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時何境,保持靈魂的高貴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美,長相出眾是一種美,盛開的鮮花是一種美,怡人的風景是一種美,而哲人說,最美不過靈魂的高貴。任何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境,如果都能初心不改,無論外在世界怎么動搖,他的心不被動搖,那他就是美麗的使者,這樣的人才是鮮活有趣的。
那么,怎樣的靈魂才是高貴的靈魂呢?所謂高貴的靈魂,就是擁有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無邪、進取、寬容、博愛之心,體現在愛情、事業、生活等方面,提醒人們去感恩,去看清人生與自身。
的確,我們的心態總是不斷地接受著來自物質的考驗,很多時候,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可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靈已經被那些虛幻的美好理想束縛了。生活遠沒有理想那么簡單,理想的存在固然可佳,可我們更要做的是如何讓理想接受現實的催化。就像一件被打造的利器,不經過熟火的炙烤、重錘的鍛造怎么能固握在戰士的手中?清空你的心靈,再行注滿,你就會接受失敗的饋贈,成功的賞賜。
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可能你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解決,那么你不妨拋棄那些搖擺不定的想法,問問自己的心,這才能保證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曾經,在哈佛大學發生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1986年對于哈佛大學所有的師生來說是個特別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正是哈佛大學建校350周年,里根總統被邀發表演說。但讓哈佛的教授和校長們感到詫異的是,里根總統居然提出了一個要求,他希望自己能成為哈佛大學的榮譽教授。很明顯,一向以學術水平為基準來聘用人才的哈佛大學拒絕了里根的要求。當然,里根并沒有來參加校慶。
試想,如果換作某些大學,總統提出擔當名譽教授的要求,有幾家能夠堅持聘任教授的原則而拒絕呢?在政治化、商業化的熏染下,許多大學開始向行政機構蛻變,學術自由、崇尚真理的大學傳統正在經受挑戰。哈佛人死守自身的原則,才更顯其偉大。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上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贊賞。但晏殊并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后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獎。晏殊當官后,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里閉門讀書。后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贊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游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獎的。”皇帝又稱贊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晏殊為人誠實,表里如一,不弄虛作假,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擁有純真高貴的靈魂的人,他們的人生是有趣的,是真實的,而不是隨波逐流、死板的。因此,生活中的人們都要從心出發,堅守本心。
那么,我們該如何堅守高貴的靈魂呢?
1.要樹立正確的做人做事原則。
在社會生活中,不管干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原則。這是責任心的表現。這里的原則既包括辦事的方法,也包括為人、處事的立場、主見。這就要求我們不僅不能一味地遷就、順從別人,還要監督他人不做違背原則和紀律的事。
2.以身作則,讓他人覺得你是個有原則的人。
生活中,我們對那些做事原則性強、說一不二的人總是充滿敬畏之心,他們說的話似乎分量更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自己都不做遵紀守規,又怎能要求別人呢?
3.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
做個有趣的人,不循規蹈矩,并不是說就放任自己的行為,我們必須要守紀、守信、守法,文明禮貌,正直不阿,堅守原則。
4.堅守本心,隨性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找不到自我,盲從他人,而一個靈魂有趣的人,他的思想是獨立的、自由的,他們追隨自己的內心,隨性生活,這樣的靈魂也是最美的。這樣的人更容易成為受人歡迎的人。
上一篇:擺脫焦慮的束縛,自由喘息
下一篇:無論如何,別在成功道路上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