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779
威廉·柯柏和牛頓牧師共同創作的贊美詩集。詩集分為三本:《圣經選段》(On Select Passage of Scripture)、《隨感》(On Occasional Subjects)和《精神之路中的上升、前進、改變和安慰》(On the Rise,Progress,Changes and Comforts of the Spiritual Life)。《圣經選段》中與圣經原型相關的材料數量最多,除了該隱和亞伯,還有圣經中的預言者,如亞倫等。后兩本雖然不及《圣經選段》中的圣經形象多,但是也有很多圣經典故,如摩西之棒。《阿尼頌詩》不僅有豐富的圣經形象,也富有許多藝術形象,與丁尼生的《悼念哈拉姆》和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宗教詩中的形象相吻合。柯柏創作的詩在卷首,以字母 C開頭,其中還有幾首仍沿用至今。這幾首詩和其他三四首是英語贊美詩中的奇葩,也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主要詩篇有:《與上帝同行》(“Walking with God”)、《耶和華—耶穌》(“Jehovah-Jesus”)、《贊美開放社會祈禱之地》(“On Opening a Place for Social Prayer”)、《禱告訓》(“Exhortation to Prayer”)、《來自黑暗中的光芒》(“Light Shining out of Darkness”)、《被寬容治愈改變的心靈》(“The Heart Healed and Changed by Mercy”)、《上帝的慈悲和庇佑》(“Grace and Providence”)、《暴雨后的平靜》(“Peace after a Storm”)、《自我理解》(“Self-acquaintance”)等。這些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情感真摯、筆觸直率。詩人自身的心路歷程在其樸實無華的詩作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明顯缺陷在于缺乏深度以及缺少對宇宙無限和上蒼的敬畏。而這種深度和敬畏之情,使宗教詩歌顯得不具有嚴格意義上的教條主義傾向。由于柯柏過于注重教義,因而不能充分表現崇高的宗教熱情或宗教神秘感。雖然他的詩歌無法成為偉大的圣歌,但他的贊美詩為那些遇到實際困難的人們提供精神支柱和情感慰藉。柯柏的大部分詩歌充滿著希望的語調。其實這些贊美詩早在 1773年就創作完成。但那一年,柯柏再次患上了癲狂癥,想象自己不僅被詛咒入地獄,而且上帝出價要他奉獻自己的生命。在瑪麗無微不至的照顧下,一年多以后,他才逐漸恢復了健康。
上一篇:英國《《問題的核心》》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陌生人和兄弟們》》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