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自然獲得真心
有一些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似乎都能得道多助,如魚得水。也許我們會驚嘆,他們的好人緣來自哪里?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總是那么貼心、總能替他人著想,也就總能打動他人的心。的確,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注意是人的一種正常需要。人都有情感,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們若能對他人主動付出真心,多為他人著想,何愁沒有好人緣呢?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你種下善因,獲得的必然是善果,也就是說,善解人意的人們,如果你常常為他人著想,那么,在某個關鍵時刻,他人就會很自然地為你著想。然而,當自私占據內心的時候,種下的便是惡果。
陳婷婷是一家大公司的小主管,負責采購一些日常用品。有一次,公司采購部的車出了問題,而恰巧總經理的專用車停在附近,出于方便,司機劉師傅準備載她一程,就這樣,她第一次坐劉師傅開的轎車。當時正值上下班高峰,路上交通擁擠,而陳婷婷還趕時間,劉師傅也著急得不得了。這時,陳婷婷開口安慰劉師傅道:“劉師傅,這么多年,你每天都在這樣的交通狀況下負責經理的出行,真是很辛苦啊!”想不到這句關心之語,使劉師傅非常高興。因為他做這份工作已經十年了,十年來,連經理都沒跟他說過一句:“辛苦了。”劉師傅感動得不得了。后來,劉師傅在私下里經常主動幫陳婷婷的忙,在陳婷婷榮升為采購部經理一職時,他還時常夸獎陳婷婷體恤下屬、慧眼識英才等。
案例中的陳婷婷,之所以會與劉師傅結下良好的關系,就在于一句簡單的關心:“辛苦了。”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工作忙碌著、辛苦著,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肯定和關心,如果有人能對我們說出“辛苦了”三個字,我們一般都會心生感激。
反過來,如果我們主動關心朋友,那么,對方心中也會產生一種溫暖、安全的感覺,就會充滿自信和快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當對方感受到了你的關心之后,必當從內心感激你,進而愿意關心你,這樣,彼此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友好的關系。
然而,在我們周圍卻總有這樣一些人,當他們看到別人落難或者需要關懷時,不僅不給予勸慰,反而加以奚落甚至落井下石。很明顯,這樣做,只會讓他人遠離你。
很久以前,有一個貧苦的年輕人叫邁克,即使很窮困,但他還是很愛面子,為的是不讓自己的尊嚴受損。
冬日的一天,邁克應邀到一女性朋友家去做客,因為買不起厚實的棉服,他只好穿著單衣出門了,但愛面子的他怕被朋友取笑,居然攜帶了一把扇子,然后跟朋友說:“我這人就怕熱,即使冬日也喜歡取涼。”
吃過飯后,這位女性朋友看出了邁克的小心思,便想到了一個整治邁克的辦法。于是,她就極力邀請邁克住一晚再走,邁克只好答應她。但誰知道,這位女性朋友居然以邁克怕熱為由,把涼席鋪在花園的涼亭里,邁克不便拒絕,只好應承下來。冬日的夜晚,寒氣逼人,邁克被凍得抖若篩糠,只得披了薄被不斷走動以御寒,不料失腳跌進了池中。
邁克凍得臉色發紫,還一直打哆嗦。而朋友看到后,還假裝問:“你是覺得這不夠涼快吧?沒有錢買棉衣沒關系,干嗎死撐著呢?”邁克并不作聲,暗暗對女性朋友的這種過分行為咬牙切齒,后來,他再也沒和這個女性朋友交往,令這個女性朋友沒有預料到的是,邁克后來發達了,他們仍舊形同陌路。
為他人留面子實質上就是為他人著想的一種體現。與人交往,在任何時候都要給別人保留臉面。不要讓任何人感到難堪,不要貶低別人,不要夸大別人的錯誤,這是增進感情的最好方法。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的一點是,人們都會為自己考慮,都有自私的一面,但對于那些明顯自私勢利的小人,人們都是拒絕與其交往的,誰愿意在自己身邊放一顆定時炸彈呢?也沒有誰愿意被小人暗算。如果我們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那么,就會有所回報,這也是培養友誼的基礎。
從前,在一座深山內,有一個小山村,村里的每一個人都起早貪黑地種植稻谷,但不知為何,每年的收成卻很低,根本不能解決溫飽問題。
后來,有一個農民走出了大山,去尋找優質稻種,終于,他發現了高產量的稻種。果然,第一年試種,收成很好。村民們看到他成功了,便想從他那里換一些稻種。可這個農民卻想,如果大家的稻谷產量都提高了,不就影響自己發財了嗎?于是,他拒絕了鄉親們的請求。
第二年,他還是用原先的種子播種,并且,他更加勤奮地耕種,誰知道,產量卻很差。后來,他才明白,在稻谷授粉時,風將鄰家的劣質花粉接種到他家的優質稻子上了。
此時,你肯定會笑話這個自私又愚昧的農夫。是的,自私狹隘是一切善良美好的事物身上的“毒瘤”,是成功與和諧的天敵。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種善于為他人著想的博大、無私的胸懷。
然而,在我們周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
實質上,與人交往,建立和維護關系需要技巧,有時候并不需要什么高技術、高難度的動作,而是通過一些小細節來贏得人心。凡事多替他人著想,尤其要以誠摯之心待人,善解人意。這是一種習慣,養成后融入生活的常態里,根本不用刻意去表現。
上一篇:抱著謙卑的態度,不斷進步
下一篇:教育兒童孝敬長輩,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