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鄉村醫生吉布森先生鰥居多年,和女兒莫莉相依為命,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后經人撮合,與曾經在伯爵家擔任家庭教師的柯克帕特里克太太結婚,柯克帕特里克太太帶來一個和莫莉年紀相仿的女兒辛西婭,四個人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故事就是圍繞著這一家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兩個女兒的情感經歷展開的。
【作品選錄】
第十一章 培養情分
吉布森先生以為辛西婭·柯克帕特里克定會返回英格蘭來參加她母親的婚禮,但柯克帕特里克太太卻無此打算。她雖不是那種通常所說的說一不二的女人,但不知怎么的凡是她不喜歡的她就不干,凡是她喜歡的她就要盡力去干,或者千方百計要得到。關于她什么時候、用什么方式結婚的事還是她引頭談起來的,吉布森先生提議由莫莉和辛西婭來做兩位女儐相,她聽時雖然沒吭聲,心里卻不是個滋味,讓她的年輕女兒陪在她母親這位半老新娘身邊炫耀她的青春美貌,這叫她怎么受得了。隨著婚禮的其他安排逐漸確定,她心里也越發亮堂,還是應該叫辛西婭留在布倫的學校別來才對。
柯克帕特里克太太在她和吉布森先生訂婚后的頭一個晚上睡覺時,滿心希望來個快速的婚禮。她指望一結婚就能擺脫她目前辦學的困境,因為她辦的這個學校沒一點效益,學生數量太少,房租、稅收、食品、整洗衣服,還有必不可缺的教書先生,各種費用都叫人難以負擔。她覺得沒必要再去阿什科姆了,除非去了結后事,收拾衣物。她希望吉布森先生熱情似火,催著趕快完婚,并且勸她再也不要干辦學的苦差事了,立刻并且永遠地結束了它。她甚至在自個兒心里擬好了一篇文辭講究、慷慨激昂的講演,準備讓他聽聽。原來她打算對她的學生家長講明白,她不再繼續辦學校,他們必須為各自的女兒另找上學的地方,期限為暑假倒數第二周;她覺得這么做應該謹慎為妙,不過這篇講演著實有力,給她墊了底,打消了她的顧慮。
第二天上午早餐時分,卡姆納夫人開始為兩位中年戀人安排結婚事項,規定有關任務,一下子給柯克帕特里克太太的計劃兜頭潑了一盆涼水。
“你當然不能馬上扔了學校,克萊爾。婚禮只能在圣誕節之后舉行了,不過那樣也很好嘛。那時我們全家都到托爾斯莊園來了,讓孩子們去阿什科姆轉轉,看看你結婚,那才有意思吶。”
“我看——恐怕——我以為吉布森先生不會喜歡拖很久,男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都耐不住性子的。”
“啊,一派胡言!卡姆納老爺把你推薦給他的租戶,我相信他不喜歡叫別人不方便。這一點吉布森先生馬上會明白的。他是一個有頭腦的人,否則他就不可能做我們家的約定醫生。你打算拿你的小姑娘怎么辦?決定了沒有?”
“還沒有。昨天像是時間太少,再說人一激動就很難考慮事情。辛西婭快十八了,他想叫她出去做事的話,她可以去當家庭教師,不過我以為他是不會叫她走的。他是個慷慨慈悲的人。”
“那好!我今天就給你們時間商定些有關事情。別把我給的時間浪費在卿卿我我之中,你們都老了,不搞那一套。相互間要了解清楚,達到知根知底,這才是為長久幸福打算。”
于是他們就一兩件事情上達到了知根知底的了解。叫柯克帕特里克太太掃興的是,她發現吉布森先生和卡姆納夫人一樣不想讓她背信棄義,對不住學生的家長,雖說他的確有他的難處,要是不能娶新妻進家,把莫莉置于她的保護之下,他真不知這孩子會出什么事。再說他那些斷不清的家務事天天作弄他,一天比一天鬧得兇。但他還是為人仗義,不考慮勸說柯克帕特里克太太為了他而提前一個星期關閉學校。他甚至沒有看出來,在這件事上要說服她該有多容易。她擺了各種迷魂陣,還是沒能引他耐不住性子,急著趕在米迦勒節完婚。
“辛西婭,你一旦做了我的妻子——做了我家的主婦——做了小莫莉的母親和保護人,我就會過上無憂無慮的舒心日子,我簡直無法對你說清那該多么美妙。可是我無論如何不能干涉你從前的事業。那樣做是不對的。”
“謝謝你,我的心肝寶貝。你多好啊!有多少男人想到的只是自個兒的愿望和利益!我相信我那些學生家長會崇拜你——他們會大感意外,你竟為他們的利益著想。”
“那就別告訴他們吧。我討厭受人崇拜。你何不告訴他們是你自個兒愿意繼續辦學,直到他們有時間找到別的學校后再說?”
