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 曹操攻占荊州》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劉表有兩個兒子,劉琦與劉琮。劉表把后妻蔡氏的侄女嫁給劉琮,蔡氏就喜愛劉琮,而厭惡劉琦。蔡氏的弟弟蔡瑁與劉表的外甥張允,都是劉表的親信,他們經常在劉表耳邊稱贊劉琮,詆毀劉琦。劉琦心中不安,就與諸葛亮商議保護自己的對策,但諸葛亮對劉琦的問題一言不發。后來,劉琦與諸葛亮一起登上高樓,命令左右把梯子撤開,對諸葛亮說:“如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話從你嘴里說出,只進入我一個人的耳中,可不可以說了?”諸葛亮說: “你難道不記得,春秋時晉國的太子申生在國中遭到危險,而他弟弟重耳在外流亡卻終獲平安的事情?”劉琦領悟了諸葛亮的意思,暗中策劃從劉表身邊離開。正好黃祖被孫權殺死,劉琦就請求接替黃祖的職務,劉表于是委任劉琦為江夏郡太守。不久,劉表病重,劉琦從江夏回襄陽來探視,蔡瑁、張允恐怕他與劉表相見,觸動父子感情,劉表可能會立劉琦為繼承人,于是就對劉琦說:“將軍委派你鎮守江夏,責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離職守,父親見到你一定會生氣。傷害親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勢,不是孝順之道。”他們把劉琦關到門外,不許他與劉表見面,劉琦只好流著眼淚離開。劉表去世后,蔡瑁、張允等就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劉琮派人把侯爵的印信授予劉琦,讓他繼承爵位。劉琦大怒,把印信扔到地上,準備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劉琮。正在這時,曹操大軍已南下荊州,劉琦就投奔江南。
章陵郡太守蒯越以及荊州東曹掾傅巽等勸劉琮投降曹操,對他說:“逆順有一定的道理,強弱有一定的形勢。以臣屬的身分去抗拒天子,是對國家叛逆; 以剛接手的荊州去抵御朝廷大軍,必會陷入危險;依靠劉備去對抗曹操,一定失敗。這三個方面我們都不行,拿什么去阻擋曹操大軍? 而且將軍您自己考慮一下,您比得上劉備嗎? 如果劉備擋不住曹操,則即使是投入荊州的全部力量,也不足以自保;如果劉備擋得住曹操,則他就不會再屈居于將軍之下了。”劉琮聽從他們的意見。九月,曹操率軍到達新野縣,劉琮就以荊州投降曹操,派人用朝廷過去頒發的符節去迎接曹操。曹軍將領都疑心劉琮是詐降,婁圭說:“現在天下分裂,各地割據勢力都借朝廷的名義來抬高自己的身份,這次他派人送來朝廷頒發的符節,可見一定是真心誠意。” 曹操于是接受劉琮的投降,繼續進軍。
當時,劉備駐軍樊城,劉琮不敢把投降的事告訴劉備。劉備過了很久才覺察情況不對,派遣親信去問劉琮,劉琮命令屬官宋忠向劉備傳達旨意。當時,曹操已到宛城,于是劉備大驚失色,對宋忠說:“你們這些人怎么能這樣辦事,不早些告訴我,如今,大禍臨頭才講,也太過分了!”拔出刀指著宋忠說: “如今即便砍下你的頭,也不足以解我心中的憤恨,而且我也恥于讓人議論,大丈夫臨別時還殺你們這樣的人!”就放宋忠回去。于是,劉備召集部屬,共商對策。有人勸劉備進攻劉琮,可以奪下荊州。劉備說:“劉表臨死時,把孤兒劉琮托付給我,請我代為照顧。違背信義,只圖私利的事情,我不能作。否則,死后有什么臉去見劉表呢!”劉備率領部下撤離,經過襄陽時,停下馬來呼喊劉琮,劉琮害怕,不敢露面。劉琮的左右親信和荊州的人士,有許多都跟隨劉備離去。劉備到劉表的墓前祭奠,流著淚辭別而去。到達當陽時,跟隨劉備的已有十余萬人,還有輜重車幾千輛,每天只能走十余里。劉備派關羽率部乘幾百艘船,讓他從水路到江陵會師。有人對劉備說:“您應當火速行動,保守江陵。如今,人數雖眾,但披有鎧甲的兵士并不多,如果曹軍來到,怎么能抵擋得住?”劉備說:“要成大事業,必須以民眾為根本,如今百姓來歸附于我,我怎能忍心舍棄他們而去呢?”
