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恩(秦樓不見吹簫女)
【原文】
秦樓不見吹簫女[1],空余上苑[2]風光。粉英含蕊自低昂[3]。東風惱我,才發(fā)一衿香[4]。瓊窗[5]夢笛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題解】
這首詞寫李后主對已經(jīng)逝世的大周后的懷戀之情。據(jù)記載,李煜18歲便迎娶了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娥皇,即位后立為昭惠皇后。昭惠后溫婉賢淑,擅歌舞又通書史,兩人的關(guān)系一直很好?;楹笫暾鸦莺笕静∪ナ?,李煜十分悲痛。他在《挽辭》中寫道:“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沈沈無問處,千載謝東風。”在《感懷》詩中寫道:“又見桐花發(fā)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倍际菍懸姶夯ǘ既?,見春景而悲傷,去年春色依然來,賞花叢中少一人,與這首詞中“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碧闌干外映垂楊”的情景是相同的。
【注釋】
[1]“秦樓”句:《列仙傳》有蕭史、弄玉故事。蕭史善吹簫,能作鸞鳳之音。秦穆公之女弄玉也好吹簫,穆公遂將其嫁與蕭史,并筑鳳臺以居之。數(shù)年后,弄玉乘鳳,蕭史駕龍仙去。這句即用其事,喻指昭惠后的亡逝。秦樓:即秦穆公所筑鳳臺。這里借指南唐宮苑。吹簫女:即弄玉。這里借指昭惠后。
[2]上苑: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3]粉英含蕊:紅花含蕊乍放。低昂:高高矮矮。
[4]才發(fā)一衿(jīn)香:指花兒初放,才發(fā)出襲人衣襟的一陣芳香便敗了。衿,同“襟”。
[5]瓊窗:指精致華美的窗子。瓊,美玉,這里指精美。
【譯文】
秦樓上已經(jīng)不見了吹簫的仙女,只留下空蕩蕩的上苑的風光。東風隨意吹拂,粉英金蕊的花兒隨風綻放,無人欣賞,才發(fā)出一陣襲人衣襟的芳香便敗落了。瓊窗錦戶中,遙想當年兩人相處的情景多么美好,而現(xiàn)如今伊人不在,遺恨無窮。碧欄干外垂楊映,暫時相見如在夢中,懶得思量。
【賞析】
這首詞是李后主為悼念昭惠后而作,開篇“秦樓”句便見題旨。詞人把昭惠后比作乘鳳仙去的弄玉,人去樓空,上苑風光再美,伊人不在,也無心欣賞?!安灰姟焙汀翱沼唷?,語境凄婉?!胺塾ⅰ币痪洌铣小帮L光”寫來,紅花初放,高高矮矮,自然是目之所見。但傷心人別有心思,故有“東風”兩句。在他看來,東風莫不是惱我,讓花兒發(fā)散發(fā)出一陣短暫的花香,便自衰敗了?這初放的花兒,也象征著昭惠后年輕的生命。
下片換了場景,而對大周后的思念之情更深。倚窗成夢,醒來時已是殘日在窗。“當年”句,乃夢后所思?!氨剃@干”忽又一轉(zhuǎn),寫瞥見欄桿外日映垂楊,勾起當年諸多往事。結(jié)尾句“暫時相見”,又憶夢中,“懶思量”,是反說,正見無時不思量。
上一篇:李煜《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長相思(一重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