“我不說,因為這不是我的愿望,”她頂撞道,“我渴望叫你幸福,我想把你的家收拾成你的安樂窩,我還特別希望在我最終做了莫莉的母親后,好好疼愛這可愛的孩子,這是我向來的愿望。我不能把不屬于我的美德安頓在我身上。我要是非得為自個兒講幾句的話,我就說:‘眾位好人,趕在米迦勒節前給你們的女兒們找好個學校吧——過了節我就得為別人謀幸福去了。’你十一月份還要騎馬各處奔波,夜里濕漉漉地趕回家,連個照料你的人也沒有,一想到這情形我就于心不忍。啊!你要是讓我去說,我就勸各位家長帶走他們的女兒,別讓一個心已在別處的人照管她們。不過我也不是非要趕在米迦勒節前完婚——那樣做不公正,不合適,想必你也不會催促我——你為人太好,不會催的。”
“好吧,如果你覺得眾位家長會認為我們行事正派,沒什么對不住他們的,那婚期就定在米迦勒節吧,我真心希望如此。卡姆納夫人怎么說?”
“啊!我對她說了,恐怕你不喜歡等等,因為你和你家傭人鬧著別扭,還有莫莉的原因——應當盡快和她理順關系,越快越好。”
“是啊,理應如此。可憐的孩子!我擔心我訂婚的消息讓她吃驚不小。”
“辛西婭也會感傷不已的。”柯克帕特里克太太說道,決不讓她的女兒在感情和愛心方面落在吉布森先生的女兒后面。
“我們要叫她來參加婚禮!讓她和莫莉做女儐相。”吉布森先生說道,熱情洋溢,發自本心。
但這個計劃不大合柯克帕特里克太太的心意。不過她思忖還是別馬上反對,等有拿得出手的借口再說,說不定日后情況有了變化,還會生出合情合理的理由來呢。于是這一次她只笑笑,輕柔地按按握在她手里的那只手。
……
第二十四章 吉布森太太的小家宴
前面說過的所有事情都發生在羅杰到布朗寧小姐家去碰上莫莉和辛西婭之前,也發生在不久后吉布森先生在星期五舉辦家庭便宴之前。
吉布森太太一心要叫兩位哈姆利先生覺出這頓家宴吃得痛快,后來果然如愿以償。吉布森先生非常喜歡兩位年輕人,這既是看在他們父母的分上,也是看得起他們本人,他是看著他們從小長大的。再說,吉布森先生對他喜歡的人能做到格外親切。吉布森太太歡迎他們也是真心實意,并非客套——女主人待人和氣可親是一件合身得體的披風,如有別的缺點毛病,靠著它也就遮掩過去了。辛西婭和莫莉看上去比哪一天都漂亮,這是吉布森太太對她倆提出的唯一任務,要求她倆絕對辦到。她給自己定的任務便是主動地全面參與席間談話。奧斯本自然被她抓住了,好一陣子他和她不停地閑聊,神態輕松自在,其實所談也是平常瑣事,這套本事真有助于建起一門“禮貌談話學”來。羅杰本應該和兩位年輕女士中的任何一位愉快交談,不料吉布森先生給他講起了一篇比較骨骼學方面的文章,他產生了極大興趣。這篇文章登在某家外國的科學學報上,霍林福德少爺經常給他這位鄉村醫生朋友寄這家學報。不過,就在他聽講時,他還是不時地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老往辛西婭臉上移,她坐在他哥哥和吉布森先生之間。席間所談的任何事她都沒有特別專心地聽。她漫不經心地垂著眼皮,手在餐桌布上掰碎面包,美麗的長睫毛在明凈的瓜子形臉頰上看來清清楚楚。她在想別的事情,莫莉在竭盡全力地猜她在想什么。突然辛西婭抬起頭,看見羅杰目不轉睛盯住她看的仰慕神情,太專注了,不可能看不出他一直在盯著她看。她臉微微一紅。不過,一見他明顯的仰慕神情,她只是泛著紅暈稍稍一愣,轉眼間飛快地發起進攻。他盯著她看被當場抓住,也正在發愣,她突然襲擊,打得他從發愣趕快轉向替自己辯解。
“這倒不假!”辛西婭沖他說,“我是沒注意聽。你也明白我對自然科學一竅不通。可就算我是個低能兒,也請你別這么惡狠狠地瞪著我!”
