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集句《宮詞》的輯佚價值
作為現存最早的集句詩集,南宋前期詩人胡偉的《宮詞》百首七絕所采用的400個唐、宋詩句(其中有2句完全相同,實為399句)中,有不少所在的原詩已經失傳,因此具有很高的輯佚價值。應該承認,胡偉《宮詞》的輯佚價值,已經受到了學者的注意。如陳尚君《全唐詩續拾》據其輯出唐代南卓“芙蓉點露一枝開”、杜光庭“可惜年華容易過”兩句;《全宋詩》第28冊李清照部分據其輯出李詩佚句7句。但是,相對于胡偉《宮詞》中保存的許多佚句,已經被輯出的部分不過約為總數的八分之一。筆者依據中國書店1990年出版的影印本《十家宮詞》,通過仔細的閱讀與核查,將胡偉《宮詞》中的佚句全部查找出來并加以排列,同時對《全唐詩》或《全宋詩》失收的相關詩人或詩歌情況加以考察。
1.根據胡偉《宮詞》可以輯出唐詩佚句9句(以佚句在胡偉詩中出現的順序排列,括號內的數字是該句所在詩在《宮詞》集中詩歌的排序)。
戎昱1句:苑中天子愛巡游(16)。
羅虬1句:可憐姿態動春風(28)。
南卓1句:芙蓉點露一枝開(34,《全唐詩續拾》卷二十九已據胡偉此詩輯入)。
元稹1句:映林先發幾枝梅(41)。
皮日休1句:無情有恨人知否(69)。
羅鄴1句:上陽空鎖夕陽春(79)。
杜光庭1句:可惜年華容易過(93,《全唐詩續拾》卷五十一已據胡偉此詩輯入)。
崔顥(即崔灝,原誤為崔浩)1句:曉來風色輕寒甚(98)。
常浩1句:便送愁聲向妾哀(99)。需要說明的是,此句所在全詩尚存。《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四已據宋陳應時《吟窗雜錄》卷三十輯入常浩《閨情》:“門前昨夜信初來,見說行人卒未回。誰家樓上吹橫笛,偏送愁聲向妾哀。”
以上9人的9句詩歌,其中已被陳尚君《全唐詩續拾》輯出的有3句,為筆者輯出的有6句。唐五代詩歌,以《全唐詩》及其所附《補遺》收羅最富。其后,又有王重民《補全唐詩》《敦煌唐人詩集殘卷》,孫望《全唐詩補逸》,童養年《全唐詩續補逸》,劉修業《補全唐詩拾遺》,陳尚君《全唐詩續拾》等輯佚作品。這些成果,中華書局在1982年和1992年分別整理為《全唐詩外編》(上、下冊)和《全唐詩補編》(上、中、下冊)出版。據胡偉《宮詞》輯出的唐詩佚句盡管只有寥寥數句,但考慮到上面這樣的因素,讀者自然可以明白:經過這么多學者的窮年收羅,即使輯出一句也是多么難得,而從一部詩集里一下子就能輯出9句(包括陳尚君所輯),這是相當可喜的成果。
2.根據胡偉《宮詞》可以輯出宋詩佚句78句(按照作者第一個佚句在胡偉詩中出現的順序排列)。
吳可22句:清曉丁冬集珮環(1)、四部仙韶下玉清(6)、秀女應知彩縷長(8)、馬上嬌娥趁寶毬(18)、一枝花影弄嬋娟(20)、扶疏花卉嫩涼時(26)、院院春閑盡學詩(30)、時得徘徊黼座前(33)、準擬內家游后苑(34)、笑倚瓊欄無一事(35)、競走巾車迎鳳輦(41)、密邀鑾駕曉來看(44)、頻奏仙韶喜誕筵(47)、包子屢供人更巧(48)、連夜爭傳新樣子(50)、宣入蓬萊第一宮(52)、風流不禁外人知(54)、小小宮娃性格殊(55)、仙韻悠揚學步虛(57)、欲趁中元寫道書(58)、誰傍宮墻偷記譜(59)、幾回宮漏出三聲(80)。
蔣之奇1句:鰲山燈火亙天明(5)。
曾布1句:共聽鳴鞘云外過(5)。
錢勰1句:沸天簫鼓奏歡聲(6)。
張舜民1句:人聽鈞樂迎三殿(6)。
吳賾(或作吳頤)3句:爭先院院制春衣(9)、大家恩賜洗兒錢(47)、準擬傳宣看洗兒(48)。
晏殊1句:披香仙殿試春衣(10)。
石延年1句:聞道拋裘喜更忙(12)。
王珪1句:夜闌猶自泛龍舟(16)。
王震1句:春風不改舊年華(19)。
李清照7句:猶將歌扇向人遮(19、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已據胡偉本詩輯入,《全宋詩》同)、水晶山枕象牙床(36,同上)、彩云易散月長虧(64,同上)、幾多深恨斷人腸(70,同上)、羅衣消盡恁時香(72,同上)、閑愁也似月明多(88,同上)、直送凄涼到畫屏(98,同上)。
張湜1句:本是沉香亭里種(21)。
張景修1句:六宮爭插鳳凰冠(21)。
曾肇1句:星連飛蓋兩宮來(22)。
宋白1句:月華池上駕龍船(23)。
趙昌言1句:上苑春深奉圣游(24)。
周莘2句:參差樓閣半天中(25)、玉笛橫吹不整冠(46)。
黃裳1句:倚欄人在水晶宮(25)。
