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0】菊與刀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著,何晴譯,浙江文藝出版社,17萬字,2016年7月第1版,35元)
△共13章:[1]任務(wù):研究日本;[2]戰(zhàn)爭中的日本人;[3]各就各位;[4]明治維新;[5]歷史和世界的虧欠者;[6]回報萬分之一;[7]“最難承受”的報答;[8]洗刷污名;[9]人情的范疇;[10]美德的困境;[11]自我約束;[12]兒童學(xué)習(xí);[13]投降后的日本人。
○極度好戰(zhàn)又極度溫和,極度黷武又極度愛美;極度粗魯傲慢又極度彬彬有禮,極度死板又極度靈活,極度恭順又極度討厭被使喚,極度忠誠又極度反叛,極度勇敢而又極度膽小,極度保守而又極度喜歡新事物。
○19世紀(jì)70年代偉大武士西鄉(xiāng)隆盛說:“世界上有兩種機遇:一種是我們趕上的,另一種是我們創(chuàng)造的”。
○日本士兵被教導(dǎo):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勝利。
○武士必須忍受饑餓。他們壽命在哪怕快死了的時候,也要假裝自己剛剛吃過,并用牙簽剔牙。日本格言說:“雛鳥啼哭討食,武士牙簽剔牙”。
○尊崇自殺,在某種情況下,自殺是履行對名聲的義理,最令人尊重的方案。
○“快吃快拉是日本人的美德之一”。
○在須惠村,當(dāng)老人的“性欲逐漸消退,同齡人聚會便成了他們生活中剩下的真正樂趣。須惠村俗話說,‘同齡人比老婆還親近’”。
○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研究日本人的國民性格、思維和行為方式,其研究成果將幫助美國政府預(yù)測日本人的行動并制定針對性的政策。
(2017年10月6日上午11:00閱畢)
上一篇:蘇東坡傳
下一篇:讓閱讀成為一種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