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思
陸 游
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陸游,本卷《新竹》已介紹。寧宗嘉泰三年(1203),陸游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成,升寶章閣待制,致仕。陸游以《秋思》為題的詩頗多,此詩見《劍南詩稿》卷四十七,據第六句“井梧搖落故園秋”可知,當為陸游致仕后在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所作。
首聯以沙鷗自比,表明自己不受利欲驅使。起句寫利欲驅使人們像萬頭火牛一樣朝前狂奔。戰國時,齊將田單集中了千余頭牛,在牛角上綁上刀,在牛尾上系上浸了油的蘆葦,然后點火燒蘆葦,驅牛入燕營,齊兵隨之,大獲全勝。次句寫自己像一只浪跡江湖的沙鷗。作者通過對比,表明自己遠離利欲,因而顯得自由自在。
頷聯承上寫自己的清閑。三句寫只有在清閑的時候才能充分體會到無事可做、度日如年的滋味。四句寫事大如天,而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只好一醉了之。顯然,詩人對于自己脫離政治,無所事事,難以發揮自己的作用并不滿意。
頸聯轉入寫景。五句寫在深巷中,在月光下,不斷傳出單調的搗衣聲。六句見到井邊飄落的梧桐葉,作者也充分體會到家鄉已進入了深秋季節。從中不難看出作者所見到的是一派蕭瑟的景象,他所表達的是滿懷寂寞的情感。
尾聯抒情。七句寫自己欲登高望遠,但是已經失去了這樣的平臺。末句采用設問的方法,表示自己很希望能登上三國時魏人陳登家的百尺高樓,一展自己的懷抱。據《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記載:陳登,字元龍,曾任廣陵太守,許汜拜訪他,他讓許汜睡下面的小床,而自己卻睡上面的大床。許汜在劉備面前對陳登頗有貶詞,劉備說:“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王失所,望君憂國憂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耶?”
錢鍾書在《宋詩選注》關于陸游的作者介紹中指出:“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那么這首詩是否是個例外呢?當然不是。如詩的第一句,明確表示了對置國家與民族利益于不顧,為了一己私利而爭先恐后的人的鄙視,而在最后一句又以陳登自況,希望與陳登、劉備等在百尺樓上共商國家大事。詩中的寫景、抒情與議論無不表達了詩人英雄失路、報國無門的苦悶與悲傷。
上一篇:釋惠洪《秋千》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耿瑋《秋日》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