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受教
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zhèn)卞橋)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春秋時候的魯國,有一個勇武剛直,長于政事的著名人物,他就是孔門七十二賢弟子之一的子路。
子路出生在卞,就是今天山東省泗水縣。九歲時,曾拜孔子為師。但子路第一次見到孔子時,卻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當初,子路只是一介武夫,當他求見孔于的時候,孔子以為他是來求學的,便問他:“你愛好什么?”
子路沒有弄懂孔子的意思,便貿然回答:“我愛好長劍。”
孔子聽后,搖了搖頭說:“我問的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你是個有能力的人,如果再加上勤學好問,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p>
子路聽了孔子的話,仍然弄不懂勤學好問對他有什么好處,他認為自己有一身好武藝就可以了,根本用不著再費力去學習,于是滿不在乎地回答:“勤學好問也有好處?”
孔子見他很剛愎,就慢慢地開導他:“學習的好處多著呢。比如君主沒有臣子改諫,在政治上便會遭到失??;士人如果沒有朋友的幫助,在道德上便會產生缺點。駕馭狂馬,不應該丟掉皮鞭;操縱勁弓,不能違反木檠;木材只有先劃好線,然后按著線削,才能變得又正又直;人們只有不斷地聽取別人的意見,才會變成圣賢。一個人只要勤學好問,努力向上,誰能不喜歡,不贊助呢?相反,如果他毀棄仁義,厭惡圣人,就有可能犯法受刑。所以,學問是很重要的,不能輕視??!”
子路仍然不服氣,理直氣壯地辯解:“南山上的竹子,本來就直挺挺的,用不著矯正。把他砍來,直接就可以當箭用,也可以射穿犀革。由此看來,只要本質好就行了,還用得著做什么學問嗎?”
孔子進一步解釋說:“你說的不錯,砍了竹子,是可以直接當箭用,但如果在它的一端束上羽毛,另一端裝上金屬的箭頭,并且磨得十分鋒利,不僅射出去的箭不走彎道,而且還會射得更加深透。難道不是這樣嗎?”
子路聽了孔子的分析,感到很有道理,心悅誠服地給孔子行了個禮,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教育?!?/p>
子路明白了學習的重要,跟隨孔子周游列國,學了很多知識,不僅有勇,而且有謀,成了當時政壇上的著名人物。
◆天賦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學習和努力同樣重要。
上一篇:唐張氏為醫(yī)學獻身
下一篇:孔子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