孫僅1句:尋常詞翰亦清奇(30)。
曹組2句:房院爭燒篤耨香(38)、宮人競試落梅妝(40)。
杜子民2句:東閣官梅昨夜芳(40)、料峭輕寒尚著人(69)。
饒節1句:抹月披云自一家(43)。
韓駒1句:霜風凜凜雪漫漫(44)。
韓維1句:龍笛鳳簫歌舞遍(53)。
謝逸1句:坐對明窗一炷香(56)。
呂南公2句:又見灰飛報立春(65)、莫愁人事莫愁天(92)。
高荷1句:鑾輿咫尺無音塵(65)。
范諷1句:王瘦香銷翠黛顰(65)。
陶弼2句:幾度恩情幾度愁(66)、十年塵事到心頭(81)。
王禹偁1句:愁吟翻念柳張眉(68)。
張澮川(原題張會川)2句:病眼看花渾是夢(70)、愛絕恩移當奈何(88)。
趙令畤1句:漏轉歸來月上簾(71)。
李樸1句:春風掩淚別明光(72)。
鄭如幾1句:沉沉金鈅鎖春風(75)。
潘閬2句:往事閑思若夢中(76)、算來好事不如無(89)。
周邠1句:早為殷勤學素妝(77)。
鄭僅1句:淚濕春風眼尾長(77)。
陳克1句:御溝流水東西去(81)。
楊繪2句:天與恩憐不到頭(85)、宿粉余薰尚未忘(94)。
曾夫人(疑即魏夫人)1句:前歡如夢邈難尋(93)。
錢昭(可能是錢昭度)1句:悵望羊車幾斷魂(95)。
以上共41人78句中,僅有李清照的7句已被《全宋詩》輯出,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就宋詩而言,目前收羅最富的當然是傅璇琮主編的《全宋詩》,雖然仍有大量的疏漏。陳新等人的《全宋詩訂補》所涉范圍太小,因此宋詩輯佚仍有非常大的空間。上述78句佚句,既不見于《全宋詩》(除了李清照的7句),也不見于《全宋詩訂補》。
此外,還有所謂“古詞”3句,均無法查找原詩:卻折花枝斜插鬢(13)、薰風時送芰荷香(35)、花有重開月再圓(92)。
總計胡偉《宮詞》所有的佚句,共涉及51人、90句,分別約占詩人總數(151)和詩句總數的34%、23%,這個比例非常高。其中個別詩歌,如第6首,4句詩中竟然可以補出3句佚句!
3.胡偉《宮詞》中的佚句作者所涉及的唐代詩人,全部都見于《全唐詩》,但其所涉及的宋代詩人中,卻有個別人不見于《全宋詩》和《全宋詩訂補》。根據胡偉《宮詞》可以補輯幾位宋詩作者:
(1)胡偉本人是《全宋詩》失收的詩人,其《宮詞》百首也是《全宋詩》失收的一部宋人詩集。《全宋詩訂補》也沒有相關內容。現對其事跡略作考察。胡偉,字元邁,新安(今安徽績溪)人。王明清(1127~?)《玉照新志》卷二載:“胡偉元邁,新安人也。攜其父舜申所述《乙巳泗州錄》、《己酉避亂錄》二書相示,敘俶擾時事,今列于后……”胡偉之父胡舜申乃胡舜陟之弟。胡舜陟(1083~1143),字汝明,大觀三年(1109)進士,紹興十年(1140),至封金紫光祿大夫、明國公。十三年(1143)被秦檜派人迫害而死。胡舜申的生年可據范成大《吳郡志》卷三“開胥蛇門議”一條考出:
《開胥蛇門議》,胡舜申所作,其說甚詳,今具載之。舜申乃舜陟之弟也,通風土陰陽之術,世所傳《江西地理新法》出于舜申。紹興間自績溪徙居吳,暇日以其術行四郭而相之,以為蛇門不當塞,作《吳門忠告》一篇云云(筆者按:文長不錄)。乾道甲申冬直秘閣沈度守郡,與舜申舊同寮,知其說,心善之。眀年春,邦人以為請,度即命官吏行視其處,將以十二月乙丑啟蛇門。部置巳定,會屬邑輒呼帶郭民戸悉具畚鍤,克期赴役,號召隱然。有異意者以為擾民,度避謗乃止。淳熙乙未春,秘閣修撰韓彥古起復為守,其秋邦人申前請,彥古欣然從之,卜以九月十二日庚寅差役。八月,彥古罷。是時,舜申年八十五矣,慨然惋惜。謂天時、人事,難合如此,復為后序告來者。詞贅不錄。
既然淳熙乙未(1175)胡舜申85歲,則其生年應為哲宗元祐六年(1091),比胡舜陟小8歲。假設胡偉在其父40歲(1130)時出生,他的時代也與王明清接近。即使按照這樣的推測,王明清慶元戊午(1198)作《玉照新志》時,他也應該是將近70歲的老人了。又時人孫應時(1154~1206)《燭湖集》卷十有《跋胡元邁集句》:
胡元邁為人恂恂樸實,容貌辭氣不能動人,其胸中乃有數千卷書,溢為集句,至數百篇。雖有好事者,卒然遇之,未必不以眾人待元邁也,士之不可忽如此。雖然,集句近世斯人游戲法耳,要之可以為工,不可以為高;足以貽世,不足以名世。余聞元邁所自為詩不下古人,他所著書甚多,歸而益盡力焉,使他日與集句并行,又善矣。
袁說友(1140~1204)《東塘集》卷十九有《跋胡元邁集句詩帖》云:
