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克思》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意大利】 喬萬尼奧里
格法埃洛·喬萬尼奧里(1838—1915),意大利作家、歷史學家。年青時積極投身于爭取意大利的獨立和統一的斗爭,曾任撒丁王國的軍官,參加反對奧地利占領者的戰斗,后又參加里波第領導的遠征軍。1870年退役后,在威尼斯和羅馬教授歷史、文學,從事新聞和文學創作。他的歷史小說多取材于古羅馬生活,《斯巴達克思》是他的代表作。
《斯巴達克思》(1874)是意大利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勞動人民武裝斗爭、塑造奴隸起義英雄的作品。作者通過對斯巴達克思起義全過程的描寫,揭露了羅馬奴隸主階級的殘暴統治,并含蓄地表達了19世紀70年代意大利資產階級民主派的社會政治理想。
羅馬紀元675年(公元前78年)的11月,羅馬的獨裁者蘇拉為了忘卻折磨了自己兩年而不治的皮膚病,決定出錢讓羅馬市民狂宴三天。10號一大早,十多萬羅馬市民就像潮水一樣地從四面八方涌進了大斗技場,觀看角斗表演,以蘇拉為首的羅馬貴族們也來了。這天,共有100名角斗士參加表演,其中有30個色雷斯人和30個沙姆尼特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搏斗,只剩下一個色雷斯人和四個沙姆尼特人,這個色雷斯人就是斯巴達克思。他用計殺死了三個對手,留下了克利克薩斯的命。他的智勇,使他獲得了自由。
斯巴達克思自由后,曾做過角斗士老板的特萊龐尼在一家名為維納司的酒店為他慶賀。席間,羅馬破產貴族領袖卡提林納也來了,他把自己在斗技場打賭贏的錢分了一部分給斯巴達克思,并暗示說自己知道斯巴達克思等人的一切。正當大家酒酣耳熱之際,幾個人向卡提林納挑釁,雙方發生了一場混戰,結果是挑釁者敗北。正在這時,一個叫羅多帕雅的妓女撲向了斯巴達克思。原來,她是他的妹妹密爾查。兄妹倆哭著抱在了一起。
不久,特萊龐尼向剛與蘇拉結婚的范萊麗雅推薦了密爾查。她用巨款贖出了密爾查,讓她做了自己的貼身女仆。妹妹的境況有了好轉以后,斯巴達克思以更大的精力投身于他的秘密事業。他幾乎天天都要去和卡提林納密談。
兩個月后的一天,斯巴達克思和克利克薩斯在羅馬的艾米里烏斯貿易堂碰了面,兩人相互通報了聯絡工作的進展。隨后,他們又趕往卡杜魯斯拱廊與卡提林納見面。在那里,斯巴達克思看到了范萊麗雅,并被她的美貌驚呆了,而她也看了他好幾眼。當晚,在去卡提林納家的路上,他們先是遇上了希臘妓女愛芙姬琵達,她竟也知道他們的切口和握手暗號。接著,斯巴達克思又被人告知,他的妹妹約他半夜在范萊麗雅官邸見面。當他們與卡提林納等幾個貴族交談以后,斯巴達克思發覺他們的密謀已暴露,他馬上讓克利克薩斯改變切口和握手暗號。當他如約來到妹妹的居處時,她把他領進了范萊麗雅的密室。從此,兩人開始相愛了。
正當他們相親相愛的時候,愛芙姬琵達也愛上了斯巴達克思,但他絲毫不為其所動。出于復仇的目的,愛芙姬琵達派老戲子梅特羅比烏斯前往蘇拉的別墅庫瑪,以便監視斯巴達克思的一舉一動。當時,斯巴達克思正在蘇拉設在那兒的角斗學校當教員。一星期后,梅特羅比烏斯給她帶回了所希望的消息,她馬上派一個奴隸給蘇拉送去了一封密信。但一想斯巴達克思會因此而送命,又趕緊派梅特羅比烏斯去把信使追回來。但死神終于在他們到達庫瑪別墅之前,將蘇拉召喚走了。
蘇拉安葬地點的選擇在羅馬元老院里引起兩派的爭執,進而導致全城騷動。這時,角斗士埃諾瑪依從加普亞來到了庫瑪,他給斯巴達克思帶來了一封信,擁有1萬名角斗士的倫杜魯斯·巴奇亞圖斯角斗學校的老板邀他去任教。為了他所領導的事業,就在蘇拉被火葬的當晚,他以異乎尋常的毅力離開了悲痛欲絕的范萊麗雅,并對自己的去向守口如瓶。
在四年以后羅馬人慶祝魯彼爾里卡里亞節的晚上,醉倒在樹林中的梅特羅比烏斯偶然地偷聽到了斯巴達克思等人的談話,知道有近二萬名角斗士將要起義。他馬上向朱理烏斯·愷撒報告,愷撒馬上趕到維納司酒店勸斯巴達克思放棄起義的念頭,但遭到拒絕。愷撒回到家,發現梅特羅比烏斯已去報告執政官了。
