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李益(約748~829),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人。大歷四年(769)中進士第,初授華州鄭縣尉,又任華州主簿,轉侍御史。后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趙。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十六年南游揚州等地。憲宗朝入為都官郎中,歷秘書少監、集賢學士、散騎常侍、太子賓客等。文宗大和初,以禮部尚書致仕。他的詩名很早就傳揚開來,尤以邊塞詩流傳最廣,其中以七絕冠絕當世,幾可與盛唐王昌齡媲美。
【原文】
江南曲 ①
嫁得瞿塘 ② 賈 ③ ,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注釋】
①江南曲:樂府民歌舊題。
②瞿塘:指瞿塘峽,長江三峽的第一峽。
③賈(gǔ):商人。
【譯文】
嫁給一個瞿塘的商人,天天耽誤約定的歸期。早知潮水漲落有信用,不如嫁給一個弄潮兒。
【鑒賞】
這是詩人模仿民歌寫出的閨怨詩。全詩從女主人公的角度出發,通過內心獨白的方式,表現了商婦獨守空閨的凄苦生活和盼夫早歸的急迫心情。
首句如敘述般平白,寫出商婦的怨情,在平實質樸的語言中透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使人清晰地了解婦人的處境。“誤”字表明了等待的辛酸和對于無期等待的厭倦和氣憤。
后兩句天真癡情,以一種難以意料的方式表達了商婦的怨情。外出的丈夫言而無信,總是不能在約定的時候回來,讓盼望一次次落空。與其如此,不如當時嫁給守信的弄潮之人,起碼知道什么時候能夠見到他。這兩句雖似輕薄,實則是無奈中的氣話,更生動地體現了望夫歸來的急切。
全詩語言淺近質樸,平白如話,感情真摯,表達情感的方式別出心裁,有著濃郁的民歌韻味。
上一篇:李益《江南曲》賞析
下一篇:李益《夜上受降城》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