和六材以為弓,繪五色以為服。組織縷結而錦繡具,長短十九而笙簧成數者,皆天下之至巧,況于稡古人之美句、聯事比律以為詩哉!若元邁者,亦甚巧且博矣夫!其詠異事、其人、異時,其出異手,而元邁方裂而取之,如即一事;混而成之,如同一時;比而聲之,如出一手,信乎其為文也!老蘇謂“繡繪錦縠,衣服之窮美者,尺寸而割之,錯而組之,以為服,則綈繒之不若”,此元邁所自疑者。仆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觀所集《暮游江村》詩,政使八君子者自為之,其自然成文恐不過是,亦何惡于割與錯哉?雖然“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此又文之出于我而不可御者,則仆猶有望于元邁云。
從孫、袁二人所作的跋看,應該均作于胡偉健在時,盡管無法確定二跋寫作的具體時間,但結合王明清的記載,他應該生活到公元1200年前后。
(2)吳賾,或作吳頤,字顯道,撫州金溪(今屬江西)人,王安石妻兄。湯江浩《北宋臨川王氏家族文學考論——以王安石為中心》上編第五章第五節《王安石詩文中所涉及其他外家人物考》中有一段相關的考證,轉錄于此:
孫覿《鴻慶居士集》(光緒乙未武進盛氏據宋版重印紅刊本)卷三四載有《宋故右承議郎墓志銘》,墓主乃吳顯道之子吳慤(字德谷)。該文先敘其先世祖考有云:“吳氏世家鄱陽,五季兵亂徙撫州之金雞(原按:雞,誤,當作溪),以儒名家,凡五世為望族。曾大父敏,故尚書都官員外郎;大父蕃,故不仕;父賾,即顯道也,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贈通直郎,元豐中從荊公于金陵,遂家焉,今又為金陵人。”
這里就把吳賾的情況說清楚了。然史料中“吳賾”又多有作“吳頤”,如宋汪應辰《文定集》卷十一有《題金溪吳頤顯道文》。二者應有一誤,概因形近而致。《全宋詩》未收其人,胡偉《宮詞》用其詩3句,均為佚句(見上文)。
(3)鄭僅(1047~1113),字彥能,彭城(今江蘇徐州)人。進士及第,仕至顯謨閣直學士、通議大夫。《宋史》有傳。《全宋詩》未收其人。胡偉《宮詞》第77首用其“淚濕春風眼尾長”一句,已見上文。
(4)曾夫人,其人無考。唐、宋二代及以前,未聞有曾氏女子長于詩者,疑即北宋后期魏夫人,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十記載《詩說雋永》云:“今代婦人能詩者,前有曾夫人魏,后有易安李……”該文即以“曾夫人魏”指魏夫人。《全宋詞》第1冊有小傳,錄其詞一卷。《全宋詩》第13冊僅收其詩一個斷句。胡偉《宮詞》第93首所用“前歡如夢邈難尋”一句,不見二書。
(5)錢昭,其人無考。唐、宋二代及以前,詩人中未聞有名“錢昭”者,筆者頗疑應為北宋初年“錢昭度”,名字脫落一字。錢昭度,字九齡,吳越忠懿王俶從弟偓之子。仕至西頭供奉官。俊敏工詩,多警句。有集十卷,蘇易簡為之序,已佚。《全宋詩》第1冊有詩人小傳,錄其詩7首并16個斷句。胡偉《宮詞》第95所用“悵望羊車幾斷魂”一句不見其中。
根據胡偉的《宮詞》,不僅可以輯出唐代佚句9句、宋代佚句78句,而且可以輯補出5位宋代詩人。該集只是宋代以來眾多集句詩集的一種,卻已經顯示出重要的輯佚價值。
注釋:陳尚君:《全唐詩續拾》,陳尚君:《全唐詩補編》,中華書局,1992,第1586頁。###(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3938頁。###(宋)范成大:《吳郡志》,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5冊,第17~18頁。###(宋)孫應時:《燭湖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6冊,第644頁。###(宋)袁說友:《東塘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4冊,第387頁。###湯江浩:《北宋臨川王氏家族文學考論——以王安石為中心》,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266~267頁。###(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第335頁。
上一篇:目錄學著作中的集句詩集
下一篇:郭豫亨《梅花字字香》的輯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