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彼得·基恩是一位學(xué)問淵博的漢學(xué)家。他與世隔絕,愛書成癖,家藏數(shù)萬卷珍貴的典籍。一天他招聘苔萊澤做女管家。苔萊澤是個狠毒而貪婪的女人,她使計與基恩結(jié)為夫妻,接著霸占了他的房子和財產(chǎn)。她經(jīng)常毆打他,虐待他,甚至把基恩趕出家門。流浪街頭的基恩在“天堂咖啡館”認識了狡猾的騙子、侏儒菲舍爾勒,后者利用他對書籍的感情,在三天之內(nèi)幾乎騙走了他身上所有的錢。正當基恩陷于菲舍爾勒的圈套,站在當鋪里面贖買圖書的時候,苔萊澤出現(xiàn)了,又一次對他大打出手,并招來了警察。基恩回到原來的大廈,被看門人普法夫恐嚇、誘騙,囚禁在底樓的小屋里面,在精神和肉體上遭到進一步折磨,幾乎精神錯亂。后來,弟弟喬治從巴黎趕來,救出了基恩并替他趕走了苔萊澤和普法夫。可是基恩已神志恍惚,對周圍世界感到深深的恐懼和迷惘,腦海中出現(xiàn)大量幻覺。最后他放了一把火,燒毀了整個藏書閣,也燒死了自己。
【作品選錄】
“從我把她反鎖在門里的那一刻起,”基恩開始敘述了,“我便確信,我又可以幸福地生活了。”在他的腦子里,在他那堅定的心靈深處,他追溯著整個事件的起因。他清楚地知道它的真實經(jīng)過,有誰比作案者本人更了解作案的動機呢?他對于套在苔萊澤脖子上的鎖鏈的每個鏈條都了如指掌。他面帶譏諷的神情向這群樂于捕人、愛聽聳人聽聞的事件的聽眾概括地講述著事情的經(jīng)過,并且曉得怎樣講才能吸引他們。這些人實在可憐,但他們畢竟不是學(xué)者,只受過普通教育,也許,他們連普通教育都沒有受過呢。他不打算引用中國作家的話,否則這些人會打斷他,向他提出關(guān)于孟子的種種問題。從根本上講,他樂于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深入淺出地敘述簡單的事實。盡管如此,他的話語仍然尖銳而清晰,這種本領(lǐng)是他從中國古代經(jīng)典作家那里學(xué)來的。當苔萊澤的幻影再度消失時,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藏書室。依靠這些藏書,他取得了偉大的科學(xué)成就。他打算不久便重新開始這一工作,因為他無疑會被宣布無罪釋放。盡管這樣,他仍然要在法庭上采取另一種做法,以充分顯示他非凡的科學(xué)天才。在可能是活著的最偉大的漢學(xué)家為科學(xué)作辯護時,全世界都將洗耳恭聽。但在這里,他不想使用高深莫測的語言。他既不歪曲事實,也不想隱瞞真相,只想簡明扼要地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清楚。
“我將她禁錮在住宅里已達數(shù)星期之久,并且確信,她在饑餓的折磨下將慢慢地死去。在此期間,我總是在旅館里過夜。離開了我的藏書室后,我感到痛苦萬分。不過,請諸位相信,我還隨身攜帶著一個備用的小型圖書室,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隨時查閱我所需要的資料。那所住宅大門上的鎖絕對保險,永遠用不著擔心有人會撬開門將她放出來。諸位可以設(shè)想: 當儲備的食物耗盡之后,這個女人會極度虛弱、充滿仇恨地躺在地上,躺在寫字臺前。從前,她為了榨取我的錢,常常在這張寫字臺里翻騰。她已經(jīng)被錢迷住了心竅,想錢想得都要發(fā)瘋了。至于我在同她共同生活的那些日子里,每次走到這張寫字臺前是什么心情,我今天不想對諸位說了。由于擔心我的手稿遭到洗劫,幾個星期以來,我憂愁得幾乎要變成一尊石像。這是我一生中最屈辱的時期。每當我渴望工作時,我便對自己說,你只不過是一尊石像而已。為了使自己能忍受下去,我不得不相信這一點。諸位之中倘若有誰看守過貴重之物,便一定能想象到我的處境。我不相信命運,但她畢竟遭到了命運的懲罰。她曾用陰險的手段幾乎將我逼死,然而餓得發(fā)瘋地躺在那里的不是我,而是她自己。她再也無法挽救自己,因為她已經(jīng)失去了自制力。她開始吃起自己來,貪婪地一塊一塊地吞食自己身上的肉,并且一天天瘦下去。到頭來,她虛弱得站都站不起來,只能躺在自己的屎尿堆里。在諸位眼里,我也許瘦得只剩一把骨頭,但同我相比,她只是一個幽靈,一個可憐、可鄙的幽靈而已。即使她能站立起來,一陣風(fēng)就會把她吹倒。她像一根火柴棍,我相信,即便是再瘦弱的人,甚至一個孩子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將它折斷。關(guān)于這一點,我用不著細談。