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庫斯·波爾基烏斯·加圖(Marcus Porcius Cato,公元前234—149),羅馬共和時期有名的政治家、演說家,羅馬史上第一個拉丁散文作家和出色的農業經營管理者。
加圖也叫老加圖或監察官加圖,于公元前23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圖斯庫魯姆一個富裕農民的家庭。關于加圖先輩的情況,我們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的祖輩在家鄉務農,入伍當過兵,父親是一個勇敢的戰士,曾祖父立過戰功。加圖本人常夸耀自己祖先的美德和軍功,引以為榮。
他從小生長在農村,經常參加勞動,這些使加圖養成倔強的性格和節儉的習慣。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翌年,剛滿17歲的加圖應征入伍。這個年輕的戰士,在多次戰斗中勇敢沖殺,堅守陣地從不退縮,常常大聲怒斥和威嚇敵人,表現卓著。
加圖具備多方面的才能,特別是他恪守羅馬的傳統和道德標準,受到當時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的羅馬上層人物魯基烏斯·瓦列里烏斯·弗拉庫斯的賞識。在其提攜之下,加圖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很崇拜費邊,把他當作自己生活的楷模。公元前209年,他任參將,在費邊指揮的軍團中服役,參加了著名的攻取塔林敦的戰斗。從政伊始,加圖就站在以費邊、弗拉庫斯等人一邊,和以斯奇比奧家族為首的另一派貴族作對。這兩派在對外擴張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如何管理行省、如何對待希臘和東方其他國家的文化影響,如何對待羅馬傳統習俗等方面,意見分歧。總的說來,加圖在這方面是站在比較保守的人們一邊。
公元前204年,加圖初任財務官,就和費邊一起在元老院中指控斯奇比奧用金錢獎賞士兵過于慷慨。這一斗爭雖然沒有取得什么實際效果,卻大大提高了加圖的聲望。公元前199年,他就任平民市政官。公元前198年,他當選為行政長官。公元前195年,他與弗拉庫斯一起擔任執政官。他在擔任執政官職務時,曾率領軍隊鎮壓西班牙部落大規模的起義。他用武力戰勝了一些部落,又收買拉攏了一些部落。據說他在西班牙總共奪取了400個左右的城鎮,鞏固和擴大了羅馬的統治,因此,榮獲一次凱旋式。公元前194—191年,加圖以副將身份,先是在色雷斯, 后在希臘任職。公元前191年,作為執政官馬尼烏斯·阿基利烏斯·格拉布里奧的副將,同塞琉古國王安提奧霍斯三世作戰,參加了德摩比利(溫泉關)戰役。安提奧霍斯首先占領了溫泉關,自認以逸待勞,羅馬人奈何他不得。加圖記起了希波戰爭中波斯人從小道包抄駐守溫泉關的希臘人的故事,夜間率領一支軍隊繞到敵人后方,黎明時突然發動攻擊,大獲全勝。他親自趕回羅馬報告了這一巨大勝利的消息。格拉布里奧在政治上屬于斯奇比奧一派。公元前190年,他競選監察官,加圖支持別人提出的關于他盜用公款的指控,迫使他退出競選。
隨著政治地位的上升,他在經濟上也逐漸富裕起來,廣置地產,經營莊園,成了一個大土地所有者和大奴隸主。
當時在羅馬,常常把那些出身低微,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發財致富和躍居國家要職的人,叫做新人或暴發戶。人們這樣稱呼加圖,加圖也這樣稱呼自己。加圖生活的時代正是羅馬奴隸制迅速發展,羅馬大規模向外侵略擴張的時期。羅馬的興盛和強大,提供了加圖發跡的機會,反過來加圖又竭力維護羅馬的國家制度和傳統。他的思想和行動都是和羅馬共和國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羅馬新興的農業奴隸主的典型代表人物,是羅馬對外侵略和擴張政策的積極擁護者。
