。
〇四個被忽視的強大支柱:民營部門、教育、研發、增長新動力。
(2021年2月6日夜11:35閱畢)
上一篇: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
下一篇:中國治理評論?第7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