她每天都穿在身上的那條藍裙子最后只裹著一副骨頭架子,只因為這裙子漿洗得硬邦邦的,她那令人作嘔的尸體才沒有解體。但是,總有一天它會變成灰塵,被她自己呼出的氣息吹得無影無蹤。不過這樣的表達很不確切,因為嚴格說來她的肺也已經(jīng)腐爛了。她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也沒有,有誰會幾個星期之久一直守著這副骨頭架子呢?她的尸體腐爛了,變成了一攤水,她從自己身上撕下的一塊塊肉臭氣熏天,在她斷氣之前,她的身體便開始腐爛。這一切都發(fā)生在我的書齋里,發(fā)生在我的藏書之中。我要請人將我的書齋徹底打掃干凈。這女人不想用自殺去縮短對她的審判,在她身上,道德早已喪失殆盡。她殘暴至極,表面上裝得很愛惜書籍,但這僅僅是為了騙取我的遺囑而已。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她都念念不忘那遺囑,在我生病的時候照看我,沒把我弄死,也僅僅因為她還沒把我的遺囑弄到手。我說的全是真話,請相信我,科學(xué)賦予我說真話的義務(wù)。我懷疑她是否能流利地看書寫字,另外,她的來歷也不明。她把我的住宅里每一個房間都上了鎖,只留給我一個房間,最后連這一間也被她占據(jù)了。她得到了悲慘的結(jié)局。我們那幢樓房的看門人——我認為他是個忠厚的人——破門而入,發(fā)現(xiàn)她穿著裙子躺在地上,只剩下一副令人厭惡、臭氣熏天的可憎的骨頭架子。看門人以前當過警察,能辦到別人辦不到的事情。她死了,千真萬確地死了,對此,他絲毫也不懷疑。他叫來了許多人,聽到她的死訊,那幢樓里所有的住戶都欣喜若狂。她死亡的時間很難確定,但最重要的是,死神已降臨到她的頭上。至少有五十家住戶跑去看了她的尸體,誰也不懷疑她已經(jīng)死去,大家都點頭認可這無法更改的事實。
裝死的事無疑是有的, 哪一位學(xué)者會無視這種狡猾的伎倆呢?可是,我從未聽說過一副骷髏也會裝死。自古以來,人們想象中的幽靈無不以骷髏的面貌出現(xiàn)。這一觀念是深刻、偉大的,有著充分的根據(jù)。人為什么會怕鬼呢?因為鬼就是死人、的的確確已經(jīng)死亡并被埋葬了的人的再現(xiàn)。倘若一個幽靈穿著舊日的衣服,以舊日的、人們所熟悉的面孔出現(xiàn),誰又會懼怕它呢?絕對不會的,因為一看到它,人們不僅不會想到死亡,反而會認為這只是一個活人而已。但是,假如幽靈以骷髏的面貌出現(xiàn),人們立即會想到兩件事: 死者生前的相貌和他眼前的形象。正因為這樣,以幽靈面貌出現(xiàn)的骷髏被許多民族當成死神的象征。這象征具有不容辯駁的說服力,是我們迄今所知最可怕的東西。我們看到古老墓穴里的骷髏時便會不寒而栗,但是,假如墓穴是空的,我們就會覺得它只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洞而已。要是我們把一個活人稱為一具骷髏,那就是說,他離死已經(jīng)不遠了。
這個女人千真萬確地死了,對此,那幢樓房的住戶都堅信不移。人人都對她死到臨頭還那樣貪婪惡心至極,直到現(xiàn)在還感到恐懼。她生前就是個十分危險的女人。唯一不怕她的看門人將她的尸骨扔進了棺材。他雖然馬上便洗了手,但我仍然擔心,他那雙手永遠也不會干凈了。在此,我要對他那勇敢的舉動表示公開感謝,感謝他不顧心中的厭惡為她送了葬。出于對我的忠誠,他還請了幾位鄰居幫助他盡這可憎的義務(wù)。可是誰也不愿干這種事,這些普普通通、規(guī)規(guī)矩矩的人一看到她的尸體便想起了她的為人。而我自己卻與她共同生活了幾個月之久。當一輛破舊的馬車載著那口光溜溜的白皮棺材在街上行駛時,過路人都能猜到棺材里裝的是什么。
為了防止憤怒的群眾襲擊靈車,我那忠實的仆人雇用了幾名小伙計。可是,這些人無不嚇得發(fā)抖,一個個嚎叫著四散逃走,把她的死訊傳得盡人皆知。街道上吼聲震天,憤怒的男人們放下手里的活計,女人們歇斯底里地大哭起來,學(xué)校里的孩子們也跑上大街。幾千人蜂擁而來,一致要求開棺戮尸。自從四八年革命以來,這里還從未發(fā)生過如此激烈的騷亂。無數(shù)只拳頭舉向空中,咒罵聲響徹云霄,連街道都在呻吟。人們齊聲高呼: 搗毀這尸體!搗毀這尸體!我完全理解這種情緒,群眾是輕率的,一般說來我并不喜歡他們。不過,我那時多么想混在他們中間看看這場面啊。群眾是開不得玩笑的,他們復(fù)仇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而現(xiàn)在,他們又有了復(fù)仇對象,他們的行動完全是公正的。當人們掀翻棺蓋,看到里面裝的并不是一具完整的尸體,而是一副令人作嘔的骨頭架子時,他們的憤怒才平息下去。對于一具骷髏,人們是無計可施的。