愷撒走后,斯巴達克思馬上布置了幾項應急措施,自己和埃·諾瑪依騎快馬從羅馬趕往加普亞。五天后,在距加普亞還有七里的地方,他的坐騎終于力盡身亡,并把他的臂膀壓脫臼了。他們只好徒步向加普亞飛奔。羅馬元老院派出的信使終于超過了他們。所以,當他們到達角斗學校時,羅馬軍團已經開始包圍學校了。斯巴達克思忍著脫臼的巨痛和埃諾瑪依翻墻進了角斗學校。但武器庫已被羅馬人占領了,角斗士們只好用火炬做武器沖破了包圍,來到了街上。埃諾瑪依留下阻截追兵,斯巴達克思與77個角斗士向維蘇威火山進發。等到在維蘇威山頂扎下營盤時,隊伍已擴大到五百多人。幾小時后,埃諾瑪依也帶著一百多人與他們勝利會師了。幾天后,他們擊潰了前來鎮壓的羅馬士兵。
羅馬元老院對角斗士們的起義并不重視,斯巴達克思趁機擴整部隊,并定制了軍徽。20天以后,第二批由三千多人組成的鎮壓軍來到。他們采取在山下安營壁守的戰略,企圖困死起義軍,1200名起義者在斯巴達克思的帶領下,用柳條編織了一條九百余尺長的軟梯,然后用了三天的時間沿峭壁下到山底,從背后偷襲,打垮了敵軍。四個月以后,當克利克薩斯率二千多人與斯巴達克思匯合時,起義軍已達一萬多人了。不久,起義軍在瑙拉設立了大本營。并接連取得了卡齊陵戰役、考提谷戰役和阿昆納戰役的勝利。密爾查和愛芙姬琵達也來到了大本營,后者還自薦當了斯巴達克思的傳令官。
阿昆納戰役結束的當晚,斯巴達克思帶著300名騎兵從大本營秘密到達杜斯古爾別墅。他見到了范萊麗雅和自己的女兒波斯杜密雅,他倆度過了甜蜜的一天一夜。回到大本營,他被一致推舉為大元帥。
起義軍的接連告捷引起了羅馬元老院的震驚,他們派了新軍隊前來鎮壓。但雙方剛一交戰,羅馬軍隊就損失了一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執政官瓦爾洛·盧古魯斯化裝成信使來見斯巴達克思,想用夫妻之愛和父女之情勸降他,結果被他趕走了。
幾年來,愛芙姬琵達對斯巴達克思一直不能忘懷,她到起義軍來就是為了接近他,但他對她的嫵媚毫不動心,并把她改派到埃諾瑪依身邊。埃諾瑪依一下子就愛上了她,卻不知這正是一心想報復的她求之不得的事。這一天,她施展各種手段迫使他說出了秘密會議的內容,結果起義軍派往羅馬進行策反聯絡的使者被她手下之人殺死。斯巴達克思的親密戰友阿爾托利克斯接替了死者的使命。他扮成一個流浪藝人于谷神節時混進了羅馬城并找到了卡提林納,但卡提林納不愿去當起義軍的首領,因為他厭惡擔任奴隸軍隊的統帥。阿爾托利克斯在這一天還殺死了梅特羅比烏斯。
策反失敗后,斯巴達克思決定率領隊伍翻過阿爾卑斯山,回家鄉進行反羅馬人的斗爭,但羅馬的兩個執政官各率一支軍隊切斷了他們的退路。這時,埃諾瑪依受愛芙姬琵達的煽動和挑唆,竟認為斯巴達克思不進攻羅馬是背叛行為,于是領著1萬人的日耳曼軍團離開了起義軍。雖然斯巴達克思率人打敗了兩個執政官,但1萬名日耳曼人只剩下了九人,埃諾瑪依戰死沙場,愛芙姬琵達卻用詭計使自己成了英雄。
在大家的堅持下,斯巴達克思只好同意進軍羅馬。這時克拉蘇自己提名擔任西西里總督,并親率大軍前來鎮壓。這時,起義軍已完全放棄了進攻羅馬的計劃。由于愛芙姬琵達的告密,克拉蘇在迦爾岡山消滅了克利克薩斯率領的3萬人。在克利克薩斯的葬禮上,斯巴達克思令300個羅馬貴族進行角斗,以此祭奠死者的亡靈。
經過幾次戰斗,起義軍損失慘重,并被圍困在臺梅斯城。叛徒愛芙姬琵達還想在城外進行陰謀活動,最后終于被自己的人射死了。后來,起義軍乘船從臺梅斯城轉移到了尼科臺拉,最后在勒金扎下營盤。克拉蘇為了強迫對方出戰,掘筑了一道橫越布魯丁半島地峽的壕溝和長壘,置起義軍于長壘和大海之間。起義軍成功地越過了長壘。其后,雙方數次交戰,各有勝負。這時,范萊麗雅給斯巴達克思寫了一封信,他看了信后決定與克拉蘇議和,但對方只允許他和另外的100人獲得自由,他被激怒,最后雙方約定在戰場上見。幾天以后,布拉達納河畔決戰開始,起義軍終于被徹底擊潰,近五萬名角斗士犧牲。斯巴達克思戰死了,阿爾托利克斯也死了,密爾查在自己的情人阿爾托利克斯身邊自殺了。斯巴達克思的尸體被送到范萊麗雅的別墅。
持續了四年的起義失敗了。陪伴著范萊麗雅的只有斯巴達克思的骨灰甕和他在決戰前寫給她的訣別信。
上一篇:《悲慘世界》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族長的沒落》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