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文學·弗里德里?!さ蟼愸R特·老婦還鄉》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さ蟼愸R特(1921— )瑞士當代重要的劇作家、小說家。就迪倫馬特的創作生涯而言,戲劇和小說并駕齊驅,相得益彰,各具特色。迪倫馬特的生平既少坎坷又無奇特之處,寥寥數行便寫盡了一生。他生于瑞士伯爾尼州的科爾豐根一牧師家庭,是個道地的瑞士人,祖輩幾代都居住在主要講德語的伯爾尼州,為政治家和作家世家; 父親則為牧師。1935年隨家庭遷往伯爾尼市,在那讀完中學。1941年起在蘇黎世度過一個學期后,又返回伯爾尼城攻讀哲學、文學和自然科學,但同時對繪畫頗感興趣,創作了許多具有“怪誕”特征的美術作品。畢業后一度在蘇黎世《世界周報》任美術和戲劇編輯。這時期他也寫了一些嘗試性的劇作和小說,后被收集在《城市》(四卷1952)一書中。青年時期的迪倫馬特文學創作上主要受古希臘喜劇家阿里斯托芬的影響,哲學上接受了19世紀丹麥哲學家基克加德的存在主義學說,推崇表現主義藝術。迪倫馬特的第一部劇作《立此存照》(1947)在蘇黎世首演成功之后,隨即走上了文學創作生涯,開始了專業寫作生活。1959年他獲得西德曼海姆城頒發的席勒文學獎,1969年又獲瑞士伯爾尼州文學大獎。迪倫馬特主要成就就是戲劇,其中代表作有《老婦還鄉》 (1956)、《物理學家》(1962)和《羅慕路斯大帝》 (1949)、《天使來到巴比倫》 (1953)、《弗蘭克王世》(1959)等。還寫過一些戲劇理論著作,以《論喜劇》(1952)、《戲劇問題》 (1955)等文章建立了自己悲喜劇理論。迪倫馬特的戲劇在世界舞臺上享有聲譽,令人矚目,有人稱他是“布萊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語戲劇天才”,有人將他與阿里斯托芬、易卜生和肖伯納相提并論,也有人認為他的戲劇中的人物怪誕、情節離奇,把他歸入“荒誕派”、“先鋒派”行列。的確,迪倫馬特的作品具有兩方面特點,形式上看似荒誕、夸張,但并不晦澀,闡述了嚴肅的道德問題,主題思想明確、情節完整、戲劇沖突緊張、結構嚴謹而語言生動、幽默。迪倫馬特還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如《隧道》(1950)、《法官和他的劊子手》(1952)、《拋錨》(1956)、《諾言》 (1958)等。迪倫馬特的作品無愧于他自己的文藝創作的兩句格言: “文化工作不是一種遁辭”,“每一部藝術作品都是啟示錄式的。”
內容概要 《老婦還鄉》是使迪倫馬特獲得世界聲譽的力作。這部三幕悲喜劇故事發生在中歐某國一個名叫居倫的小城。這座小城正面臨著一場毀滅性的經濟危機: 工廠、企業倒閉,國庫空虛,失業和饑餓威脅著全市居民。居倫市等各界名流: 市長、牧師、警察局長和五千多居民欣聞本地出生的女大財主克萊爾·察哈納西將蒞臨故鄉,紛紛擁到火車站歡迎??巳R爾的昔日情人伊爾也在歡迎行列中。大家盼望她慷慨解囊,使居倫城得以解救,重新繁榮。這位衣錦榮歸的女富翁是一個美國石油大王的遺孀,富可敵國,她在45年后重返故里。只見這位不可一世的貴婦人前呼后擁地出現在車站上。她除了帶來了一大批可觀的扈從外,還拾來一口黑棺材和一頭黑豹。居倫市長委托已是本地小商人的伊爾前去向女富翁求援,并許下諾言: 事成之后,將來的市長繼承人由他繼任。伊爾和克萊爾曾有過一段風流韻事,她懷孕后被拋棄,淪為妓女,飄泊異鄉??梢翣柌⒉幻鞑t,他滿以為憑恃與克萊爾的舊情,此事一定馬到成功,便立即應諾這個使命。伊爾向克萊爾大獻殷情,以博得她歡心為目的,提出陪她故地重游,在那些往昔他們調情偷歡的地方追憶往事。途中,克萊爾時時向伊爾暗示:她準備為居倫城捐助一筆十億的巨款。市里的達官要人們聞訊后,歡欣鼓舞,仿佛“救星”降臨,馬上召開全城歡迎大會。會上,女富翁宣布給居倫人捐贈十個億: “五億捐贈給市政府,五億由各家均分”。