人群漸漸散去,只有一條巨大的狼狗還不肯離開,它想吃那尸體上的肉,但沒有找到。于是,它發(fā)起怒來,把棺材掀翻在地,將那條藍色的裙子撕得粉碎吞了下去,吞得一點都不剩。這就是那條裙子不再存在的原因。諸位想尋找那條裙子是徒勞的,為了省去諸位工作中的麻煩,我愿意把所有的細節(jié)都告訴你們。你們應(yīng)當?shù)绞薪嫉囊粋€垃圾堆上去尋找她的遺體,尋找她的骨頭,卑賤的骨頭。我懷疑諸位是否還能把它們同垃圾區(qū)別開來,不過,也許諸位會走運的。這條母狗不配有隆重的葬禮,既然她現(xiàn)在已確定無疑地死了,我也不想再罵她。藍色的災(zāi)禍已被遏止了,只有頭腦簡單的蠢才還懼怕所謂的黃禍。中國是所有國家中最神圣的國家。請相信死亡吧!從青年時代起,我便懷疑靈魂是否存在。六道輪回之說完全是無稽之談,這一點我準備直言不諱地向每一個印度人當面指出。當人們在寫字臺前發(fā)現(xiàn)她時,她只是一具骷髏,而絕不是什么靈魂……”
基恩侃侃而談,思想?yún)s不時地回到他心愛的科學(xué)上。他離它已近在咫尺,他多么渴望對它作一番深刻的闡述啊,因為,只有科學(xué)才是他的歸宿。但是,每一次他都不得不竭力把自己的思想拉回來。等你回家后再享受這種樂趣吧,他對自己說,書籍等待你去閱讀,論文需要你去完成,你已經(jīng)喪失了許多時間。基恩以堅強的毅力把自己拉回來,拉回到那張寫字臺前的地板上來。一看見這地板,他的心情便愉快起來,他向那已經(jīng)死去的女人發(fā)出會心的微笑,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并不是幻象。他滿懷喜悅地在她的尸體旁徘徊。對于活著的人,他的記憶力一向很差,因為他把記憶力全都用在書本上了,否則,他會津津樂道地將她詳細描繪一番。她的死不是區(qū)區(qū)小事,而是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使忍受可怕折磨的人類終于獲得了拯救。基恩漸漸地對自己的仇恨感到奇怪,她根本就不值得他去恨,他怎能恨一副可悲的骨頭架子呢?她畢竟已經(jīng)遭到了可恥的下場。使他感到不安的倒是那些被她的尸體熏臭的書籍。不過,作出一點犧牲也是不可避免的,何況他知道怎樣去消除那種臭味。
警察們早就聽得不耐煩了,只是出于對警長的尊敬才沒有打斷他。但警長也看不出基恩的陳述對這次審訊有什么意義,在他已經(jīng)勝利在握的時候,他可不喜歡這種乏味的長篇大論。現(xiàn)在使他感興趣的倒是去選購幾條新的領(lǐng)帶,它們都得是陳列品,他的趣味很高,不是純絲的領(lǐng)帶他可不要。他同所有的商店都很熟,可以幾個鐘頭之久翻來覆去地挑選。他懂得怎樣試領(lǐng)帶才不會把它們弄皺,所以每家商店對他都很放心。許多商店甚至還將貨送到他家里去呢,不過,他并不喜歡這種做法,他有的是時間,可以整天呆在商店里同老板閑聊,每次只要他一去,老板們便撇下別的顧客,因為他憑著自己的職業(yè)可以向他們講述許多有趣的事情,而他們總是很愛聽。可惜他現(xiàn)在正忙著,否則他就可以把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他們,讓他們大吃一驚。明天他得出去遛遛,假若今天就是明天該多好!審訊的時候,他不得不耐著性子聽犯人的敘述,原則上他是不想聽的,因為他什么都知道了,他已經(jīng)證明這家伙有罪,任何人都休想騙他。他的神經(jīng)已經(jīng)毀了,因為他審理的案子太多。盡管如此,他還是感到滿足,因為他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小的進展,現(xiàn)在迫不及待地要去買一條新的領(lǐng)帶。
看門人普法夫豎起耳朵靜靜地聽著。他沒有看錯,教授先生的確是個好人,剛才講的都是關(guān)于他自己的事。說他普法夫忠誠倒也不錯,但他可不是什么仆人。假如他愿意,他可以把所有的住戶都找來。只要他一聲喊,這些人都會屁滾尿流地跑來,他大吼一聲全城都能聽見。他從來沒有害怕過,因為他當過警察,可以打破每一所住宅的門,沒有一把鎖能擋得住他。他只要一拳便能把門打破,根本用不著去踢,他得愛惜鞋。要是換了別人,肯定馬上就會用腳去踢。他有的是力氣,想干什么便能干什么。
