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深學,有所淺學
人生在世,我們都想要干出一番事業,想要得到更多更好的物質生活,想要追求更深更遠的人生價值……那么,我們應該要怎么做?我們能夠做成事業的資本是什么?
其實,資本就是我們自己。無論我們之前是什么樣的狀態,處于什么樣的生活之中,只要從現在開始,下定決心,力爭上游。用學習和努力取代浪費個人的時間,最終,我們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習是能夠讓我們的人生獲益最大的投資,這一點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我認為,人類從來都不是生而知之,生而能之,而是學而知之,學而能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質,即便是在相同的環境里面,面對不一樣的個人特質,通過自身的學習,也多半會形成不同的理論體系。而這,正是學習附加我們個人多樣性而形成的別具一格的魅力。
在這世上,沒有哪一個人的才能不是靠學習造就的。人生之中,我們偶然獲得的機會有可能會在頃刻之間失去,費盡千辛萬苦擁有的財富也有可能會在一夜之間縮水,唯一能夠永恒擁有并不斷增值的就是我們自身的才能。而才能從哪里來?諸葛亮在《誡子書》里面給出了答案:非才無以為貴,非學無以廣才。
才能的獲得說來容易,想要失去卻更加的容易。面對因為時代快速發展而造成的才能恐慌,我們應該怎么辦?其實,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習。但是,在今天這種知識爆炸、知識共享、即時通訊、即時查詢的時代中,學習也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方式。在以前的知識壟斷時代,人們有可能會為了一本書而爭得頭破血流。而在如今的知識共享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夠獲得人類所有知識、智慧和成果的途徑與方式。就好比,假如有人問你:“你知道最近抖音上大火的‘安排’是什么意思嗎?”如果你回答不上來,并不代表你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你完全可以對他說:“給我一點時間,我過一會兒告訴你。”而在這一會當中,你有很多種途徑可以查詢到你想要的答案。
這是時代帶來的學習的便利,卻也是時代帶給我們的更大的壓力。面對時代的迅速發展與更新,只有每天學習,將學習作為一種終身事業,時刻保持,才有可能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學習的方式與方法有很多種,面對新的時代與新的形勢,我們也應該轉變自己的思想,用新的學習方法應對急速變化的時代。那么,在新的時代下,我們應該要怎樣學習呢?“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對次要的東西舍不得、丟不掉、放不開,在人生主要的方面就難有收獲。尼采說:“并不是所有的知識對我來說都是有用的,對于有的知識,我永遠都不想知道。”智慧其實也給我們的認知劃清了做人的界限,并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適用于我們每一個人。就正如韓寒曾經說過的:“聽過很多的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而過不好的原因,正在于這些道理未必適用于我們每一個人。“有所不知,才能夠有所知;有所不學,才能夠有所學。”而我們的人生,不光是要有所學,有所不學,還要有所深學,有所淺學。
人生在世,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聽到很多人講各自認同的道理。這些道理里面,包含了個人的人生感悟與道理總結,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卻也有我們應該遠離的。而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在學習之前,我們更應該學會辨別,學會挑選。我們既要學會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天賦擅長去進行挑選,更要根據我們人生的志向去進行取舍。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這就決定了我們各自不同的個人特質和人生志向,也讓我們形成了不同的人生需求。因而,我們不能盲目地將自己的時間用于學習看到的一切,而應該有所取舍,有所甄別,將有限的時間投入于更加貼合我們人生走向的學習中。
保持終身學習,讓學習成為自我的一個習慣是我們所提倡的。但我們并不推崇盲目的、廣撒網式的學習。世界上的奧秘是無限的,就算窮極我們的一生,或許也無法將這世間所有的奧秘都探究清楚。與其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學習每樣事物的皮毛上,不如將有限的時間投入進一個或兩個的優勢點上。相較于什么事情都是略知一二,我們更加希望你能夠在某一項特定的事物中有所精通。
上一篇: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下一篇:欲望是魔鬼,別讓他控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