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一個廢物
一位孩子在知乎上提問:“我從來沒有感受過愛,總是被父母惡言諷刺,總是被他們廢物、廢物地稱呼,感覺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我該怎么辦?”
“你就是一個廢物!”可能許多父母都這樣諷刺過孩子,或許大人只是隨口一說,或者是開玩笑,不過這在孩子看來,這就是諷刺和挖苦。有些父母性格比較急躁,往往看到孩子沒有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就開始說“你怎么這樣蠢”“你怎么這樣沒出息”之類的語言,父母或許是因為恨鐵不成鋼,或者無心嘮叨,不過這對孩子來說卻是異常的刺耳。
嘲笑諷刺本身就是刺傷他人自尊心的利劍,即便成年人聽了也難以接受,更別說一個天真的孩子了。孩子自尊心更脆弱,也更容易受傷,如果父母以成年人的視角看待孩子的幼稚,哪怕是開個玩笑“你唱歌真的很難聽”,孩子聽了也會當真,很難過,更別說要以嘲笑諷刺的聲音去打擊他。諷刺的語言摧毀了孩子的自信,重創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時間長了,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差,最終形成懦弱、膽怯的性格。
小俊覺得自己是一個笨小孩,因為爸爸也是這樣認為的。
小俊上小學,有時會一個人想著考試就害怕起來,但是他確實已經盡力,每天認真聽課,也很少出去玩,節假日除了參加學校的補習班之外,就在家里看書寫作業。不過小俊的努力從來沒有獲得爸爸的贊賞,反之,他從爸爸那所聽到的常常是不滿的訓斥:“你怎么這樣沒出息”“你怎么一點兒沒遺傳到我的聰明才智呢,我以前讀書都沒你這樣差”“我對你真的徹底失望了”。
有一次,小俊語文考試成績下來了,當他把成績單拿給爸爸簽字時,爸爸指著出錯的地方,說:“你看你又犯傻了吧,不仔細讀題,你這豬腦袋啊!”小俊聽了非常沮喪,一連好幾天都不想和爸爸說話。盡管小俊體育成績比較好,不過爸爸卻說:“你要是語文、數學成績優秀就好了,可惜是體育,這簡直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小俊聽了十分傷心。
父母那些諷刺挖苦的話,對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將是伴隨一生的陰影。而且,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產生負面的自我暗示:反正我沒出息,就是什么也做不好,那我何必要好好做呢,不如破罐子破摔。其實,孩子由于經驗不足做錯事是很正常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勵孩子做得更好。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否定性的評價比肯定性的評價留給孩子的印象更深。因為否定性評價常常發生于沮喪或急切的情況下,有很強勁的沖擊力,所以孩子記得更深刻。通常情況下,孩子的個性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尊心還沒有強到可以不在乎別人的評價,父母的諷刺往往會產生重要影響,在孩子潛意識留下很深的惡劣影響。各種嘲笑諷刺會在孩子內心深處扎根,這樣的次數越來越多,這些否定性評價就會漸漸成為孩子自我評價的標準,使自己真的成為被父母所說的那種孩子。
有時候父母無心的嘲笑,就好似無心的催眠,這樣的催眠每天都在發生,且深入孩子的無意識層面,孩子的人格會按照父母所說的那樣發展,于是孩子性格中的軟弱、自卑、膽怯會伴隨而來,甚至一生無法擺脫。
還有的父母對孩子太挑剔,總是對孩子處處不滿,稍有不慎就嘮叨不停,根本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優點。這樣導致他們在訓斥孩子時有較強的侮辱性,大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也導致親子關系變得冷漠、互相仇視。
小貼士
1.尊重孩子的一切
即便是成人也不喜歡別人強迫自己,更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自由。那么,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孩子學什么專業、想考什么學校,都應該是孩子自己的選擇,父母只能引導,不能強迫,更不能一廂情愿地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壓力。
2.珍惜孩子的愛
愛是孩子向父母表達的一種情感,父母要十分珍惜,并及時給予回應:“寶貝,我也愛你。”或者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感動。別總是冷漠地對待孩子,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自動疏遠父母。
3.寬容孩子的失敗
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一些,不過要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情況。父母太高的期望值,孩子是不容易達到的,這樣父母會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對孩子口出嘲笑之語。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即便孩子考得不好,也不要訓斥孩子,而要傾聽孩子的訴說,與孩子一起總結反思,找出失敗的原因,以便于下次更好地進步。
4.每天表揚孩子一次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可以發現孩子身上的十個優點,那你就是優秀的父母;如果你可以發現孩子身上有五個優點,那你就是合格的父母;如果你在孩子身上連一個優點都發現不了,那你就應該下崗了。每天在孩子身上發現一個優點,然后表揚他,這樣會讓孩子快速建立自信。
5.訓斥孩子之前先冷靜
父母訓斥孩子時說出一些侮辱性的話語,通常也是一時沖動,之后經常會覺得后悔。那么性格沖動的父母不妨給自己立一個規定,情緒激動要訓斥孩子時不妨冷靜一下,理智面對事情,避免因說出傷害孩子的話而后悔不已。
6.多建議,少嘲諷
如果是孩子不小心犯下的錯誤,父母需要多建議,少嘲諷,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告訴孩子下次需要多加注意,讓孩子找到錯誤的原因。父母應該記住,給孩子建議并且引導他們找出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進而贏得進步。
上一篇:你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尊嚴
下一篇:你是否善于運用自己的軀體語言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