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朵馬格》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詩人拉辛(1639—1699)前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法國標準的古典主義悲劇。它是根據古希臘悲劇詩人歐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劇《昂朵馬格》和《特洛亞婦女》的故事情節改寫而成的。
《昂朵馬格》是一出五幕詩劇。當特洛亞戰爭導致城毀人亡的時候,特洛亞王子厄克多的孀婦昂朵馬格施巧計保存住了這位特洛亞英雄的遺子阿斯佳納,母子雙雙淪為希臘聯軍中愛比爾國王卑呂斯的俘虜。卑呂斯曾經將自己的忠心和熱情奉獻給未婚妻愛妙娜,但當他見到昂朵馬格以后,馬上被她的美貌弄得神魂顛倒,沒日沒夜地對她進行瘋狂的追求。他冷落自己的未婚妻;不顧全希臘人的反對,掩藏特洛亞王室的后裔;同時又以向希臘索取人質的使者交出阿斯佳納為要挾條件,逼迫昂朵馬格與他結婚。昂朵馬格堅定地保持著對前夫的忠貞,同時又極力設法救護自己唯一的愛子。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她假裝允婚,私下決定,一旦卑呂斯在神廟前向諸神宣誓,把特洛亞人的遺孤當成自己的親子之后,她便自殺,既保全自己的節操,又保存住自己的兒子。愛妙娜被遺棄之后,妒恨交加,以愛情相許,指使瘋狂地愛著她而不被她所愛的希臘使者奧賴斯特去暗殺卑呂斯。但是,當她得知卑呂斯已被殺身亡時,又怒斥奧賴斯特不該聽信一個失意的情人的話,去干下這種卑鄙的勾當。于是她跑向神廟,伏尸大慟,以利劍自刎。奧賴斯特也神經錯亂,瘋癲失常。昂朵馬格最后被愛比爾國民擁戴為王。《昂朵馬格》是一部充滿現實主義戰斗精神的悲劇。它描寫的是歷史故事,剖析的是19世紀法國的社會生活,揭露了封建宮廷中情殺的丑劇,歌頌了理性的勝利。
劇本具有卓著的藝術成就。劇中人物真實典型,有鮮明的代表性。卑呂斯是一個情欲薰心、任性專橫的暴君形象。為了一己之私欲,他竟然抹掉自己的光榮歷史,背棄未婚妻,置全希臘人民的利益而不顧,以掌握在手的生死大權向敵人的妻子追索愛情。奧賴斯特是一個墮入情網不能自拔的絕望的情人。他在情欲的驅使下,做了一個外交使節不該做的事情,犯下了弒君瀆神之罪。愛妙娜是作者既同情又批判的人物。拉辛同情她被拋棄被冷落的命運,同時對她那種愛、妒、狠、毒、殺的宮廷貴婦人的卑劣人格作了毫不惜筆墨的揭露。悲劇的主人公昂朵馬格是唯一值得觀眾贊揚的人物,是作者理想的悲劇英雄形象,是感情和理性高度統一的化身。《昂朵馬格》的悲劇語言如潺潺流水,質樸動人,以描寫感情見長,“初看時平易,愈咀嚼愈覺得深刻而美妙。”情節曲折動人,結構嚴謹,悲劇氣氛濃烈。
《昂朵馬格》反映了人民一定的愿望和要求,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但是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使《昂朵馬格》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宮廷的趣味,染上了較濃厚的宿命論的色彩。
上一篇:《日日夜夜》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暗夜行路》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