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戰役(1947年4月8日~5月4日)
1947年4至5月,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部隊對據守正(定)太(原)鐵路和石門(今河北石家莊)外圍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反攻戰役。
為大量殲滅國民黨軍,改變華北戰局,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決定集中主力第2、第3、第4縱隊,在冀中、冀晉兩軍區部隊的配合下,舉行正太戰役。4月8日,晉察冀軍區部隊分兩路向石門外圍守軍發動進攻,戰至12日攻占正定、欒城,并肅清石門外圍國民黨軍守軍據點90余個,破襲正太路石門至獲鹿(今河北鹿泉)段,先后殲國民黨軍第7師第19團、第32師一部和第5總隊兩個團及保安團。14日,晉察冀軍區部隊主力西進,連續攻克井陘、娘子關,并掃清陽泉以北白土坡、上下蔭營等大小據點40余處,25日逼進平定、陽泉。24日,閻錫山急令第33軍進入陽泉,第10總隊進入平定,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西進。晉察冀軍區部隊乃以一部兵力監視包圍陽泉、平定,以第4、第2縱隊繼續西進,先后攻占測石驛、芹泉、盂縣、解愁、上湖,切斷了國民黨軍援軍的退路。29日,國民黨軍第33軍主力西撤,其暫46師、第71師、暫編獨立第10總隊被第3、第4縱隊分別包圍于賽魚、測石驛兩地,5月4日,大部被殲。駐獅腦山的保5大隊500人投降。同日,壽陽守軍懼怕被殲西逃,人民解放軍隨即占領壽陽,戰役結束。
正太戰役共殲國民黨軍3.5萬余人,使晉察冀與晉冀魯豫解放區連成一片,對扭轉華北戰局起了重要作用。
在正太戰役中,晉察冀人民解放軍在機槍掩護下沖入井陘礦區。
晉察冀人民解放軍某部突擊隊登上正定城墻。
上一篇:《昭莫多之戰(169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浙東反攻作戰(184年~4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