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致酒行》
零落棲遲一杯酒①,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②。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③。
我有迷魂招不得④,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⑤。
注釋
①棲遲:困頓,落拓。
②“主父”二句:主父偃,西漢人。《漢書·主父偃傳》載:主父偃是齊國臨淄人,在齊地為諸儒生排擠,家貧,借貸無所得。漫游燕、趙等地,無人賞識,困頓愈甚。再西入關,見大將軍衛青,得衛青賞識,多次向皇帝推薦,不被所用,在長安也為人所厭。后富貴,曾為齊相。
③“吾聞”四句:馬周,字賓王,初唐時人。早年西游長安,宿于新豐客舍,為主人所輕視。后以代中郎將常何上疏,而得唐太宗賞識。官至中書令。
④“我有迷魂”句:反用楚辭《招魂》意。或以為,《招魂》乃屈原自造其魂魄。
⑤幽寒:貧寒。嗚呃:悲嘆之聲。
賞析
李賀出身于沒落的王室貴族,家境早已敗落,只能通過科舉考試謀求出路、實現政治理想,偏偏因為李賀的父親名“晉肅”,與“進士”的“進”同音,必須避諱,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李賀于是終身抑郁不得志,27歲就死了。他常常只能在詩歌中抒寫理想抱負不能實現的苦悶,例如《雁門太守行》是寫“提攜玉龍為君死”的報國壯志,這首《致酒行》則寫實現理想的強烈渴盼。
“致酒行”即勸酒致詞之歌。詩分三層,每層四句。從開篇到“家人折斷門前柳”四句一韻,為第一層,寫勸酒場面。先總說一句,“零落棲遲”(困頓失意)與“一杯酒”連綴,表示以酒解愁之意。不從主人祝酒寫起,而從客方(即詩人自己)對酒興懷落筆,突出了詩人悲苦憤激的情懷。接著,詩歌從“一杯酒”而轉入主人持酒相勸的場面。他首先祝客人身體健康,緊接著似乎應繼續寫主人的致詞了。但詩筆就此帶住,以下兩句作穿插,再一次寫“零落棲遲”之意。“主父西游困不歸”,是說漢武帝時主父偃的故事。主父偃西行入關,郁郁不得志,資用匱乏,屢遭白眼(見《漢書·主父偃傳》)。作者以之自比,“困不歸”中寓無限辛酸之情。古人多因柳樹而念別。“家人折斷門前柳”,通過家人的望眼欲穿,寫出自己的久羈異鄉之苦。接下來再繼續寫主人致詞。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到“直犯龍顏請恩澤”是第二層,為主人致酒之詞。“吾聞”二字領起,是對話的標志;同時通過換韻,與上段劃分開來。這幾句主人的開導寫得很有意味,他抓住上進心切的少年心理,甚至似乎看穿詩人引古自傷的心事,有針對性地講了另一位古人一度受厄但終于否極泰來的奇遇:唐初名臣馬周,年輕時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長安途中投宿新豐,客店主人待他比商販還不如。其處境狼狽豈不比主父偃更甚?為了強調這一點,詩中用了“天荒地老無人識”的新奇夸張之語。馬周一度困厄如此,以后卻時來運轉,因替中郎將常何代筆寫條陳,太宗大悅,予以破格提拔。“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即言其事。主人的話到此為止,只稱引古事,不加任何發揮。但這番語言很富于啟發性。
“我有迷魂招不得”至篇終為第三層,直抒胸臆作結。主人的開導使“我”茅塞頓開。作者運用象征手法,以“雄雞一聲天下白”寫主人的開導生出奇效,使自己心胸豁然開朗。它激起了詩人的豪情,于是末二句寫道:“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少年正該壯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聲嘆氣,那是誰也不會來憐惜你的。末二句音情激越,頗具興發感動的力量,使全詩具有積極的思想色彩。
這首詩寫作者困居異鄉的感受,與作者一貫幽咽哀憤的情調不同,這首詩聲情高亢,節奏明快,與盛唐風調一脈相承。詩以抒情為主,卻運用主客對白的方式,不作平直敘寫。富于情節性,饒有興味。另外,詩在鑄詞造句、辟境創調上往往避熟就生,如 “零落棲遲”、 “天荒地老”、 “幽寒坐嗚呃”,尤其是 “雄雞一聲天下白” 的句子,語新境奇,很好地烘托出作者渴望實現政治理想、有不平而不消沉的主體形象。
上一篇:解讀李賀《雁門太守行》寫作背景、主旨大意、古詩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李賀《李憑箜篌引》全詩原文賞析,表達思想情感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