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盎小人
爰盎小人
【原文】
爰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報私怨,初非盡忠一意為君上者也。嘗為呂祿舍人,故怨周勃。文帝禮下勃,何豫盎事,乃有“非社稷臣”之語,謂勃不能爭呂氏之事,適會成功耳。致文帝有輕勃心,既免使就國,遂有廷尉之難。嘗謁丞相申屠嘉,嘉弗為禮,則之丞相舍折困之。為趙談所害,故沮止其參乘。素不好晁錯,故因吳反事請誅之。蓋盎本安陵群盜,宜其忮心忍戾如此,死于刺客,非不幸也。
【注釋】
[1]故:因此,以其故。[2]禮下:以禮相待。[3]何豫盎事:關袁盎什么事情?[4]適會:恰巧碰上。[5]謁:進謁,求見。[6]舍:住所。折困:折辱為難。[7]沮止:通“阻止”。[8]忮:嫉妒,狠。[9]非不幸也:并非是不幸的事情。
【譯文】
爰盎是個真正的小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假借辦理公事而實是報私人恩怨,他的初衷并不是為了盡心盡力地為皇上辦事。他曾經擔任過呂祿的舍人,后來呂祿被殺,因此一直怨恨周勃。漢文帝禮待周勃,這又與爰盎有什么關系呢?可是爰盎居然詆毀周勃“不是國家的忠臣”,并認為周勃不能為呂氏的事勸諍,只是正好碰上誅諸呂成功罷了。這導致漢文帝有了輕視周勃的思想,周勃被罷免官職回到封國之后,又不幸遭受刑獄之難。爰盎曾經去拜見丞相申屠嘉,但是并沒有得到申屠嘉的禮待,于是爰盎就到丞相住處去為難他。爰盎被趙談加害過,于是他便阻止趙談陪皇上乘車。爰盎一直以來都不喜歡晁錯,因此他趁著吳王造反這一件事請求皇帝殺了晁錯。爰盎家原本是安陵地區的一伙盜匪,難怪他心術不正,殘忍到這種程度。最后他死在了刺客的手里,這并非是不幸的事情啊。
【評析】
爰盎在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曾奏請斬晁錯以平眾怒,結果七國之亂平定后,他就被封為太常。司馬遷也說他“愛好名聲夸耀才能,終于因為追求名聲而招致禍患”。小人是儒家定義君子的“反義詞”,其特點是喜歡造謠生事、挑撥離間、拍馬奉承、落井下石、仗勢欺人、陽奉陰違。孔子說小人“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上一篇:《容齋隨筆·瀛莫間二禽》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玉蕊杜鵑》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