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江南春絕句》原文|注釋|賞析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①。
南朝四百八十寺②,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
①山郭:依山的城郭。
②“南朝”句:南朝統治者多好佛,大興佛寺。《南史·郭祖深傳》載:“都下佛寺,五百余所。……所在郡縣,不可勝言。”
賞析
楊慎《升庵詩話》認為“千里”應作“十里”,并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反駁說:“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名曰‘江南春’,詩家善立題也。”何文煥從“立題”這一點來反駁楊慎,很有道理。且正所謂“詩家馳騁詩思,精騖八級”、“詩有別材,非關理也”,所以“黃沙遠上白云間”不如“黃河遠上白云間”,所以我們不必計較“夜半鐘聲到客船”是不是真的半夜敲鐘,所以我們才會為李白“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那樣的句子所陶醉———誰又能真的看到萬里黃云、能同時看到長江的九條支流呢?相比符合常情常理,詩歌更重要的是想象豐沛、詩意充盈。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花紅草綠、鶯啼婉轉,一派春光明麗的景象。依山傍水的村莊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使明朗的春色中因為有人的活動而顯得生趣盎然。這兩句意象比較密集,但不是像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那樣給人急促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而是以明亮的顏色、歡快的聲響寫出江南春天清新明媚而又詳和寧靜的感覺。后兩句意象就很疏朗,只寫了煙雨之中的寺廟樓閣。“多少”兩個字,到底體現著作者什么樣的感慨呢?可做兩種理解:一種是體現杜牧的理性批判精神。杜牧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有著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所以常常反思歷史、關注現實。宋代就有人指出,四百八十寺是概指寺廟之多,杜牧這么寫是在諷刺南朝統治者佞佛而貽害國家。這樣的理解也未嘗不可,雖然它使前面兩句所寫的明媚春光帶上了一點沉重的色彩,但并沒有造成整體氛圍的割裂感,仍然體現著江南春天清新迷人的感覺。
另一種理解是從更純粹的詩的氛圍來解讀。認為它并不是體現杜牧的理性批判,而是因為前兩句是眼前景、當時景,又是平面橫鋪式的,在時間、空間上只具有橫斷面,澄澈透明卻顯得單薄。而后兩句把人的眼光由南朝所建的寺廟引向歷史深處,由時代滄桑之感開掘了詩的縱向深度,這樣就使詩歌無論在表現內容還是蘊藏的情感上都達到了立體化的效果。所謂“詩無達詁”,多樣化的理解和闡釋正體現著這首看似簡單的絕句為什么有涵詠不盡的意味。
上一篇: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牧《山行》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