但有一個條件: 她要用這捐款買得“公道”,即換取一條人命。頓時,會場由沸騰的歡呼聲立刻轉為鴉雀無聲。市長馬上“以人道的名義拒絕接受”,表示“寧愿永遠受窮,也決不讓手上沾滿血跡”。于是,克萊爾命令她的總管,以前居倫法院院長公布伊爾的罪行,幫助她昭雪四十五年前在居倫城遭受的冤屈: 四十五年前,伊爾與克萊爾相好,女方懷孕后被棄。女方控告伊爾的卑鄙伎倆,伊爾卻用一瓶白蘭地收買了兩個偽證人,在法庭上作假證、發假誓,說與克萊爾同過床,遂使女方敗訴,使她從此流落他鄉,淪為妓女。幸虧后來她嫁給一個石油大王,成為富翁。她雇傭了土匪,從天涯海角找回了兩個假證人,閹了他們并挖去他們雙眼。如今,克萊爾帶回這兩個假證人重新作證,讓他們道出當時被收買的經過。開始市長拒絕這筆附帶條件的捐贈。但不久,原來生意蕭條、每況愈下的伊爾百貨小店突然門庭若市,變得生意興隆起來,人們紛紛賒帳買這買那,包括市長在內,個個都成了暴發戶,甚至連伊爾的兒子也買了一輛奧波牌漂亮的小轎車。曾一度對女財主想入非非的伊爾,面對這一“繁榮”景象,惶惶終日,明白全城人都想要把他作為犧牲品,來換取克萊爾的施舍。于是,伊爾多次要求警察局以“挑唆謀殺罪”逮捕克萊爾??删焓芰丝巳R爾的恩惠,借口沒有對他構成任何威脅為由拒絕了他的懇求,而奉命去進行全市性的所謂“抓黑豹”的圍獵活動。不久,伊爾又在市政廳看見人們在裝飾為他準備的棺材,又看到市長辦公室墻上一幅市政建設新設計圖。此時伊爾終于恍然大悟,全城的人“已經拿他的死在做投機生意了”,證明自己末日來臨,已判“死刑”。伊爾市長的繼承人的幻想也徹底破滅。于是,他又求助牧師,而牧師則叫他向上帝祈告,“懺悔伊爾多年前為了金錢坑害了一個年輕姑娘,讓自己靈魂獲得拯救?!比嫞邽樯嫌?,伊爾要出走到澳大利亞,可全城人都到車站“送行”,他“害怕上車時,別人準會攔住他?!贝藭r,伊爾進一步領悟,“這是不許他離開本地……”??巳R爾在居倫逗留期間,憑恃腰纏萬貫的金錢,接連換了好幾個丈夫,在與第八個丈夫辦離婚手續的同時,就已開始緊鑼密鼓,籌備與第九個丈夫的婚禮。醉翁之意不在酒,她來居倫的目的就是要復仇,策劃對伊爾的謀殺: 她物色了一個大力士“運動員”充當劊子手,同時收買了一個“醫生”,企圖準備掩蓋伊爾死因。市長為了得到貴婦人的捐贈,也給伊爾送來槍,暗示他悄悄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求兩全其美。然而,伊爾似乎真的懺悔了,對牧師說: “一切都是我的錯。——閹人、失明、棺材、十億捐款,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所弄出來的?!睂κ虚L說: “你們可以殺死我,我決不抱怨,決不抗議,也決不進行自衛……?!痹诰栀泝x式會上,市長宣布接受女財主捐獻十億元,還領呼口號:接受捐贈“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出于公道。”最后,伊爾面對恐怖氣氛,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慢地朝舞臺間走去,“走在兩排人中間,走到盡頭的時候,”伊爾的性命就在那位“運動員”面前被“結束”了,而那位“醫生”則證明死因是“心肌梗塞”。于是,億萬富翁讓人將伊爾裝入棺材,抬著棺材浩浩蕩蕩地從容離開了。
作品鑒賞 《老婦還鄉》是迪倫馬特一生中最光彩奪目兩部劇作之一,(另一部 《物理學家》)。典型的迪倫馬特式的悲喜劇不僅很決風靡世界,而且也轟動了蘇聯東歐各國劇壇,奠定了作者在當代世界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靶愿窆潭ǖ摹⒔┗目巳R爾·察哈納西安從一開始就是劇中的主人公,而曾經一度作過她的情人的伊爾卻需經過一段時間才逐步發展到劇中男主角,”正如作者后記所說: 女主人公“既不代表正義,也不代表馬歇爾計劃,甚至也不代表什么上天的啟示,簡簡單單一句話,她就是她,世界上最有錢的一個女人。由于她有那么多錢,所以她能象希臘悲劇的女主人公一樣行動,專橫跋扈,不顧一切,幾乎有些象美狄亞”。