“我不知道——我不是故意要惡狠狠地瞪你,我敢保證。”他答道,不知該怎么說才好。
“辛西婭不是個低能兒,”吉布森太太說,生怕女兒的這個自我評價叫人當真了,“不過我經常注意到有些人長于干這事,有些人又長于干那事。辛西婭的長處不在科學上,不在嚴格正經的學問上。你還記得不,寶貝?當年我教你天文地理時多費勁呀。”
“對,到如今我還是分不清經度和緯度,搞不懂哪個度是垂直的,哪個度又是水平的。”
“對,我向你保證,”她母親接著說,說時不朝羅杰而朝著奧斯本,“她背詩可是記憶驚人。我聽過她把《希永的囚徒》從頭背到尾。”
“我以為,非要聽聽她背詩的話,倒是件沒意思的事。”吉布森先生說,沖辛西婭微微一笑,辛西婭回報給他眉開眼笑的一瞥,以示二人互相理解。
“唉,吉布森先生,我早就發現你對詩沒有感情,那邊的莫莉也跟了你。她讀的都是那么深奧的書——盡是些實事兒和數字。她不久會成個不折不扣的女學者。”
“媽媽,”莫莉臉一紅說道,“你看見書里有各種蜂房的圖形就以為是本深奧的書了。其實根本不深奧,很有趣的。”
“沒關系,莫莉,”奧斯本說,“我擁護女學者。”
“我反對你話中隱含的意思,”羅杰說,“并不因為書不深奧,所以才很有趣。我說嘛,一本書可以是既深奧又有趣的。”他說“所以”時用了拉丁文。
“好哇,你要是強詞奪理再加拉丁文,我看我們就該撤出屋去了。”吉布森太太說。
“我們可不能像打了敗仗一樣逃走,媽媽,”辛西婭說,“羅杰·哈姆利先生剛才所講雖說是詭辯,至少我還能理解。莫莉的有些書我也讀,深淺且不論,反正我發現挺有趣的——我看比當今流行的《希永的囚徒》更有趣。我如今讀詩最愛讀《約翰·吉爾平》,《囚徒》已經讓位給它了。”
“你怎么能這樣胡亂說話,辛西婭!”吉布森太太在兩位女兒跟著她上樓時說道,“你知道你不是低能兒。不做女學者那倒對,因為紳士先生不喜歡那種女人。可是不該講自個兒的壞話。我說了你喜歡拜倫,喜歡詩人,喜歡詩,你偏和我唱反調——而且還是當著奧斯本·哈姆利!”
吉布森太太非常生氣地數落她。
“可是,媽媽,”辛西婭答道,“我要么是個低能兒,要么不是。我如果是,承認了就是做得對。如果不是,那我就是開玩笑,他要是看不出來,那他就是個低能兒。”
“嗯?”吉布森太太說道,讓這番話攪得有點糊涂,想再聽些解釋的話。
“很簡單,如果他是個低能兒,他對我怎么看就一文不值。所以不管怎么說,沒關系的。”
“孩子,你這么胡言亂語真叫我驚慌。莫莉強你二十倍。”
“完全同意,媽媽。”辛西婭說,轉身拉住莫莉的手。
“是啊,可她不應該比你強,”吉布森太太說道,氣還沒消,“想想你占著多少優勢。”
“我恐怕寧做低能兒也不做女學者。”莫莉說道。剛才女學者一詞惹惱了她,這會兒惱怒還壓在胸口上。
“噓!他們要來了。我聽見餐廳的門響!親愛的,我剛才絕不是故意說你是個女學者的,所以別臉上帶氣。辛西婭,我的寶貝,你從哪里搞到這些漂亮的鮮花?是銀蓮花,對吧?配你白嫩的臉真絕了。”
“好了,莫莉,別這么板個臉,想心事一般,”辛西婭叫道,“你難道看不出來,媽媽要我們面帶微笑,親切待客嗎?”
