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真實的《少年維特的煩惱》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這是一本對歌德本人所生活的時代的生活本質最真實的反映,同時還體現了狂熱突進的時代精神的書,是德國絕大多數進步青年的心戀體現。
維特出生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多才多藝,能詩善畫,熱愛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與愁苦,他告別了家人與好友,來到了一個風景宜人的偏僻的山村。
這位靠父親遺產過著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對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純樸的鄉村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山村的一切都如天堂一樣的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靄、村童幼女……這些使他感到就好像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的煩惱。
沒過多久,在一次舞會上,維特認識了一位當地法官的女兒綠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與綠蒂一起跳舞,他感到世界仿佛只有他們兩個。雖然綠蒂早已訂婚,但是她對維特十分傾心。
舞會結束之后,他們激動地站在窗口,綠蒂含著淚水望著維特,維特更是陷入了感情的漩渦之中,他熱淚縱橫,不能自已地吻著她的手。
從此以后,盡管日頭升起又落下,維特卻再也分不清白天與黑夜。在他的心中就只有綠蒂。綠蒂的未婚夫阿爾伯回來了。他很愛綠蒂,對維特也非常好,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綠蒂。
那綠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飄浮的白云再也不能使維特平靜了,他常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夢到綠蒂就坐在自己身邊;早上,醒來之后,床上卻只有他一個人,他只有嘆息命運的不濟。
最后,在朋友的勸說之下,他下決心離開心愛的綠蒂,離開那曾經給他帶來歡樂與幸福的小山村。
維特回到了城市,在公使館當了一個辦事員。他盡可能使自己適應這份工作,然而官僚習氣十足的上司對他的工作吹毛求疵,處處與他為難。他的同事們也戒備提防,唯恐別人超過自己,這一切都使他產生了許多苦惱。
正當他深感百無聊賴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位令人尊敬的伯爵。伯爵謙遜老實,博學多才,對維特也很友善和信任,這給維特帶來一絲安慰。
一天,伯爵請他到家中吃飯。不料飯后來了一群貴族,他們用帶著高傲鄙視的神情看著維特,連和他認識的人也不敢和他說話了。
這時,連伯爵也前來催他趕快離開這里。不管維特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聽到諷刺的話語。這一切再也無法讓維特繼續忍受下去了,他一氣之下辭去了公職。
他應一位侯爵將軍的邀請,去了他的山莊。期間他曾想從軍,但在侯爵的勸告之下,他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兒始終感到不自在。
他一直懷念著綠蒂,在心的牽引下,他又回到了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雖然依舊,但人事卻已全非。心愛的綠蒂早已成了阿伯爾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們一個個慘遭不幸。
他去拜訪曾為他們作過畫的兩個孩子,但孩子的母親告訴他,她的小兒子已經死了;他去拜訪向他講述過內心秘密的農夫,恰好在路上遇見他,農夫說他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膽地向女主人表示了愛情,她的弟弟害怕他搶走了姐姐的財產而解雇了他。
維特不下千百次地想擁抱綠蒂,哪怕把她壓在心上一次,內心的空隙也就填滿了,可是見到她卻不敢伸手。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花草都枯萎了,天地之間一片荒涼的景象。他看到了一個因愛戀綠蒂而丟了工作并最終發了瘋的青年。
后來這個青年殺死了一個農夫,維特很同情他,想要挽救他的生命于是竭盡全力為他辯護,結果遭到法官的反對,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深感到自己窮途末路,痛苦煩惱到了極點,任憑感情驅使著自己向可悲的結局一步步走去。
圣誕節的前一天,他又來到心上人綠蒂的身邊,作最后的訣別。此時,即將熄滅的愛情之火瞬間又放射出光芒,他為綠蒂朗誦奧西恩的悲歌,同時緊緊擁抱她。
兩天后,他留下了令人不忍卒讀的遺書,午夜時分,他一邊默念著“綠蒂!綠蒂!別了啊,別了!”一邊拿起她丈夫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煩惱。
上一篇:反映中日友好的《空海的風采》
下一篇:在生命中沉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