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虎穴
1945年8月28日,上午9時許,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延安機場。一架草綠色飛機在萬眾矚目之下凌空而起。它緩緩地在延安上空盤桓了一圈,然后毅然向西南飛去。飛機在人們的視野中變得越來越小,像一只凌空翱翔的蒼鷹,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最后變成一個黑點,漸漸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雖然飛機遠去了,那些逗留在機場上的人卻久久不肯散去,他們的心,隨著那遠去的飛機變得越來越沉重,也隨著飛機飛到了國民黨的陪都重慶。
人們到機場為毛澤東送別 吳印咸攝
飛機翻越秦嶺,躍過大巴山,在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接壤的中間地帶上空飛行著。這是毛澤東第一次乘坐飛機,臨窗而坐,凌空俯視,原本高大奇異的山峰,竟然變得那般渺小,尤其是那些終年積雪的山峰,它們形狀奇特,或像奔馳的蠟象,或如舞動的長蛇,無比壯觀,它們和天空中變幻無窮的白云相映成趣,構成了一組異常有趣的圖畫。詩人的內心被這美妙的景色所震撼了,尤其是那雪山,使他想起了十年前自己的那闋《沁園春·雪》。
毛澤東向送別的人們揮手致意 吳印咸攝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間,他在腹中又默默地吟詠起《沁園春·雪》來……
毛澤東對自己的詩詞要求極高,每有余暇,觸景生情,總要將自己的詩詞拿出來把玩一番,或推敲個別不甚滿意的詞句,或回憶一段富有詩情畫意、奪人魂魄的片段,他的詩詞就是在這種不斷推敲和把玩之中日臻完善的。也正因為這樣,他的很多詩詞常常因時因地有著不同的版本。“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啊,共產黨自1924年和國民黨合作開始,打打談談,談談打打,已經二十一年了。如今,不帶一兵一卒,去那個擁有八百萬軍隊的國民黨的陪都重慶,而且要和國民黨坐在一起,這就充分地驗證了自己詞作中的那句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只是,今朝的共產黨和1924年的共產黨,已經是完全不同了,否則不但毛澤東沒有只身入虎穴的彌天大勇,蔣介石也不會給他這樣一個機會,共產黨也沒有這個本錢。
蔣介石可能認為只要有了軍隊,有了武力,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其實,他錯了,大錯特錯!沒有民心的支持,武力是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的。就像北國冰封千里的大雪,雖然它能夠逞一時的威風,使黃河失去滔滔奔流的雄偉和壯觀,使莽莽的高原失去勃勃的生氣和萬千的氣象。但是,這些都是暫時的,等到云開日出,冰封千里的大雪立刻就會消融,奔馳的蠟象和舞動的銀蛇都將化作東去的流水,被歷史所遺忘……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詩人的頭腦像蒙太奇手法的剪接片一樣,將二十一年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來了一個快速的回放……他對自己的詞作感到更加滿意了,他覺得在這闋詞上面倒是可以作一篇更大的文章。
下午3點37分,草綠色的三引擎專機在人們期待的目光里降落在重慶的九龍坡機場。
上一篇:《津南村的最后留言》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詩人的憤怒》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