吉布森先生已經出去進行他的晚間巡診了,兩位年輕人高高興興地上樓進了小巧的客廳。一小爐明亮的木柴火,舒適的安樂椅因為人少,可以拉過去圍著壁爐坐。和氣可親的女主人,漂亮可人的姑娘。羅杰朝屋角閑踱過去,辛西婭正站在那里擺弄一扇屏風。
“不久在霍林福德有一場慈善募捐舞會,對不對?”他問道。
“對,在復活節的星期四。”她答道。
“你去嗎?我想你去吧?”
“去。媽媽帶我和莫莉去。”
“你們一起去——會玩得非常痛快吧?”
這簡短的談話進行到現在,她頭一次抬眼看他——眼睛里閃現出真正的、不加掩飾的快樂。
“對,一起去才玩得痛快。沒有她就沒意思了。”
“這么說你們是好朋友了?”他問道。
“我原以為我不會如此喜歡任何一個人——我是說任何一個姑娘。”
她最后留了點余地,說得發自肺腑,他也聽得心領神會。他走上前來,離她比任何時候都近,還把聲音壓得很低。
“我早就想知道你的想法。現在聽了我很高興。我常想你們兩個不知相處得怎么樣。”
“是嗎?”她說道,又抬眼看看他,“在劍橋也想?你肯定很喜歡莫莉!”
“對,是喜歡。她在我家住了很長時間。那時候多快活啊!我差不多把她當親妹妹。”
“她也很喜歡你們一家。我好像就是聽她說了你們家那么多情況才知道你們一家的。”
“你們一家!”她是這么說的,專門強調“一家”,好像“一家”不但指活著的人,也包括死了的人。羅杰沉默了片刻。
“我以前不知道,甚至連點傳聞也沒聽過。所以你千萬別奇怪,我過去對你倆的關系是有點擔心。不過后來我一見你就知道會是怎么樣的,我一下子輕松了!”
“辛西婭!”吉布森太太說,覺得這位年輕些的兒子這么低聲親密地同辛西婭交談已經算占到便宜了,“到這邊來,把那首法國民謠唱給奧斯本·哈姆利先生聽。”
“你是指哪一首,媽媽?是‘你會后悔的,科林’?”
“對,真不錯,逗笑間給年輕人敲了個小小警鐘,”吉布森太太邊說邊揚臉沖奧斯本微笑,“歌尾疊句是:
你會后悔的,科林,
你會后悔的。
只要你娶了妻,科林,
你會后悔的。
誰要是娶了個法國妻子,這歌里的忠告可就管用了。不過我敢斷定,對于正在考慮娶個英國妻子的英國年輕人來說,就絕無后悔可言。”
選這首歌可真是大大不合時宜,可惜吉布森太太不明白。奧斯本和羅杰知道有法國妻子這回事,而且也明白對方了解情況,便覺得分外別扭。莫莉也慌亂難堪,仿佛秘密結婚的是她自己一般。幸虧辛西婭在放聲歡唱輕松愉快的曲調,她母親笑瞇瞇地傾聽,根本沒發覺這首歌竟會有立竿見影之效。辛西婭坐在鋼琴邊,邊彈邊唱,奧斯本身不由己地走過去站在她身后,這樣就可以在她需要時馬上替她翻樂譜。他的雙手插在衣袋中,眼睛盯在她的手指上。歌詞全是逗笑譏諷的妙語,辛西婭也唱得俏皮歡快,奧斯本卻聽得滿臉陰云。羅杰也看上去心情沉重,不過比他兄長輕松多了。老實講,他險些被眼前別扭難堪的形勢逗樂了呢。他看見了莫莉不安的眼神和比剛才更紅的臉,便明白她把眼前的窘迫形勢看得太嚴重,大可不必如此。他移到靠近她的一個座位上,幾乎耳語一般說道:“警鐘敲得太晚了,是不?”
