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區反“掃蕩”(1941年11月4日~1月8日)
1941年11至12月,八路軍第115師和山東縱隊在山東省沂蒙山區粉碎日偽軍大規模“掃蕩”的戰役。
10月下旬,日軍集中在山東的大部分兵力共5萬余人,向沂蒙山區發動多路、多梯隊“鐵壁合圍”。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作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1月初,日軍第21師團和獨立混成第5、第6旅團各一部,由沂水、莒縣向西,第17、第32師團各一部由臨沂地區向北,第32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0旅團各一部沿新泰、蒙陰和平邑、費縣一線向東,對沂蒙山區實施分進合擊,逐步壓縮包圍圈。山東縱隊機關部隊經奮戰突圍到外線東石萊、土門、石碾子一帶。5日,日偽軍兩萬余人分11路將第115師師部、山東分局機關包圍在留田一帶狹小地區,第115師政治委員羅榮桓率警衛部隊和機關人員5,000余人,從日偽軍包圍間隙中越過兩道封鎖線,轉移到黃埠前。
第二階段:日偽軍合擊未達到目的,遂改變計劃,在根據地內實行分區“清剿”,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11月30日,山東分局和第115師在大谷臺遭日偽軍合圍,經奮戰于12月初分路轉向天寶山區。為保衛根據地,以主力一部轉入內線堅持斗爭,第115師特務營在舊寨、三角山一帶連續襲擊與阻擊日偽軍,斃傷日偽軍300余人;山東縱隊4團3營向綠云山之日偽軍進攻,斃傷日偽軍百余人。同時,游擊隊、民兵配合八路軍主力,破襲日軍據點、公路,打擊小股“清剿”之日軍。
第三階段:在八路軍和根據地民眾打擊下,日偽軍于12月8日開始陸續撤出沂蒙山區。八路軍一面截擊撤退之日偽軍,一面襲擾留在根據地內的日偽軍,破交通,拔據點。28日,日偽軍全部撤出。八路軍經兩個月奮戰,殲滅日偽軍2,200余人,但八路軍也受到很大損失,根據地遭到嚴重破壞。
上一篇:《朱元璋滅陳友諒之戰(160~164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湘江戰役(194年11~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