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左傳·展喜犒師(僖公二十六年)》原文鑒賞
齊孝公伐我北鄙①,公使展喜犒師②,使受命于展禽③。齊侯未入竟④,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⑤,將辱于敝邑⑥,使下臣犒執事⑦?!饼R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⑧?!饼R侯曰:“室如懸罄⑨,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⑩,股肱周室(11),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12),太師職之(13)?;腹且约m合諸侯(14),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闞,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15)。及君繼位,諸侯之盟曰:‘其率桓之功(16)?!冶忠赜貌桓冶>?,曰:‘豈其嗣世九年(17),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
齊侯乃還。
【注釋】 ①齊孝公:公元前642年至公元前633年在位。我:指魯國,這里用的是魯國史官的口氣。鄙:邊界。 ②公:指魯僖公,公元前659年至公元627年在位。展喜:魯大夫。犒師:慰勞軍隊。這里指以酒食慰勞齊國軍隊。 ③展禽:名獲,字禽,謚號惠,因食邑于柳下,故又稱柳下惠。 ④竟:通境,指魯國國境。 ⑤舉玉趾:對別人行止的一種尊稱。趾:腳。 ⑥辱于敝邑:謙詞,意思是使您蒙受恥辱來到我國。 ⑦執事:君主左右辦事的人,實際指齊孝公。⑧君子:指有遠見卓識的人。 ⑨懸罄(qing音慶):形容洗劫一空。罄:樂器,中間空虛。 ⑩大公:指齊國始祖呂望,也稱姜太公。 (11)股:大腿,肱(gong音工):胳膊。股肱:比喻輔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12)載:載書,盟書。盟府:掌管盟約的官府。 (13)太師:主管司盟之官。或以為太師是大史之誤,太史主管收藏載書。 (14)桓公:齊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 (15)昭:顯示,表明。 (16)率:遵循。 (17)嗣世九年:指齊孝公繼位九年。
【今譯】 齊孝公攻打我國北部邊境。僖公派遣展喜以酒食慰勞齊國軍隊,先讓他到展禽那里請教如何應付。齊侯還沒有進入魯國的國境,展喜就迎上去,對齊孝公說:“我國國君聽說齊侯您親自出動大駕,將要屈尊光臨敝國,特派我前來慰勞您的左右侍從?!饼R侯問道:“魯國人害怕了嗎?”展喜回答說:“小人害怕了,君子則不害怕?!饼R侯說:“你們家家室如懸罄一樣空虛,四野里連青草都沒有,依仗什么而不害怕呢?”展喜回答說:“依仗先王的命令。從前周公、太公都是周王室的得力大臣,共同輔佐成王,成王慰勞他們,而讓他們結成盟約,說:‘世世代代的子孫不要互相侵犯?!思s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齊桓公因此而聯合諸侯,商討解決他們的糾紛,彌補他們的裂痕,援救他們的災難,這都是顯揚輔佐周室的固有職責啊。到國君繼位,諸侯都盼望著說:‘他能繼承桓公的事業。’因此,我們魯國不敢集聚兵力,保衛邊境,說:‘難道他剛剛繼位九年,就拋棄先王遺命,廢棄應盡的職責,他將如何而對先君呢?’您一定不會這樣做。我們就依仗著這一點而不害怕?!?/p>
齊侯聽罷就收兵回國了。
【集評】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篇首‘受命于展禽’一語包括到底,蓋展喜應對之詞,雖取給于臨時,而其援王命、稱祖宗,大旨總是受命于展禽者。大義凜然之中,亦復委婉動聽,齊侯無從措口,乘興而來,敗興而返,所謂子猷山陰之棹何必見戴也。真奇妙之文。”
清·余誠《古文釋義》:“展喜重申王命以卻之,詞嚴義正。后復感頌先世屬望孝公,語婉氣和,令人無可置詞,故齊師不戰自退。此等妙用,雖出自展喜,而篇首有‘使受命于展禽’一語,則喜之言皆禽之命。覺虛中有實,實處皆虛,篇法奇變,迥異恒蹊。若夫措語之妙,針縫緊對中極其超脫警拔,更見異樣精神。”
清·馮李驊《左繡》:“辭令之選,巧變無窮,大約不外二種。一是就其辭而入之,一是反其辭而折之。此篇之妙,乃在兼此兩法。 ‘恐矣’,是就其辭?!畡t否’,是反其辭。隨口轉變,其敏妙不待言。‘恃先王之命’,乃以一筆擅二妙,為尤奇也。蓋‘何恃不恐’,其意中分明笑我毫無所恃,我偏要對他說個有恃,便是反其辭而折之。他口中又象若問我畢竟有恃,我便實對他說個有恃,便是就其辭而入之。中間將盟辭做個話頭,下‘其率桓之功’,又是就其辭而入之?!M其嗣世,云云,又是反其辭而折之,一往一復,粲花之舌,生花之筆,本強者奉為換骨金丹可也?!?/p>
清·王源《文章練要·左傳評》:“文如奕棋,一著得勢,便任我縱橫,破竹而進。此文開口提出先王之命,便有壁立千仞之勢,下靡然如霏屑矣。將命作文,厥道唯一。”
【總案】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齊孝公領兵攻打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無力以武力對抗,便派遣展喜通過外交活動使齊軍撤退。展喜面對高傲自大的齊孝公,毫無懼色,態度不卑不亢,對答機警又巧于變化,使講求孝道、愛虛榮、講面子的齊孝公理屈辭窮,無言以對,只好悄悄撤軍了。
上一篇:《先秦散文·論語·宰我問》原文鑒賞
下一篇:《古代兵法散文·戰國兵法·莊子》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