苔萊澤溜到基恩身邊,費力地聽著每一句話,兩只腳在她的裙子下輪流劃著圈。這下意識的動作流露出她內(nèi)心的恐懼。她怕面前這個男人。她和這個人在同一所住宅里竟然生活了八年之久。她越看越覺得基恩像殺人犯。以前他從未透露過這件事,現(xiàn)在卻一口一個謀殺,真是個危險的家伙。當他講到寫字臺前那具骷髏時,她立即想到,那是他第一個老婆。那女人也想把他的遺囑搞到手,多么精明!這窩囊廢卻總是一毛不拔。那裙子說來也真丟人,一條狗怎么會吃裙子呢?看來他誰都想殺,真該狠狠地揍他一頓,打得他死去活來。他說的全是謊話,那三間屋子是他自己送給她的。再說,她要那些手稿有什么用?她只不過想找到那銀行存折罷了。他說那些書散發(fā)著尸臭,八年來,她天天撣那書上的灰塵,怎么會一點也沒聞到?另外,人們在大街上對著棺材大喊大叫,對一具尸首,誰也不會這么做。看來這個人先是出于愛情娶了某個女人,然后又把她害死了,這家伙應(yīng)當上絞架!她苔萊澤可不想殺人,嫁給這癆病鬼也不是出于愛情。他自己才成天想著錢呢,這該死的吝嗇鬼!那條所謂的藍裙子是他編造出來的謊言,只不過想氣氣她而已。她用不著擔心他會殺死她,這兒有警察呢,她可以大哭大叫。在這個瘦鬼看來,女人只不過是畜生罷了,他應(yīng)當為那個女人的死償命。每天早晨六點到七點,他總是一個人出門,那一定是去殺人。對于那張寫字臺,他盡可以放心,難道她在寫字臺里找到了什么嗎?這該死的窩囊廢,還說看門人能對她苔萊澤發(fā)號施令!她苔萊澤要是死了,可得有一輛漂亮的靈車,棺材也得是黑的,還要由高頭大馬拉著才行。
苔萊澤越想越害怕,一會兒覺得基恩殺死的是他第一個老婆,一會兒又覺得是她自己。她不愿想那尸首上的藍裙子,這裙子使她感到萬分迷惑。她為他第一個老婆的死難過,因為他那樣卑鄙地處理了那條裙子。她還為那悲慘的葬禮感到羞恥,對那條狼狗恨之入骨。大街上的人太不像話,小學(xué)生挨打挨得太少,男人們最好還是去干活,女人們難道不應(yīng)該去燒飯?她一定要對他們這樣說。這件事和那些住戶有什么相干?連他們也來看熱鬧!猶如快要餓死的人見到面包一樣,苔萊澤貪婪地傾聽著基恩的每一句話,甚至連害怕也忘記了。突然,她發(fā)現(xiàn)自己所想的同基恩所說的正好相符。緊張的思考弄得她暈頭轉(zhuǎn)向了,從前,她可沒有這樣的習(xí)慣。假如不是被恐懼折磨得半死,她一定會為自己的精明能干而自豪的。她好幾次都想站出來告訴大家基恩是什么樣的人,但是,恐懼使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竭力猜測著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事,思路卻一再被基恩打斷,仿佛他扼住了她的喉嚨似的。她拼命抵抗著,難道她要等著他把自己掐死嗎?不,她還得活很長時間,要活到八十歲才死,而絕不在八十歲以前就死去。她還得活五十年呢,這可是格羅普先生的愿望!
基恩用一個漂亮的手勢結(jié)束了自己的陳述,那只伸向空中的胳膊好似一根沒掛旗幟的桅桿。驀地,他挺直身體,骨骼發(fā)出嘎嘎的響聲,用洪亮而清晰的聲音高呼道:“死亡萬歲!”
喊聲驚醒了警長。他極不情愿地放下面前的領(lǐng)帶。這一大堆領(lǐng)帶都是他精心挑選的,是最漂亮的貨色,瞧,他連把它們收起來的時間都沒有。看來只好把它們擱在一邊,等過些時候再欣賞。
“好朋友,”他說,“據(jù)我所知,你已經(jīng)講到死亡了,最好把事情從頭至尾再講一遍!”
警察們用胳膊肘互相捅了捅,上司的脾氣真是不可捉摸。苔萊澤的腳也不再劃圈,現(xiàn)在,她得說話了。記憶力天才認為自己大顯身手的時刻即將到來,他已經(jīng)記住基恩的每一句話,很想把犯人的話復(fù)述一遍。“他已經(jīng)累了,”他輕蔑地朝基恩聳聳肩膀說,“我來講也許更快一些。”苔萊澤這時卻上前一步說:“請注意,他要殺死我!”她的聲音雖然由于害怕而很輕,但基恩還是聽見了,只因他不愿承認她的存在,才沒有轉(zhuǎn)過身去。他絕不轉(zhuǎn)身,那樣做又有什么意義呢?反正她已經(jīng)死了。苔萊澤又哀叫道:“啊,我害怕!”這一次記憶力天才生氣了,他于是訓(xùn)斥道:“難道有人會把你吃掉?”好學(xué)生的父親打圓場地說:“女人生來脆弱。”這是他的兒子最近寫的一篇作文的題目。警長掏出鏡子打了個哈欠并嘆息道:“我現(xiàn)在也累了。”那鼻子也不再吸引他,他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苔萊澤又一次喊了起來:“我求求你們,把他帶走!”聽到這聲音,基恩仍然克制著自己,沒有轉(zhuǎn)過身去,只發(fā)出一聲呻吟。苔萊澤的哀求使普法夫感到厭煩。“教授先生,”他沖著基恩的后背吼道,“事情并不像您想的那樣糟糕,我們大家都還活著,而且很健康!”他不愿別人說起死,于是邁著沉重的腳步站出來說話了。
