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3】日本的“近代”是什么:問題史的考察
(〔日〕三谷太一郞著,曹永潔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7.5萬字,2019年6月第1版,69元)
4章:[1]為什么日本形成了政黨政治;[2]什么日本會形成資本主義;[3]日本為何,以及如何成為殖民帝國的;[4]對日本近代來說天皇制是什么。終章:從近代的歷程思考日本的未來。
日本的近代史,是依照19世紀后半葉歐洲先進國的模式進行的。白芝浩提出的歐洲“近代”的概念,以“基于討論的統(tǒng)治”為中心,以“貿(mào)易”和“殖民”為系列概念組合而成。這本書參照白氏的“近代”概念,嘗試闡明日本“近代”的特質(zhì)。在重視政治和經(jīng)濟的關系的基礎上,關注使日本形成近代國民國家的政治向心力,是經(jīng)誰人之手、為什么及如何形成的;從問題史的角度考察政黨政治、資本主義、殖民帝國、天皇制這四個近代的主要因素的形成過程,并嘗試解答日本近代存在的問題,以及日本將去往何處。
通過對日本近代的考察,來反思現(xiàn)在和將來。
《明治憲法》(1889年)下,權力分立制和議會制的政治歸宿。
日本政治是離心性的,向心力很弱。
政黨被藩閥了、藩閥被政黨化了。換言之,政黨成了幕府式的存在。這就是日本政黨制成立的意義。
甲午戰(zhàn)爭與自立的資本主義的轉(zhuǎn)變。
樞密院。
上一篇:新城市危機——不平等與正在消失的中產(chǎn)階級
下一篇:智周萬物:人工智能改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