莫莉抬眼望望他,同樣低聲說——“唉,我真抱歉!”
“你不必如此。沒多久他就不往心里放了。男子漢大丈夫辦壞了事,后果自己承當。”
莫莉不知怎樣回答,便垂著頭不作聲。但她還是看得出來羅杰沒有改變姿式,也沒有從椅子背上移開手。她覺得奇怪,便想弄明白他為什么這樣一動也不動。她終于抬眼看時,發現他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鋼琴邊的那兩個。奧斯本正在對辛西婭熱情地說著什么,辛西婭莊重的眼睛抬起來望著他,神情溫柔專注,小巧的嘴巴半張著,恨不得他打住別說了,好讓她搭個話。
“他倆在談法國,”羅杰說道,算回答莫莉沒有說出口的問題,“奧斯本對法國熟得很,柯克帕特里克小姐一直在法國上學,這你知道的。聽起來談得很有趣,咱們是不是走近點,也聽聽到底在談什么?”
這么彬彬有禮地征求意見倒是不錯,但莫莉心想,等她答應了再過去不就更好些嗎?然而羅杰沒有等她回答便走到鋼琴邊,靠在鋼琴上,看樣子要加入到輕松愉快的談話中去,其實他是大著膽子要好好地看看辛西婭。霎時間莫莉覺得她忍不住想哭——一分鐘前他還離她那么近,和她那么愉快、那么推心置腹地說著話兒,這會兒卻像是忘了她的存在一般。她覺得一切全亂了套,還夸大實情地把錯處都歸于自己。“卑鄙”、“嫉妒辛西婭”、“不厚道”、“自私”等都是她用來批評自己的詞兒,可是不管用,她自始至終厚道不起來。
吉布森太太加了進來,這才改變了莫莉認為一直要持續下去的局勢。她剛才一直干她的編織活,花樣錯綜復雜,需要好好地數針腳,所以她抽不出時間來盡她的種種責任,責任之一便是要叫世人明白她是個一碗水端平的繼母。辛西婭已經又彈又唱了,現在她必須給莫莉同樣的露臉機會。辛西婭的歌唱和演奏既輕松又優雅,單缺準確嚴謹。不過,她長得那么迷人,除了愛音樂發了狂的人外,誰還在乎和弦不對,漏了幾個音符呢?莫莉正相反,耳朵好使,只可惜沒有好好開發。她愛音樂,性格上有股自覺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所以哪一段彈不正確,便會過它二十遍。但她又很怕當眾演奏,迫不得已非彈不可時,便沉重地過關交差,完后比任何人都氣恨自己親手搞出的成果。
“現在,莫莉,你必須彈彈,”吉布森太太說,“給我們彈卡爾克布雷納作的那支美妙曲子,親愛的。”
莫莉抬起哀求的眼睛望望繼母,然而這只引起了另一種形式的要求,比剛才的話更像是一道命令。
“馬上彈,親愛的。你不必彈得盡善盡美,我知道你緊張。不過大家都是朋友,不會見外的。”
于是鋼琴跟前的那幾個稍事折騰,莫莉坐下來準備受她的罪。
“請走開!”她朝奧斯本說道,他站在她身后準備翻樂譜,“我完全可以自個兒翻。嗨,你們都大聲說話該多好!”
奧斯本不理她的央求,仍舊站在老地方,算是對她演奏的認可。她得到的認可也就這么一點,因為吉布森太太先前數針腳勞累過度,倒在靠近火的那個舒適沙發中睡著了;羅杰頭一個響應莫莉的號召說起話來,和辛西婭談話使他甚為愉快。辛西婭坐著干編織活兒,羅杰在她身邊,專心致志地聽她低聲回答他剛說的話;正在彈琴的莫莉為了突然瞥一眼他倆的情形,好幾次彈錯了地方。
“好啦,現在彈完了!”莫莉說道,總算彈完了煩悶的十八頁樂譜,“我覺得我再也不愿意坐下來彈琴了!”