(即女主人公遭遺棄而發生殘殺的故事) ??v觀全劇,劇情構思并不新穎,但表現手法獨特、別致?!独蠇D還鄉》的女主人公是個純粹的復仇狂,是個令人憎恨的幽靈,而美狄亞則是個反抗的女性,是個令人同情的形象。作者從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萬能”的觀念,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本質,揭示了那些憑恃金錢的力量無惡不作的罪惡。劇中探討了金錢與道德的關系,人與人之間沒有階級區別,居倫人受到了金錢的誘惑,但道德良心受到了腐蝕; 伊爾一方面是這場交易的犧牲者,另一方面又是精神道德的勝利者,承認“一切都是自己的過錯”,愿以生命來贖罪。與此相比,劇中的達官要人、法官卻屈服于金錢,把法律依附于下金錢之一; 而對一件極為不公道的復仇謀殺,聽之任之,還昧著良心高呼:“為了出于公道”,居然在最后對“主持公道”進行表決時,幾乎人人都舉起手,成了金錢的附庸。《老婦還鄉》的劇情以兩條主線展開: 一條是居倫人在貧困潦倒中經不起十個億的捐贈的引誘而良心被收買的過程; 另一條是伊爾在萬分恐怖的氣氛籠罩下對以往的行為感到慚愧而終于以生命來贖罪的過程; 前者展示道德逐漸下降,后者展示道德升華;前者導致的是喜劇的結局,后者導致的是悲劇的收場。它是作者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獨具匠心的典型悲喜劇。劇中真實的細節雜以漫畫式的夸張,結婚的場面令人捧腹可笑; 同時滲透著莊嚴的氣氛;對話或獨白充滿熱嘲冷諷。劇中對話是劇作的精彩之處,作者主張:“決不能單是在對話上用功夫,而必須研究產生對話的那些東西,也就是思想和行為……”。劇中人物的談吐有種暴發戶的口吻,說話字斟句酌。人物形象各異,富有個性化:女主角專橫跋扈,憑恃金錢,借刀殺人,伊爾由于恐怖和威脅的刺激,逐漸領悟、懺悔過去的罪行; 市長蔑視公道,卻又出賣靈魂; 警察名曰“主持公道”,實為幫兇;校長只能酒后吐真言,關鍵時刻判若兩人;兩個閹人滿足于溫飽的單調生活,安于接受別人的殘酷報復??傊?,劇中刻畫人物,繪影繪聲,描摹世情,極形盡態:復仇和犧牲、金錢與道德,時隱時現貫穿于全劇。克萊爾的復仇,使人想起法國大作家大仲馬《基督山伯爵》筆下的鄧蒂斯,憑恃金錢,想盡各種辦法,嚴厲而又巧妙地懲罰過去的仇人。作者“所描寫的是人,而不是傀儡,是一個具體事件,而不是一段寓言”,“劇里所表現的一切全都是非常自然的……,不受某一種特殊風格的限制?!?作者后記) 迪倫馬特的悲喜劇風格,就在于用喜劇的手法表現悲劇的主題,他認為“情節是滑稽的,而人物形象則相反,是悲劇性的?!钡蟼愸R特用象征手法:眾人圍獵“黑豹”,喻為居倫人“公審”伊爾; 讓女主角以一個全身用象牙裝配起來的形象出現,說明她已失去人的一切特性而完全“異化”成了物(即金錢)的化身。迪倫馬特采用的不是悲劇中常用的夸張與諧謔,而是“怪誕”,把現實中的普通事物加以變形,使之怪異、荒唐。他認為:“怪誕是一種極端的風格,一種突然出現的形象化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他能夠抓住時代的,尤其是當前的問題。” 《老婦還鄉》與其他戲劇和小說一樣,都是作者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充滿著伯爾尼鄉土的氣息,反映出具有世界性意義的重大內容。迪倫馬特的戲劇和犯罪小說影響,深深植根于中國讀者之中。
上一篇:《美國文學·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洛麗塔》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下一篇:《蘇聯文學·彼·魯·普羅斯庫林·黑鳥》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