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903
蕭伯納的四幕劇。戲劇講述的故事類似于十九世紀舞臺上流行的情節劇,但它打破了情節劇的傳統劇情,內容新穎獨特,主人公約翰·坦納和安·懷特菲爾德演繹了與眾不同的愛情故事。約翰是一位抱負不凡的革命家,生活在充滿理性的世界里,他認為婚姻會成為他實現政治理想的絆腳石,因此下定決心保持單身的狀態。安的父親去世以后,約翰成為了安的監護人之一。一心想嫁為人婦、生兒育女的安立刻將約翰確定為目標,約翰得知安的企圖后大為震驚,試圖遠離安以擺脫她的追求。不同于女人在愛情中永遠處于被動地位的傳統劇情,安表現得積極主動,男主人公約翰的逃脫反而成為了愛情和婚姻的阻礙。安一路追隨約翰,還將他從一伙強盜手中營救出來,又一次創造了一個有別于“英雄救美”的新模式。最終約翰還是決意與安結婚,他意識到征服自己的并不是安本人,而是安所代表的“生命力”,蕭伯納認為,正是這種“生命力”促使女人為自己尋找配偶以便生育出“超人”。從戲劇的標題和內容可以看出,蕭伯納的創作深受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蕭伯納給這出戲劇添加的副標題就是“喜劇與哲學”。劇中的人物常常在一起討論問題、交流思想,他們的話題廣泛,比如資本主義、社會改革、男女雙方在戀愛中扮演的角色、存在主義哲學,等等,關于這些問題的想法都是每個人物通過演講的方式傳達出來的,類似于歌劇中的獨唱曲,因而該劇體現了蕭伯納“思想劇”的特點。戲劇的第三幕尤為特別,名為“唐璜在地獄”(“Don Juan in Hell”),它反映的是約翰的夢境,夢中的約翰對人類本性和哲學的問題進行了生動的辯論。蕭伯納以流傳已久的唐璜傳說為依據,特別是受到了莫扎特歌劇《唐·喬萬尼》的影響。這幕劇常常脫離其他幾幕劇被單獨演出,可以稱作是“戲中之戲”。
上一篇:英國《《亨利四世》》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人類枷鎖》》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