教授先生是個聰明人,因為他讀過很多書。他很會說話,不僅有名氣,而且心地善良。他剛才講的話一句也不可信,他沒有殺人,他哪里有力氣去殺人?因為恨女人,他才這樣說。這種事情書本里多得很,教授先生什么都知道,可是他連一枚大頭針都害怕。這女人把他害苦了,她是個心術(shù)很壞的臭娘們, 同每個男人都亂搞,而且隨時都可以干。對于這一點,他普法夫可以發(fā)誓作證,教授先生離家才一星期,她就勾引了他普法夫。他普法夫當過警察,附帶著還看守大門,不過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退休了。從他貝內(nèi)狄克特·普法夫能記事時起,那棟房子的門牌就是埃爾利希大街二十四號。提起偷東西的事,這臭娘們最好還是閉嘴,她自己就是個女傭人,教授先生出于憐憫才討她做老婆,要是換了別人,早就把她的腦袋打扁了。她的母親窮得餓肚子,由于乞討還被判過刑,死的時候一無所有,骯臟至極。這一切都是他女兒躺在床上時告訴他的。這臭娘們血口噴人,教授先生是無辜的,就像他普法夫已經(jīng)退休一樣,千真萬確是無罪的。他準備把教授先生帶回家去,他家里有一間禁閉室。至于費用,當然應(yīng)該由警察局來負擔。同事們假若上他家去看看,一定會感到驚奇,他家有金絲雀,還有一個窺視孔呢。一個人總得找點事干干,誰要是不干事,就會成為國家的負擔。
大家愕然地聽著,每個人的腦袋都被這悶雷般的吼聲震得嗡嗡直響。好學(xué)生的父親為自己那善于作文的兒子感到無比驕傲,這漢子剛才所說的不正是他兒子的語言么?警長也開始感興趣了,他現(xiàn)在不得不承認,這紅頭發(fā)的漢子的確當過警察,普通人是不敢在這里如此放肆地大叫大嚷的。苔萊澤一再提出抗議,但她的話是那樣無力。她一會兒溜到左邊,一會兒又溜到右邊,并猛地揪住基恩的上衣下擺用力拉扯著。他得轉(zhuǎn)過身來,說明她究竟是女傭人還是女管家。她需要他的幫助,同另一個丈夫的惡毒咒罵相比,基恩似乎不那么可怕了。他因為愛她才娶了她,這愛情難道叫狗吃了?盡管他是個殺人犯,但仍然可以出來作證呀!說她苔萊澤是女傭人她可不干,三十四年來她一直是女管家,而且再過一年就能當上體面的女主人了。他得站出來說話,得趕快替她作證,否則,她便要把他每天早晨六點至七點之間所干的見不得人的事說出來。
她暗暗打定主意,一旦基恩證明了她的身份,流露出他還愛她,她便出來揭發(fā)他。唯一聽見苔萊澤抗議的是基恩。盡管普法夫雷鳴般的吼聲震得墻壁直晃,他仍然聽見她在自己身后嘟囔著,聲音雖然微弱,但充滿了憤怒。他感到有一只粗暴的手在拉他的上衣。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小心翼翼地弓起背,扭動著肩膀,把胳膊從衣袖里退了出來,并用手輕輕抓住上衣,最后猛地一掙,既脫掉了衣服,也甩開了苔萊澤。假如她抓住他的背心,他也會如法炮制。他既不愿想那個幻象,也不愿想身后這女人。他竭力回避著她的名字,驅(qū)趕著她的形影,心里卻很明白,自己在抵抗什么。
普法夫說完后,還沒等別人反應(yīng)過來,便一步跨到基恩和苔萊澤之間大喝道:“住手!”又奪過苔萊澤手里的上衣,像給小孩穿衣服一般替教授先生重新穿好。在這兒,可沒有什么能擋得住他。警長一言不發(fā)地把錢和證件還給基恩,眼里卻流露出失敗的惋惜。不過,他絕不承認這次審訊失敗了。記憶力天才對紅發(fā)漢子的說法表示懷疑,無論如何,他得把這家伙的話記下來,于是扳著指頭數(shù)了數(shù)普法夫講話的要點。警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一個喜歡賣弄成語的警察說:“現(xiàn)在事情終于水落石出了。”這的確代表了大家的意見。苔萊澤當過三十四年女管家的說法被嘈雜的議論聲淹沒了,她急得直跺腳。這神態(tài)使好學(xué)生的父親想起了自己的小姨子和禁果,于是,他要求大家安靜下來聽這女人的陳述。她滿臉通紅、聲音嘶啞地用數(shù)字為自己辯護,并且說,這瘦男人可以作證,假如他不肯證明,她便請格羅普夫妻家具店的格羅普先生作證,這位先生新近才結(jié)婚。“結(jié)婚”這個詞被她很快地帶了過去。可是,誰也不相信她的話,她仍然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女傭人。好學(xué)生的父親邀請她當天夜里同他約會,這話被普法夫聽見了,不等她回答,他便表示同意。“她會跟你一直跑到巴西去的。”他和顏悅色地向同事們解釋道,美國在他看來還太近。說完,他又滿臉放光、揮舞著胳膊在警衛(wèi)室四下里瞧瞧,發(fā)現(xiàn)墻上掛著柔道運動員的大幅照片。“在我當警察那會兒,”他粗聲粗氣地說,“這樣的照片多得很呢!”然后,他握緊兩只有力的手,將拳頭伸到幾個對他極為欽佩的同事的鼻子下。“不錯,得趕早。”好學(xué)生的父親一面說,一面伸手摸了摸苔萊澤的下巴。他的兒子將來會過上更好的日子。警長打量著基恩。