奧斯本沖她的厲害勁哈哈一笑。辛西婭開始在剛才正進行的談話中采取了點主動,談話便引導到一般性的話題上來。吉布森太太姿態優雅地醒過來,和她干任何事情一樣很有風度,接著便神不知鬼不覺地加入到他們的隨便閑聊中。這么一來,她基本上成功地做到了叫他們以為她壓根兒就沒睡過覺。
(秭佩、逢珍譯)
注釋:
《希永的囚徒》是拜倫寫的敘事詩(1816),記述日內瓦愛國者博尼瓦爾(1493—1570)的事跡。
《約翰·吉爾平》是英國詩人威廉·柯珀(1731—1800)的歌謠詩,風趣歡快。
卡爾克布雷納(1785—1849)是法國鋼琴家,19世紀30年代名滿西歐,1814年至1824年間在倫敦演奏。
【賞析】
《妻子和女兒》是蓋斯凱爾夫人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雖然沒有寫完,但卻是她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正如小說的初版編輯在最后所加的結束語中說的那樣,這是一部“有望達到一生中登峰造極之境的巨著”,但是現在卻留下了永遠也不能彌補的遺憾。然而,就是這樣一部沒有結局的小說,自問世以來卻受到了無數讀者的喜愛,讓人不得不嘆服蓋斯凱爾夫人那出色的創作才華。
小說的兩位女主角莫莉和辛西婭十分引人注目。莫莉是一個天使一樣的人物,她不僅外表美麗,而且個性單純,善良無私。她雖然不希望父親再婚,但是為了父親的幸福,她下決心要和繼母好好相處;她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老鄉紳哈姆利一家,細心照顧生病的哈姆利太太;她對羅杰頗有好感,但是當得知羅杰喜歡的是辛西婭時,她絲毫也不妒忌辛西婭,反而極力撮合兩人,背地里一個人默默地承受痛苦;她對辛西婭像對自己的親姐妹一樣真誠,為了幫助辛西婭解除同普雷斯頓之間的婚約,她多次去和普雷斯頓交涉,甚至不惜引起別人對自己的誤解。莫莉身上閃現出來的是善與美的光芒,在她身上幾乎可以看到一個女性所能擁有的全部美德,是作者心目當中的理想女性,也是讓讀者覺得非常可愛的一個人物。但是,這個人物最成功的地方恰恰也是她最失敗的地方。在她身上簡直找不到一絲的缺點,美是美了,可是總讓人覺得有點不真實。反而是第二女主角辛西婭,我認為塑造得更為成功。
辛西婭儀態出眾,聰明叛逆,工于心計,希望憑借自己的美貌釣得“金龜婿”,把婚姻當作改變自己命運的籌碼。假如換到別的作家手中,辛西婭絕對是“妖女”形象的絕佳代言人。但是蓋斯凱爾夫人并沒有簡單地把她處理成莫莉的對立面,而是賦予她獨特的魅力。辛西婭也許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我不好,我從今往后也好不了。我也許可以當個女英雄,但我不會成為好女人”。但是如果說起她怎么會變“壞”,卻不免讓人唏噓。雖然都是在單親家庭長大,但是她和莫莉不同,莫莉是吉布森先生的掌上明珠,從小備受呵護,而辛西婭是在一種非常冷漠的環境中長大的。她長期在國外當寄宿生,幾年也見不到母親一面,和母親幾乎沒有什么感情可言。正是因為她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愛,所以她“不愛別人”。但是她內心里其實又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夠愛別人啊,所以她才會對莫莉無比羨慕。辛西婭身上的各種缺點幾乎都是源于家庭溫暖的缺失。她是一個相當矛盾的人物,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時候內心一定也充滿了矛盾。作者對她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她對感情的態度上,而最讓讀者氣惱的也莫過于她三番五次的悔婚行為了。而事實上,除了這一點,辛西婭還有什么缺點呢?她長得漂亮,但是并不賣弄風情;她非常坦率,對自己的缺點從不諱言;長期獨自生活使她很有主見,從不人云亦云;她性格堅定,對于自己既定的目標,從來就義無反顧;她真誠地對待莫莉,把她當作自己第一個真正愛的人。相對于莫莉,我覺得辛西婭的形象更加豐滿,個性更加鮮明,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人物更加真實可信。蓋斯凱爾夫人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最初,也許是把她當作莫莉的陪襯人物出現的,但是最后辛西婭卻跳脫了一般陪襯人物的局限,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魅力。
