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蘇曼殊
整個上午,釋本有都在房間里皺著眉,踱著步。他畫到了“刺殺宋教仁”的章節。誰刺殺了宋教仁?哪些利益集團糾葛其中?他想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表現宋教仁死后的狀態,各種構圖開始在他腦海里不斷閃現。
他決定把蘇曼殊的背影安排在畫面的最前方。蘇才是他這本佛教歷史人物漫畫《蘇曼殊》的主人公。
電扇在身后嗡嗡地吹著,他喜歡自然風,不喜歡空調。他把之前完成的畫稿攤在床上,凝視著它們。一幅畫便是一個分鏡頭,各有起承轉合,像部無聲的電影。
很早以前,他便想過畫民國時期的歷史漫畫。出家后,他覺得如果能以出家人為主線,把那段歷史的各種人物串起來將會更適合自己現在的身份。最早知道蘇曼殊是在一本香港雜志上。盡管那篇關于蘇的文章寫得一般,但這位民國僧人的獨特經歷還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事實上,蘇既不是他的偶像,也沒對他產生過什么影響。
他畫蘇只是因為蘇是那個時代某種青年的典型。雖然才情萬丈,卻控制不了自己的命運,愛情坎坷,革命失敗,出家不成功,最后還早死。
他畫蘇還因為蘇跟他有很多相似之處。都講粵語,都在日本留過學,都喜歡在東南亞的南傳佛教國家游歷,都寫小說,都畫畫,在出家人里都被視為異類。
上一篇:《生命的另一扇門》大地清涼
下一篇:《留學日本》大地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