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去攀登的。它至多不過有一百級。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個人一旦達到它的頂端,就會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難從那樣的高度摔下來。這是每一個人的命運: 如果他達到注定的某一級,預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級,階梯就從他的腳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蓋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級或是第六十三級,或是哪一級;他所確實知道的是,階梯中的某一級一定會從他的腳下消失。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過很慢。攀登本身沒有任何困難,而在每一級上從塔上的瞭望孔望見的景致是足夠賞心悅目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無論近處或遠處的事物都會使你目光依戀留連,而且瞻望前景還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難了,目光不大能區別事物,它們看起來都是相同的。同時,在每一級上似乎難以有任何值得留戀的東西。也許應該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連續登上幾級,然而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常是一個人一年登上一級,他的旅伴祝愿他快樂,因為他還沒有摔下去。當他走完十級登上一個新的平臺后,對他的祝賀也就更熱烈些。每一次人們都希望他能長久地攀登下去,這希望也就顯露出更多的矛盾。這個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動,但卻忘記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滿的東西,并且忘記了什么樣的災難正隱藏在前面。
這樣,大多數被稱作正常的人的一生就如此過去了,從精神上來說,他們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
然而這里還有一個地洞,那些走進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還有一些人的渴望是去探索許多世紀以來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復一年,這些人越來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金屬和礦物的地方。他們使自己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宮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導或是了解或是參與到達地下深處的工作,并樂此不疲,甚至忘記了歲月是怎樣逝去的。
這就是他們的一生,他們從事向思想深處發掘的勞動和探索,忘記了現時的各種事件。他們為他們所選擇的安靜的職業而忙碌,經受著歲月帶來的損失和憂傷,和歲月悄悄帶走的歡愉。當死神臨近時,他們會像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那樣提出請求:“不要弄亂我畫的圓圈。”
在人們眼前,還有一個無窮無盡地延伸開去的廣闊領域,就像撒旦在高山上向救世主顯示的所有那些世上的王國。對于那些在一生中永遠感到饑渴的人,渴望著征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 專注于攫取更多的領地,得到更寬闊的視野,更充分的經驗,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軍事遠征誘惑著他們,而權力就是他們的樂趣。他們永恒的愿望就是使他們能更多地占據男人的頭腦和女人的心。他們是不知足的,不可測的,強有力的。他們利用歲月,因而歲月并不使他們厭倦。他們保持著青年的全部特征: 愛冒險,愛生活,愛爭斗,精力充沛,頭腦活躍,無論他們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好像鮭魚迎著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之激流。
然而還有這樣一種工場——勞動者在這個工場中是如此自在,終其一生,他們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在不知不覺中他們變得年老了。的確,對于他們,只需要不多的知識和經驗就夠了。然而還是有許多他們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們了解最深,見得最多的。在這個工場里生活變了形,變得美好,過得舒適。因而那開始工作的人知道他們是否能成為熟練的大師只能依靠自己。一個大師知道,經過若干年之后,在鉆研和精通技藝上停滯不前是最愚蠢的。他們告訴自己: 一種經驗(無論那可能是多么痛苦的經驗),一個微不足道的觀察,一次徹底的調查,歡樂和憂傷,失敗和勝利,以及夢想、臆測、幻想、人類的興致,無不以這種或另一種方式給他們的工作帶來益處。因而隨著年事漸長,他們的工作也更必需更豐富。他們依靠天賦的才能,用冷靜的頭腦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會使他們走上正路,因為天賦的才能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相信在工場中,他們能夠做出有益的事情。在歲月的流逝中,他們不希望獲得幸福,因為幸福可能不會到來。他們不害怕邪惡,而邪惡可能就潛伏在他們自身之內。他們也不害怕失去力量。
如果他們的工場不大,但對他們來說已夠大了。它的空間已足以使他們在其中創造形象和表達思想。他們是夠忙碌的,因而沒有時間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計時沙漏計,沙子總是在那兒下漏著。當一些親切的思想給他以饋贈,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愛的手在轉動沙漏計,從而延緩了它的停止。
(羅洛 譯)
注釋: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 古希臘數學家、發明家。相傳羅馬人攻陷敘拉古城時,他正在沙地上畫幾何圖形,不幸被殺。
【賞析】
《人生》是一篇構思巧妙,頗有趣味又飽含哲理的短文。全篇都采用比喻的方式寫成。文章的題目“人生”告訴我們,這是一篇關于人生思考的散文。
“人生”成為哲學和文學永恒的話題。古今中外無數的文學家、思想家以這一題目寫下他們的真知灼見。他們的文章或飽含激情,催人奮進,或見解深邃,啟人心智。那么本文作者會向我們傳達他什么樣的獨特見解呢?
文章開頭沒有慷慨激昂的人生感言,而將人生比作一座高塔,每個人的一生就像在攀登這座高塔,這是作者對人一生的形象比喻。一年登上一級臺階,意味著人的年齡增長了一歲;當階梯在某個人的腳下消失,那個人便墜下,這意味著那一年他離開了人世,終止了他的人生。當人們年輕的時候,成長的腳步總是很快,人生的景觀變化多姿,總有新奇的事物出現。人們抱著極大的好奇心認識周遭的一切。隨著年紀的增長,人生漸漸變得單調,人們越來越難以發現人生的樂趣,產生生活的興趣,人生的旅途幾乎陷于停滯,人們艱難地繼續前進卻進展緩慢,直到生命的結束。這便是作者為我們展現的普通人的一生。他認為人們總是全身心投入于攀登人生的階梯,卻很少注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也忘了思考人生的歸宿,這樣的人終其一生并沒有獲得精神上的提升。
然而,與蕓蕓眾生不同,另外一些人有著自己的非凡人生。
首先是那些思想家,作者把他們的人生比作挖掘地洞。他們一生都潛沉于深邃的思想的世界,不斷探索真理,挖掘知識的寶藏。他們忘記了歲月的流逝,即使死亡來臨也會將求真的事業繼續到最后一刻。
接著,作者談到了人類歷史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們所面對的人生是一片廣闊無垠的疆域,等待他們征服。權力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和意義,永不疲倦,永不知足,永遠保持年輕時的活力,不畏無情的歲月,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最后一類人,他們的人生是工場,他們被稱為工場中的勞動者。這個工場不同一般的工場,勞動者也是一群獨特的勞動者。他們就是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是創造形象、表達思想的人。他們在自己的工場中觀察生活,思考人生,磨練技藝,創造出多姿多彩的作品。他們不為人世間的功利鉆營,也毫不在意時間的流逝,依靠天賦的才能和后天的努力,將整個的生命用于創造。這些藝術家雖然沒有思想家的深邃和政治家的偉力,但他們不會匆匆走過人生而不留痕跡,而是把人生中的美麗風景用精湛的技藝制作成藝術作品,他們不期盼未知而縹緲的幸福,因為幸福就在他們的身邊。
顯然,面對作者給我們勾畫的四幅人生藍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但是最令人向往的是那種有創造性的人生。作者似乎在告訴我們,作為一名藝術家,他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
(郭 星)
上一篇:《書信二則·蒙太古夫人》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人生是偉大的奇跡·雪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