關于這一點最明顯的例子便是他對迦太基的態度。公元前153年,加圖作為羅馬元老院的使節來到迦太基,親眼看到迦太基在軍事上雖然不能與羅馬相匹敵,然而在經濟上卻獲得很大發展,呈現繁榮景象。他認為迦太基這個羅馬的宿敵已從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失敗中復蘇過來,形成了對羅馬的威脅,因此力主摧毀迦太基。他在元老院無論談論什么問題,總是以下面一句話來結束自己的發言:“在我看來,必須消滅迦太基!”加圖的戰爭宣傳,得到羅馬統治階級中大部分人的支持。公元前149年,羅馬發動了第三次布匿戰爭,于公元前146年徹底毀滅了迦太基。
在對內政策方面,加圖主張加強和鞏固公民集體的團結一致,維護羅馬的傳統習俗,抵制來自希臘和東方國家方面的影響。當時,由于奴隸制和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由于對外戰爭的勝利帶來大批財富與奴隸,致使羅馬公民內部發生急劇的財產分化。少數富有的奴隸主競相效法希臘的生活方式,驕奢淫逸無所不為,在社會上滋長了奢侈腐化和道德敗壞之風。加圖擔任行政長官時期,在撒丁尼亞驅逐高利貸者;在擔任執政官期間,他竭力反對廢除限制女性奢侈生活的“奧皮烏斯法”①。他還多次抨擊一些官吏和貴族元老進行敲詐勒索,營私舞弊,公開支持和贊同揭發控告他們的不法行為。加圖的廉潔奉公,剛直不阿,得到人們的贊許,也提高了他在社會上的威望。公元前184年,加圖與弗拉庫斯同被選為監察官,便著手整飭,反對公民中生活奢侈腐化和不道德行為。他通過對奢侈品課以重稅的辦法,以圖克服日益敗壞的社會風氣,恢復羅馬人淳樸的生活方式。他重新審定元老和騎士的名單,從中剔除了一些不體面的人物。據說,有一位名叫馬西魯斯的元老貴族,還是下屆執政官的候選人,只是因為在白天當著女兒的面吻了自己的妻子,就被加圖逐出元老院。他還下令取消私人花園,拆除占有部分國家土地的建筑物。加圖執法嚴苛,嚴厲制裁當時社會上的奢侈風氣和放蕩行為,雖然遭到一部分貴族的強烈反對,但卻受到民眾的歡迎。人們為他豎立了一座半身像,并在雕像下面刻上銘文。銘文不是歌頌他的戰功政績,而是記載他在整頓社會風氣,節制生活方面的指令,認為加圖的這些措施挽救了日漸腐化和墮落的羅馬。
加圖在個人生活和作風方面,素以持身謹嚴和節儉而著稱。他飲食簡單,衣著樸素。據他自己說,他從未穿過一套價值超過100德拉赫麥的衣服,午餐的費用不到30埃斯①。他從不購買任何奢侈品,妻子上市場買東西時,只要沒有緊急的國事纏身,他總是在場。他家中沒有貴重的擺設,墻壁上也不加花飾。他要求妻子親自哺乳嬰兒,而他自己則負責教育兒子,盡管家中有著包括家庭教師在內的許多奴仆。
在加圖看來,當時羅馬社會風氣的敗壞是同希臘影響有關的。他認為,希臘文化和生活方式傳入羅馬,嚴重損害了羅馬人的生活和道德規范,破壞了羅馬的文化和傳統。因此,他竭力反對和抵制希臘文化和生活方式,維護羅馬的文化和傳統習俗。在這方面,固然反映了加圖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但也表現出他有著排外和保守的傾向。公元前二世紀羅馬社會風氣急劇變化,希臘的影響固然是個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本原因還在于羅馬奴隸制社會本身發展的結果。羅馬奴隸制的進一步發展,必然造成嚴重的社會分化,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弊病。無論是加圖采取的嚴厲措施,還是不久以后格拉古兄弟實行的改革,只能起到暫時緩和矛盾的作用,而無法改變歷史發展的趨向。