除了這兩個主要人物,其他人物也塑造得相當出色,溫文爾雅的奧斯本、憨厚樸實的羅杰、誠實穩重的吉布森先生、故作高雅的柯克帕特里克太太、專制霸道的卡姆納伯爵夫人……這些人物無一不是精雕細刻、個性分明、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蓋斯凱爾夫人的創作才能不僅體現在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還體現在她那精巧絕倫的構思、風趣幽默的語言中。蓋斯凱爾夫人從不追求驚天動地的情節,她筆下表現的都是簡單平淡的日常生活,而這也正是她的獨特之處。這種簡單寧靜使她的小說具有一種別樣的魅力,就像在晴朗的冬日午后,坐在草坪上曬著太陽,懶洋洋的卻又無比地溫暖愜意。她就像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演員,“渾身都是戲”,那些在別人看來平淡無奇的事件,到了她的手里,就會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一次家庭的宴會、朋友之間的閑聊、野外的一次散步、鄰居之間的串門、傍晚的一場牌局、鄉間的慈善舞會、書房里靜靜的閱讀……這些都可以挖出“戲”來,《妻子和女兒》幾乎就都是由這樣的場景所組成的。然而事件雖然簡單,讀起來卻絲毫不會覺得無味,這就要歸功于蓋斯凱爾夫人深厚的文字功底了。她特別喜歡用對話。她的小說中,對話占了極大的篇幅。這些對話語言幽默詼諧,常常令人忍俊不禁。就在這一次次的聊天當中,人物的性格完美地展現出來了。節選的兩個章節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在第十一章中,柯克帕特里克太太一心希望能早日結婚,好讓她擺脫目前的困境,但是她長期以來習慣于順從卡姆納伯爵夫人的意思,擔心如果提出反對的話會失去伯爵夫人對她的寵愛,于是她就想方設法讓吉布森先生去說。她一次次地暗示吉布森先生,引導吉布森先生,無奈吉布森先生是個老實人,實在領會不了她那些含蓄的語言。她精心設計的局,吉布森先生卻沒有如她所愿的那樣一腳跨進來。可想而知,她心里有多么的窩火。這里雖然沒有對兩人的神態動作等進行描寫,可是我們透過這些對話卻仿佛可以看見柯克帕特里克太太那失望至極但又要竭力掩飾、不便發作的神情。吉布森先生的誠實坦蕩,柯克帕特里克太太的虛偽做作,就通過這短短的一段對話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第二十四章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章節之一,幾位主要人物悉數登場。吉布森太太一心想撮合辛西婭和奧斯本,于是舉行家宴,想給他倆制造相處的機會。讀者知道奧斯本已經娶了一個法國妻子的事情,自然明白吉布森太太注定是要白忙活一場的。奧斯本已經結了婚,對辛西婭自然不會有感覺,而辛西婭本身就對這些事情不在乎,甚至還想故意和母親唱反調。倒是羅杰,一下子拜倒在辛西婭的魅力之下,對她神魂顛倒起來,而對羅杰素有好感的莫莉見此情景也有些嫉妒辛西婭,由此還責備自己不夠厚道。看來一頓家宴吃下來,吉布森太太一番苦心全然白費不說,還起了不小的反作用。就是這樣一場簡單的家宴,除了吃飯、聊天、彈琴之外什么都沒有發生,但是卻能把人物之間的矛盾關系揭示得清清楚楚。而這一章中的對話也是非常能體現人物性格的,辛西婭的聰明叛逆、羅杰的真誠純樸、吉布森太太的自作聰明、莫莉的溫柔善良,全都通過這些對話展現在讀者的眼前。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妻子和女兒》都堪稱是一部相當完美的作品。蓋斯凱爾夫人干凈簡潔的文風,給人一種清新自然、恬淡優美的感覺,就如同一幅精美的油畫,內容、比例、光影全都配合得那么協調,讓人不禁要贊嘆畫者的筆力之高。我想,對于這部作品,無須再多說什么了,時間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而個中的精妙,就要靠讀者自己去探索了。
(楊海燕)
上一篇:《好兵帥克·哈謝克·尤塞夫·帥克》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威克菲牧師傳·哥爾斯密》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