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作者簡介】
常建(708~765年),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大歷中,曾任盱眙尉。
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于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其實他對現實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責,這在占相當比重的邊塞詩中尤為明顯。有《常建集》。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選語精妙,境界超遠。
【注釋】
(1)破山寺:即興福寺,今江蘇省常熟市北。
(2)萬籟:一切聲響。
(3)磬:和尚念經時敲的一種樂器。
【詩詞譯文】
清晨我信步來到破山寺,朝陽映照著高高的樹林。曲折山道通向幽靜處所,禪房深藏之處花卉繽紛。山光秀麗怡悅群鳥性情,碧潭映影凈化人的心靈。自然界的聲音全然消失,只聽到院里的鐘磬聲音……
上一篇:千家詩《靜夜思》譯文與注釋
下一篇:千家詩《題袁氏別業》譯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