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勃洛克·我朝氣蓬勃, 年輕多情……》經典詩文賞析
我朝氣蓬勃,年輕多情,
我熱誠祈禱,心緒不寧,
神秘的槭樹啊, 我始終
傾心向你,我全身青青。
和煦的風吹過片片樹葉,
枝條祈禱著,顫抖不停,
面朝那天上燦爛的星辰,
贊美的淚發出陣陣芳馨。
這如夢似幻的蒼白日子,
你來欣賞自己艷麗衣裙,
在遼闊天幕下深思冥想,
在綠樹濃蔭里沉入夢境。
我向你傾吐我縹渺的夢
你孤零零,也對我鐘情,
綠樹啊,我憂郁地和你,
和你在一起,直到夜深。
(楊清容 譯)
勃洛克是蘇聯象征派詩的代表。《我朝氣蓬勃,年輕多情……》是他的成名作《美人集》里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美人集》是他一九○一年至一九○三年的作品結集,其中大多數是情詩,人們稱它是“抒情詩體的日記”。那時,詩人正愛著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的女兒留波芙·門捷列耶娃,他那敏感的心嘗遍了相思的甜酸苦辣,幾乎苦惱到要自殺的地步。在詩集中,愛情以其微妙的密碼式的語言,委婉含蓄地流露出來,愛情本身似乎成了一曲圣歌、一種象征,成了對“美人”的祈禱與膜拜。詩人運用和諧對稱的音調、空靈恍惚的意象,造成了一個香霧繚繞的誘人幻覺,使得《美人集》閃現著與眾不同的藝術光彩。 《我朝氣蓬勃,年輕多情……》正體現了這一特點。
讀這首詩有一種甜蜜而憂郁、溫馨夾雜著苦澀的感覺,仿佛被一絲看不見的線牽動著情腸。其中那“神秘的槭樹啊,我始終/傾心向你,我全身青青”、 “我切切私語著縹渺的夢”,還有“祈禱著,顫抖不停”,表明“我”的愛專注、深情、熾烈。而“你孤零零,也對我鐘情”又寫出了姑娘的純情。兩人那種既愛又怕,欲前又止,情投意合的神態;那種柔聲低語,情淚漣漣,目眩神醉的情景,都暗示得恰到好處。
這首詩一個主要的藝術特色,是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擬物與擬人的交織,將詩引向深遠。勃洛克強調戀人之間的親近, 自然形象與戀人形象合而為一,化作愛情的象征。詩中,人的形象與植物形象互變,抒情主人公黃昏來到郊外,看見一株槭樹好似娟娟的少女亭亭玉立,樹葉颯颯作響,象是輕聲細語地向人問候,他便產生了奇異的感覺,感覺自己身體起了變化:“傾心向你,我全身青青”,他也是一棵樹了,他是那槭樹的親密伴侶,他們早就相愛了。這樣,人變成了樹,有人的靈魂的樹。樹也仿佛變成人的形:她擺弄著漂亮的綠色衣裙,顧盼生姿,對抒情主人公一往情深。她的衣裙散發著青春的氣息,她的舞姿里有令人心醉的微笑。他倆情意綿綿,互訴衷腸,于是樹又變成了人,這是一種物與人的互相變幻。其次是詩中視覺形象與嗅覺形象的互變也是高超的。月光下的樹葉頗象閃爍的淚花,樹的影子在詩人眼前漸漸消逝,出現了一個眼里噙淚,虔誠祈禱的少女形象。這時, 田野的芬芳,記憶中少女的溫馨……這些刺激引起詩人強烈的反應,感官的各種渠道匯合一處,芳香與淚光聯系起來:“面朝那天上燦爛的星辰,/贊美的淚發出陣陣芳馨。”這里,主人公有熱切的愿望,渴求同大自然契合無間,這正如波德萊爾所說:“你對于外物的凝視竟使你忘記了你自己底存在,并且立刻和它們混合起來了。”
另外,人與自然的巧妙契合。在勃洛克的詩中,先是人對美好理想的呼喚與追求(如“我熱誠祈禱……”),然后是把人的“熱情”、“憂郁”加在自然的身上(如“我憂郁地和你,/和你在一起),使人與自然界融為一體,達到圓滿的結合。
(周安平)
上一篇:〔羅馬尼亞〕愛明內斯庫《愿望》賞析
下一篇:〔美國〕金斯堡《我的晨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