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悲白頭翁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
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1] ,更聞桑田變成海 [2] 。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3] 。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4] 。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 [5] ,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注釋】
[1]松柏摧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2]桑田變成海:典出《神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3]這兩句是說,白頭翁年輕時曾和公子王孫在樹下花前共賞清歌妙舞。[4]這兩句是說白頭翁昔年曾出入權勢之家,過豪華的生活。光祿:光祿勛。此處指東漢馬援之子馬防的典故。《后漢書·馬援傳》載:馬防在漢章帝時拜光祿勛,生活十分奢侈。文錦繡:指以錦繡裝飾池臺中物。將軍:指東漢貴戚大將軍梁冀。曾大興土木,建造府宅。[5]宛轉蛾眉:這里指女子的青春年華。
【賞析】
詩歌的大意是說,洛陽城東開滿了桃花與李花,飛來飛去,不知道都落在了誰家。洛陽的女子感慨落花,常常嘆息猶如人生的綻放與凋落。今年落花,明年發新枝、開新芽,不知道還有誰能在。滄海桑田,大自然鬼斧神工還有什么不能改變嗎?古人已經不會再經過洛陽城東了,而今天的人卻依然對著風中落花感慨。年年月月,花都是一樣地開落;可是,月月年年,賞花的人卻已然不同。詩的后半段寫到白頭老翁,說這老翁也曾經是紅顏美少年,可惜一朝生病無人過問。言外之意,這紅顏少女也終有兩鬢風霜的一天,韶光易逝,不過都是短促之間。詩歌的后半部分是感懷古人,多少風光顯赫的貴胄,輕歌曼妙的麗人,最后也都只落得個須臾鶴發亂如絲。
詩歌末尾四句最是悲情,真正應了詩題所謂的“白頭吟”。
此詩又名《代白頭吟》,是一首擬古樂府。《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曲舊題,古辭寫的是女子毅然與負心男子決裂。詩人在這里則從少女寫到老翁,詠嘆人生的富貴無常、韶華易逝。抒情宛轉,語詞優美和諧,在初唐長詩中極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歷來被作為佳句竟相傳誦。
這首詩很難說到底是悲傷還是快樂,又或兼而有之,總歸是寫出了自然的恒常與人生的無常。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不管你怎樣看待人生,珍惜或者浪費,她都如滔滔江水般一去不復返。所以,中國有句俗話,“年輕別笑白頭翁,花開花落幾日紅”。沒有誰能夠永遠朱顏皓齒,“人生韶華短”,早一步或者晚一步而已,每個人都要步入白發蒼蒼的行列。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