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逆境,更要積極向上
王陽明有言:“古人為治,先養得人心和平,然后作樂。”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若能夠容忍他人的侮辱、冒犯,能夠坦然接受失敗和挫折,這樣的人就是有擔當的人,他們在逆境之中總能保持積極的心情,能夠在緊急的事情面前調整心態,做好事情。
當生活的不幸降臨的時候,你該怎么對待呢?有的人感到好像是天塌下來了,什么都完了,他除了抱怨還是抱怨,總是向他人傾訴:“我的命怎么這么苦啊?”結果,越想越苦,慢慢地,他也被不幸吞噬了。有的人則不然,他把生活的不幸當作自己的朋友,甚至,當成自己人生的財富,后來,不幸真的成為了他的朋友,當然,“朋友”是不會為難朋友的,他擺脫了不幸的遭遇。前者是擁有消極心態的人,在不幸遭遇面前,他只會生氣、抱怨;后者是擁有積極心態的人,他總是將生活的不幸當朋友一樣看待。對此,智者這樣告訴我們:當生活的不幸來臨時,積極的心態是一個人戰勝艱難困苦,走向成功的助推器,試著和不幸做朋友吧!
即使在不幸之中也有希望,只要我們能抓住這種希望,并且,把它當作前進的動力,我們就能夠在不幸中重新站起來。縱觀那些卓有成就的歷史人物,他們無一不是從不幸的遭遇中頑強奮斗并作出成就的,在他們身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不幸,將不幸當成自己的朋友。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生活和事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不幸,但是,只要我們將不幸當成朋友,永遠懷有事情還有轉機的樂觀心態,我們就一定能贏得成功。
磨難雖然來得無聲無息,但是,它卻在悄悄考驗我們的情緒反應,如果我們能夠樂觀面對,頑強抗爭,逃離磨難的陰影,那么,我們將重新給心以幸福的方向,自己也將變得更加完美。
上一篇:踏破荊棘,前方是康莊大道
下一篇:適度和孩子講一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