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九部聯軍 合打建州一部
“烏拉九部”,實為“葉赫九部”。原因是,具體行動的組織者是葉赫部,烏拉部只是從者之一。
時隔兩個月后,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決戰接踵爆發了。這場惡戰一旦以多戰少而獲勝,女真人的政治、軍事、經濟的天秤便會倒過來了。將努爾哈赤崛起的勢頭扼殺于搖籃之中是件小事,大事是將這個十惡不赦的老酋戰死于馬下,接之一統建州。
同年農歷九月間,葉赫部東城城主那林布祿、西城城主布寨二人,在統兵一萬的前提下,糾集哈達部主猛格布祿、烏拉部貝勒布占泰(滿泰同父異母所生之弟)、輝發部主拜音達哩、長白山納音部主搜穩、塞克什、朱舍里部主裕楞額等八人六部的一萬聯軍,蒙古科爾沁部貝勒翁阿岱、莽古斯、明安三人,封勒察、錫伯二部的合兵一萬。合計三萬人的九部聯軍,合打建州一部,史稱“九部聯軍”。
戰場選在扎喀關至古勒山之間地帶。扎喀關,在今遼寧省新賓縣上夾河鎮五龍上堡村村西南山上。古勒山山城,在今遼寧省新賓縣上夾河鎮勝利村村西龍頭山西側(距古樓村即古勒村約2000米處)。前者在東,后者在西。兵分三路,每路一萬。葉赫兵一馬當先,先抵赫濟格城,圍而不攻。次日,因葉赫兵主攻而導致該城死傷慘重,這對努爾哈赫看來,算是九牛一毛的小失。
在決戰的前夕,葉赫兵營(設在今渾河北岸上)有一個人叛逃,去努爾哈赤那里通風報信。建州眾將士聽后,都驚懼失色了!未幾,在努爾哈赤的勸說下,總算是安定下來。努爾哈赤的布陣是設伏于古勒山上,在山險要地設雷石和滾木等器械,居高臨下,依險固守,誘敵入陣,以期制勝。九部聯軍欲想蕩滅建州,必須先在古勒山決戰,方能東進老巢——佛阿拉城。
在葉赫兵圍攻赫濟格城關鍵時刻,努爾哈赤統兵增援來到古勒山下。努爾哈赤首先派大將額亦都率精騎百人上前誘戰,迫使聯軍各部頭目進退維谷中,僅有葉赫西城城主布寨急速率兵迎擊,兩軍各自列陣。未幾,額亦都沖陣而出,戰不幾合,撥馬佯裝敗陣而逃。聯軍不知有詐,于是疾馳追殺不舍,待追到古勒山下時,額亦都回馬連砍九人,便返身飛轉于山間不見影蹤了。聯軍誤以為對方無力相抵,敗陣而逃,便各自爭功,蜂擁而上,包圍了古勒山城。此時,得到的是雷石和滾木齊下,喊殺聲震天,戰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正值兩軍白熱化時,葉赫布寨、那林布祿二城主揮軍入陣了。努爾哈赤見勢后,忙命放雷石和滾木相抵,布寨戰騎觸木倒地,待剛要爬起身時,被建州兵一刀砍倒當即身死。那林布祿見狀后,當場落馬昏倒在地。聯軍頭目們忙上前搶走那林布祿而去,無心戀戰,逃為上計了!
古勒山下是蘇子河一支水,河邊和山下全是沼澤地,況且河道狹窄、山路崎嶇,騎不成列。聯軍三萬,擠在一條羊腸山路上,首尾如長蛇,行動如蝸牛。先是蒙古科爾沁部明安貝勒因慌不擇路陷入澤中,無奈棄馬而逃。
待聯軍全部進入建州事先設下的埋伏圈時,努爾哈赤一聲令下,螺號齊鳴,殺聲震天,伏兵沿路四起,猶如猛虎下山直撲而來。至此,聯軍中有的士卒因落水而淹死,布寨的尸體又在亂戰中被建州兵搶走了。頭目們自顧逃命,留下兵卒橫尸蔽野。建州兵前追百里時,抵達了哈達部柴河寨(今開原市柴河堡鄉境內),見天色已晚,加上見有葉赫貝勒布揚古(布寨長子)率兵中路相劫,于是收兵回營。次日,努爾哈赤率兵回到了佛阿拉城。
在這場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決戰中,聯軍陣亡四千余,丟甲四千余,丟馬三千多匹。去時三萬,潰時剩下二萬六千,還損失掉一位城主。這一年,是癸巳蛇年,故史稱“癸巳之戰”。
戰后,烏拉部貝勒布占泰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是怎么回事?
次日,建州一卒押解著一個特殊人物,前去佛阿拉城努爾哈赤那里跪見,請功領賞。小卒忙向努爾哈赤稟報道:“這個人是我擒獲的,我本想殺掉他。當我欲殺他時,他開口說話了。他央求我不要殺他,愿以萬貫家財相贖身,所以我就饒了他,將他以鐵鏈子鎖頸,押來見主了!”這個人跪在地上,低頭不語。
努爾哈赤聽罷后,忙問此人:“你是何人?”此人忙叩首道:“我當時畏恐被殺,所以未敢直言。我是烏拉部主滿泰之弟布占泰,昨日因敗受擒,生死聽便!”努爾哈赤一聽是烏拉部大貝勒,便鄭重地說道:“你們會合九部聯軍,殺我一部。昨日,布寨貝勒已落入我手,成了一具僵尸。今日,你既然敢與前來見我,我豈能殺你呢?俗話說得好:‘生人之名勝于殺,與人之名勝于取’。今日,我見你是個貝勒,赦你不死好了!”
努爾哈赤說罷后,忙令人給布占泰解下身上的鐵鎖鏈,更衣洗面,先送上一件昂貴的猞猁皮裘服令他披上,旨在壓驚洗塵。
在當日晚間設宴款待時,努爾哈赤當著布占泰本人和自家人之面說道:“我決定將親生女兒穆庫什(該女是庶妃嘉穆瑚覺羅氏真哥所生,行四)許給你為妻(妃),你可答應否?”布占泰聽罷后,忙叩首答謝!從即日起,努爾哈赤為了達到為我所用,從而控制烏拉部的政治目的,將布占泰收養起來了!
事實證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勝不在勇而在于謀。
在所有的九部聯軍十三位大小頭目當中,戰爭雖然慘敗了,可布占泰個人論收獲為最豐的。因為這場戰爭而導致他的人生出現了轉折,因為他的人生轉折而導致烏拉部命運出現了拐點。
準確地講,在開戰之前,烏拉與建州之間是冤家對頭關系。自從兩家建立“秦晉聯姻”關系后,又轉化成親家關系了。更有情趣的是,待烏拉部舊地變成朝貢基地后,又轉化成娘家關系了!
對于烏拉部而言,布占泰是個蕭何式的歷史人物。原因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p>
上一篇:三府一寺 各有其主-烏拉街歷史文化
下一篇:烏拉八景 以詩為證-烏拉街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