他原來是教授,怪不得自己一開始就感到他出身不凡呢。他口袋里揣著大把的鈔票,換了別人一定會打扮得衣冠楚楚,他卻穿得像個乞丐似的到處亂跑,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苔萊澤對好學(xué)生的父親說:“我當然愿意,不過,你得先承認我是位太太。”她覺得自己又像三十歲那樣年輕了,但對剛才受到的侮辱仍然耿耿于懷。基恩像一尊石像呆呆地盯著警長,苔萊澤的聲音隱隱約約地傳進他的耳里。當普法夫溫柔地抓住他的胳膊,準備立即領(lǐng)他回家時,他只是搖了搖頭,使出全身的力氣緊緊抓住桌子。幾名警察想把他拖開,卻把桌子也拉動了。貝內(nèi)迪克特·普法夫大吼道:“滾開,你這婊子!”接著又向同事們解釋道:“他討厭這女人。”好學(xué)生的父親抓住苔萊澤,半開玩笑地將她推了出去。她雖然很生氣,但還是低聲對他說,他攪亂了她的心,將使她永遠不得安寧。走到門邊,她又用全身的力氣大喊道:“殺了人反而沒事,殺了人反而沒事!”直到她嘴上挨了一巴掌,才飛也似的跑回家去。她可不能把一個殺人犯放進來。她急忙鎖好門,下面兩道鎖,上面兩道鎖,中間兩道鎖,然后又四下里瞧瞧,看看是否有人闖進來。
十名警察也休想把教授從桌邊拉開。“她已經(jīng)滾蛋了。”為了使他高興,普法夫安慰他說,并像轉(zhuǎn)動一顆骰子似的把他的頭轉(zhuǎn)向門那邊。但基恩仍一言不發(fā)。警長仔細看了看教授的手。這個人太放肆了,竟敢把他的桌子拖歪,像這樣下去,他不久便會坐在一間空房間里。他站起身,發(fā)現(xiàn)椅墊也歪了。“先生們,”他說,“這樣可不行!”整整一打警察圍上來和顏悅色地勸說基恩放開桌子。“每個人的幸福只能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其中的一人說。好學(xué)生的父親許諾今天便去勸苔萊澤放棄自己的壞念頭。“討老婆就得討個好點的!”記憶力天才說。他一心想娶個有錢的女人,所以直到今天還是個光棍。領(lǐng)導(dǎo)這場鬧劇的警長想: 這一切同我有什么關(guān)系?他打了個哈欠,蔑視起所有的人來。“別給我丟丑了,教授先生!”貝內(nèi)迪克特·普法夫喝道,“乖乖地跟我走!我們現(xiàn)在該回家了!”但基恩還是不肯讓步。
警長等得不耐煩了,于是命令道:“把他趕出去!”十二名正在勸說基恩的警察立即沖到桌邊生拉硬拽地把教授拖到一邊。基恩像一片枯萎的樹葉似的搖晃著,但沒有跌倒。他可不是那樣容易制服的,仍然準備再沖上前去。不過,那樣做又有什么用呢?他一句話也沒說,只是從口袋里掏出手帕扎住眼睛。他用力扯著手帕,雖然感到疼痛,仍然打了個死結(jié)。他的朋友扶著他的肩膀?qū)⑺麛v了出去。
當警衛(wèi)室的門關(guān)上后,記憶力天才用手指撫摸著額頭說:“罪犯原來是第四個人!”警察們于是決定,從今天開始對特烈茜當鋪的門房進行嚴密的監(jiān)視。
在大街上,普法夫請教授先生住到他那間小屋去。他要是回家去一定會生氣的,干嗎要挨那臭娘們的罵呢?現(xiàn)在他所需要的是安靜。“不錯,”基恩答道,“我受不了那種臭味。”他決定接受普法夫的建議,等他的住宅打掃干凈后再搬回去。
(章國鋒、舒昌善、李士勛 譯)
注釋:
指1848年歐洲爆發(fā)的民族民主革命。
在此暗示男女間不正當?shù)年P(guān)系。
【賞析】
1935年,卡內(nèi)蒂發(fā)表了小說《迷惘》,當時年僅25歲。時隔漫長的四十多年,也就是1981年,卡內(nèi)蒂主要因這部小說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授獎辭稱它是“一部目光深遠、思想豐富、具有強烈藝術(shù)力量的書”。《迷惘》驗證了一個文學(xué)事實——具有永恒藝術(shù)價值和深刻思想內(nèi)涵的作品,即使暫時被遺忘在歷史的塵埃中,卻終將因為那文學(xué)之精魂的不朽而重放異彩。
《迷惘》是一本奇特的書,閱讀的過程將是一次視覺、聽覺、感情、思維緊張跋涉的過程。它的文字并不晦澀,情節(jié)也并不錯綜復(fù)雜,卻會讓人感到費解。因此在進入文本之前,讀者應(yīng)該首先懂得授獎辭的另一段話: 作家在這部小說里“創(chuàng)造了一些典型人物和一幅過渡式的世界圖景……小說充滿了咄咄逼人的、甚至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幽默,書中的性格各有其瘋狂的邏輯”。作家在書中著重展現(xiàn)的,乃是一個瘋子的世界。抓住了“瘋子”、“瘋狂”這樣的關(guān)鍵詞,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就不會陷于困惑了;相反,作家那奇特的構(gòu)思和恣肆的才情,反而會讓讀者驚詫嘆服,越讀越著迷。