加圖不僅是羅馬著名的政治家,而且還是羅馬史上拉丁散文的奠基者。在漫長的政治生涯中,加圖發表了許多演說。他在晚年發表的重要演說,經過文學加工又發表出來。在西塞羅時代,加圖的演說辭超過150篇以上,保存至今的大約有80個斷片。從這些斷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加圖演說不乏熱情,富于機智,喜歡引用詼諧的比喻或俗話諺語,感染力很強。難怪乎當時羅馬人把他和希臘著名演說家德謨斯梯尼相提并論,稱他為“羅馬的德謨斯梯尼”。
除了大量演說詞,加圖一生寫了7部書,涉及歷史、軍事、法律、醫學、農業等等方面,其中大多已經失傳。
作為歷史學家,加圖用拉丁散文寫了一部杰出的著作《創始記》。該書大概完成于公元前168—149年。全書共分7卷,前3卷詳細地敘述了早期羅馬和其他意大利城市與部落的歷史,第4卷和第5卷專門論述布匿戰爭,第6卷和第7卷記述此后直到公元前149年發生的各種事件。當時使用希臘文寫作年代記已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出現了用拉丁文來寫史書。加圖在《創始記》中不是依照年代的順序編排材料,而是按照章節組織史料,把相同的事實歸為一類。《創始記》保存著有關羅馬的十分寶貴的材料,可惜此書已失傳,保留下來的只是一些斷片。
為了教育自己的兒子,加圖還寫了好幾部供家庭教育之用的指導書。這些著作包羅萬象,主要內容是有關于農業、醫學、修辭、軍事和法學方面的知識,類似于百科全書之類的作品。
《農業志》是加圖著作中完整保存下來的著作,同時也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羅馬拉丁散文著作。這部著作是加圖在公元前160年寫成的。《農業志》的內容十分廣泛,超過了書名所規定的范圍。就農業方面來看,與其說它是對農業知識的系統的敘述,不如說是經營方面的規則和意見的匯集。加圖在這部著作中,不僅總結了他自己長年來從事農業經營和管理的經驗,而且也總結了前人有關這方面的實踐經驗,留下了有關于公元前二世紀意大利中部農業生產和奴隸制經濟發展狀況十分寶貴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農業志》中記載了意大利中部莊園經營管理,特別是使用奴隸勞動的情況。加圖對于不同規模和性質的莊園應當使用多少奴隸勞動以及奴隸們之間的分工,都作了精細的計算。其中反映出對奴隸的剝削極其殘酷,他們的生活十分悲慘。加圖規定奴隸的每月口糧大約是25—30公升的二粒小麥,半公升橄欖油和一斤鹽,給奴隸喝的是沖得很淡的發酸的葡萄汁。每年奴隸只得到一件緊身衣,隔年分得一件短斗篷。舊衣服還要收回去,以便用來縫制破布拼成的褥子。不論天氣如何,也不分是否節日,奴隸每天都得勞動。他們除了干活,就是睡覺,嚴禁與外界接觸。年老和生病的奴隸應當賣掉,以免增加負擔。加圖對待奴隸十分殘忍,奴隸稍有過失,便遭懲罰,犯了重大過失就被處死。在《農業志》中,加圖詳細地規定了管理奴隸的莊頭的義務和從奴隸中挑選莊頭的標準。從《農業志》中可以看出,加圖是個慳吝刻薄和冷酷無情的奴隸主,他的思想和行動都是為了鞏固和維護奴隸制度服務的。
《農業志》間接地反映了加圖的政治主張和他的實際行動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他竭力提倡親自從事農業生產,繼續過鄉村的淳樸生活。他寫道:“最勇敢的人和最干練的戰士都是從農民中產生的;農夫的收入是最純潔、最可靠和最不致于引起嫉妒的。從事農業的人是最可靠的。”另一方面,他又拼命增加自己的地產,力圖用多賣少買的方法增加收益。他主張集約經營,對他說來,并不是種植各種作物一樣有利。他認為,最為有利的是種葡萄,次為經營菜園,而種糧食則居于第六位。
加圖對農業生產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什么時候應該施肥,怎樣施肥;如何管理葡萄和橄欖;如何管理牲口;如何選擇和構筑打谷場;如何保管收獲的糧食,等等。
加圖于公元前149年第三次布匿戰爭開始后不久病死。
上一篇:別林斯基
下一篇:加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