此處節(jié)選的是小說第二部“沒有頭腦的世界”中小標題為“私有財產(chǎn)”的部分。基恩在圖書典當行門口遇見了來賣書的苔萊澤和普法夫,幾個人揪打在一起。被帶到警察局后,基恩神志恍惚,他認為苔萊澤已經(jīng)死了,眼前出現(xiàn)的是她的陰魂。他自言自語般地詛咒苔萊澤,想象著發(fā)生和沒發(fā)生的事。苔萊澤和普法夫則各懷鬼胎,盤算如何搶奪基恩的錢財,又不連累到自己。
作家卡內(nèi)蒂本人有一個觀點:“要表現(xiàn)與眾不同的人物,通常的現(xiàn)實主義方法已不再合適。”他在塑造人物時,運用了大量現(xiàn)代派的寫作技巧,去表現(xiàn)那個瘋狂世界里人的外在姿態(tài)和內(nèi)心世界。幻覺、夢境、暗涌的意識、變形的圖景、扭曲的人性、錯亂斷裂的思維、乖戾夸張的行為、神經(jīng)質(zhì)的語言在小說中交替出現(xiàn)。通過節(jié)選的這一部分,讀者就能夠充分領(lǐng)略到小說的上述風(fēng)格特征。
作家在塑造基恩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突出了他由于自我封閉和耽于幻想而形成的半夢半醒的狀態(tài)。我們看到,由于苔萊澤突然出現(xiàn)的刺激和毆打情況的發(fā)生,基恩的腦子里更加一片混亂。他使出自創(chuàng)的殺手锏,即合上眼睛和關(guān)閉耳朵,不作分析,躲進想象,自編自演著一出殺人的鬧劇。他一會兒描述苔萊澤死亡的場面,然后就使勁地咒罵她;一會兒回憶起自己和書受到的迫害,想到自己從事的偉大的學(xué)術(shù)研究事業(yè),表現(xiàn)出無限的緬懷。書、學(xué)術(shù)研究,組成了基恩全部的生活內(nèi)容,所以他才會對破壞了這一切的苔萊澤恨之入骨。他不參加任何公眾活動,不和任何人來往,只是每天躲在巨大的書堆中,想想寫寫,跟古人對話。書為他打開了一個理想國,卻也為他關(guān)閉了現(xiàn)實、真實的人生。幻想中的生活,讓他的語言混亂、迷惘,有點顛三倒四,似乎雜亂無章。自言自語、自說自話,是基恩經(jīng)常性的思想和語言方式。他認為感覺即存在,凡是我感覺不到的東西都不存在。他像個蝸牛一樣縮在殼里,對生活中一切煩人的因素都閉目不視,還嘲笑那些眼睜睜看著這一切卻無能為力的庸人。對于這個人物,作家讓他在被拋出硬殼、拋進現(xiàn)實中后,受盡了凌辱和欺騙,直至最后燒死在一片大火當中。由此可以看到,在作家的心目中,盡管基恩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基恩躲避現(xiàn)實的做法是愚蠢和可悲的。
繼《迷惘》后,作家創(chuàng)作了一部思想理論巨著《群眾和權(quán)利》,探討了群眾和權(quán)利的本質(zhì)問題,其中的思想理論的火炬在《迷惘》中已經(jīng)點燃,并迸射出最初的火花。節(jié)選部分中,作家夸張而深刻地塑造的“警察”形象,作為權(quán)力的象征,就是例子。基恩被抓進警察局,警察們沒有可靠的證據(jù),卻斷言基恩是個小偷和殺人犯。他們脫光了基恩的衣服,把他推來搡去,嘲笑他,侮辱他的人格。警長則是個可笑的自戀狂,對于當事人的敘述他不仔細聽,一心想的是買什么樣的領(lǐng)帶。下屬們是群馬屁精和白癡,他們沒有偵察的本事和判斷的公正,卻兇殘而專橫,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態(tài)度對待嫌疑人,顛倒黑白,無中生有,什么都干得出。恰恰是這樣一些人渣,被賦予特權(quán),專門去宣判別人的好壞生死。作家借基恩在警察局中的遭遇揭露了一個真相: 權(quán)力意志的泛濫,是造成20世紀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的又一原因。
我們還看到,基恩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繪聲繪色地想象著苔萊澤死后,憤怒的群眾如何蜂擁而至,襲擊靈車,詛咒她,并且高喊要開棺戮尸,向苔萊澤復(fù)仇。這段描寫,既是基恩本人對苔萊澤深惡痛絕的仇恨,也是作家的所謂“群眾”觀念的顯現(xiàn)。作家認為群眾的力量巨大,但有時候又很盲目,基恩在小說中曾經(jīng)引用過《孟子·盡心上》的原文證明他的觀點:“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此話的意思是,群眾的特點即在于行動而不明白事理,聽從習(xí)慣而不進行反思,一輩子都照著做,但不了解原理。因此卡內(nèi)蒂認為,權(quán)力體制會利用群眾的這種糊里糊涂、盲從跟上的力量,來達到其“讓別人為自己去死”的目的。
德國作家卡內(nèi)蒂非常崇敬中國人和中國文化,他無比向往這個古老國度的悠久文明。他研究中國的歷史,在中國古代哲人的理論著述里,尋找著自己思想觀念的根據(jù)。他把這份深厚的感情寫進了小說。《迷惘》中,基恩是個學(xué)問淵博的漢學(xué)家,會說中國話,屢屢闡釋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們的精神,引用他們說過的箴言。在節(jié)選部分中,基恩神志已經(jīng)極度恍惚了,但是根深蒂固的信仰還讓他下意識似地呢喃著:“中國是所有國家中最神圣的國家。”作家認為,西方的世界已經(jīng)不可救藥了,墮落的精神只能在中國這樣的東方古老文明中才能得到療救,找到治病的良方。他在中國古代的哲學(xué)思想中,還特別重視孔子、孟子等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有這些,都是20世紀以來西方思想界包括德國的文化風(fēng)尚,反映了中外文化互融互補的發(fā)展趨勢。
小說的女性觀值得注意。這方面的思想淵源既有孔孟儒學(xué)的傳統(tǒng)思想,也有古希臘的神話與歷史故事,總的傾向是對女性采取批判與揭露的立場。小說通過苔萊澤這一婦女形象,毫不修飾地、幾乎夸張地刻畫了女性身上的貪婪、虛偽、淫賤和不忠。作家還特別使用了反諷與象征的手法。在西方,藍色本是忠誠的象征。相貌丑陋的苔萊澤恰恰是穿著一條漿洗得硬邦邦的藍色裙子,先后勾引了基恩、看門人普法夫和家具店的年輕店員。基恩對苔萊澤的仇視,也外化為對她身上這條藍色裙子的痛恨。節(jié)選部分中,藍色裙子在基恩的想象中被野狗撕爛吃掉,無疑意義深長,值得回味。
苔萊澤可以說集貪婪、吝嗇、冷酷、放蕩、敗壞和荒淫于一身。她花盡心思要搶走基恩的全部財產(chǎn)。她強占他的書房,破壞他的研究工作,兇狠地毆打、謾罵他,趕他出家門,變賣他珍貴的藏書。她的這些作為還象征著對科學(xué)、文明、道德的損害。她語言貧乏,舉止輕浮,在警局中還惦記著家具店的“格羅普”。她的愿望是占有基恩的巨額財產(chǎn),然后去和那個比自己年輕三十多歲的小伙子結(jié)婚,成立“格羅普夫妻家具店”。她恬不知恥地一遍遍做著這樣的美夢。當警察局長邀請她晚上同他約會的時候,她立刻同意了,并令人作嘔地忸怩作態(tài),說對方攪亂了自己的心。
小說中的男性形象也基本上是惡的化身。如與苔萊澤有染的看門人普法夫,親口罵她是個“臭娘們”,說她心術(shù)很壞。但他本人同樣是不折不扣的虐待狂、變態(tài)狂、暴食者、偷窺者。他是地方惡霸,拳頭是他的社交工具,吼叫是他的說話方式。人們都怕他,他的妻子、女兒也是被他的暴力虐待致死的。因為心里有鬼,所以在警察局中他聽到基恩提到謀殺和女人,以為自己的行為敗露了,害怕得瑟瑟發(fā)抖。等到發(fā)現(xiàn)事情和自己無關(guān),他立刻變回兇暴的嘴臉,自詡所有的人都會被他嚇得屁滾尿流。節(jié)選部分結(jié)尾還提到“第四個人”,這是指侏儒菲舍爾勒。菲舍爾勒在小說中是欺騙、謊言的象征。他直接參與對基恩的殘害,代表著陰謀算計和骯臟卑鄙。
《迷惘》中的人物并不眾多,卻各屬其類。作家對他們進行歸類劃分,通過外貌、語言描寫,性格、品質(zhì)展示,塑造了一群瘋狂世界里的怪胎。他們各自遵循著一套瘋狂的邏輯行事,卻又具有共同性,即對金錢的貪婪欲望和瘋狂占有。
作家卡內(nèi)蒂是一個駕馭詞匯、語句的高手,他把那些普通的詞語進行一番巧妙的排列,就制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shù)效果。作家學(xué)識廣博,行文之際經(jīng)常將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宗教、語言學(xué)及自然科學(xué)等方面的知識信手拈來,再得心應(yīng)手地運用到小說當中,巧妙而自然地為塑造人物和表達思想服務(wù)。有關(guān)這些知識的引用和解釋,往往成為人物意識肆意流動中的一處處旋渦和浪頭,因此讀來并無掉書袋之嫌,反倒增加了小說的深度和廣度,激發(fā)了讀者的想象和沉思。
(孫悅、張弘)
上一篇:《遠離塵囂·哈代》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迷霧·烏納穆諾》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