劉琮的部將王威向劉琮建議說:“曹操知道將軍已經投降,劉備已經逃走,必然放松戒備,只率前鋒部隊,輕裝急進。如果讓我帶領幾千名奇兵,埋伏在險要地區,突然襲擊,可以捉住曹操。只要捉住他,就可威震天下,不僅是可以保住今天的局面。”劉琮沒有采納。
曹操知道江陵貯有軍用物資,恐怕劉備先到,占據江陵,就留下輜重,輕裝前進。到達襄陽后,聽說劉備已經過去,曹操親自率領五千名精銳騎兵追趕劉備,一天一夜跑了三百余里,在當陽縣的長坂追上劉備。劉備無力抵抗,拋下妻子及兒子,與諸葛亮、張飛、趙云等數十人騎馬逃走,曹操俘獲了大量的人馬輜重。
徐庶的母親被曹軍俘獲,徐庶向劉備告辭,指著自己的心說:“我本來打算與將軍共同建立王霸大業的,全仗著心中的計謀,現在失去老母,方寸已亂,留下也無益于事,請從此與將軍離別。”他就去投奔曹營。
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后,他據守河岸,拆去橋梁,橫握長矛,怒目而視,對曹軍大喊道:“我就是張翼德,有誰敢來決一死戰!”曹軍士卒無人敢于上前。
有人向劉備說: “趙云已向北逃走。”劉備大怒,把手戟向那人扔過去,說:“趙子龍絕不會丟下我逃跑。”過了一會兒,趙云抱著劉備的兒子劉禪從亂軍中殺出,來到這里。劉備領殘部與關羽的船隊會合,得以渡過沔水,遇到劉琦及其所率領的一萬余人,與劉琦一起到達夏口。
曹操進軍到江陵,任命劉琮為青州刺史,封為列侯,連同蒯越等人,被封為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曹操下令從獄中釋放韓嵩,用朋友的禮節來接待他,讓韓嵩評價荊州人士的優劣,都加以提拔任用。任命韓嵩為大鴻臚、蒯越為光祿勛、劉先為尚書、鄧羲為侍中。
荊州大將南陽人文聘統兵駐扎在外,劉琮投降時,曾召呼文聘,打算與他一起投降。文聘說:“我不能保全荊州,只應當在這里等待處分!”曹操渡過漢水,文聘才來拜見曹操。曹操說:“你為什么來得這么晚?”文聘說:“從前,我不能輔佐劉荊州尊奉朝廷;劉荊州死后,我只想據守漢水,保全荊州的疆域。活著,不辜負于孤弱的劉琮,死去,無愧于地下的故主劉表。但是,我身不由己,為大勢所趨,到了今天的地步,心中實在悲哀羞愧,沒有臉早來相見!”于是文聘流淚不止,使得曹操也感到傷感,喊著文聘的表字說: “文仲業,你是真正的忠臣。”對他厚禮相待,讓他統率原來部隊,任命他為江夏郡太守。
起初,袁紹在冀州,派遣使者去迎接他家鄉汝南郡的士大夫到冀州來。西平人和洽認為冀州地勢平坦,民風強悍,是英雄豪杰們所爭奪的地方,不如荊州地勢險要,民風柔弱,易于安身依靠,就去荊州投奔劉表。劉表用上客的禮節接待他,和洽對別人說:“我所以不去投奔袁紹,就是為了躲避爭奪之地。對于亂世中昏庸的君主,不可過于親近,我再久留下去,就會被奸人的讒言所中傷。”于是,他離開襄陽,向東到武陵居住。劉表延聘南陽人劉望之為從事,而劉望之的兩個朋友都因為讒言的陷害,被劉表殺死。劉望之也因為所提的正確意見不被劉表接受,棄官回家。劉望之的弟弟劉廙對望之說: “從前晉國的大夫趙鞅殺死竇嗚犢,孔子就中途返回,不再前往晉國。如今,哥哥您既然不能效法柳下惠那樣,與世沉浮,隨波逐流,就應該以范蠡為榜樣,遠遠地遷到統治者的范圍以外去。坐在家里,卻自認為已離開爭權奪勢的政局,恐怕不行!”劉望之沒有聽從弟弟的話,不久也被劉表殺死。劉廙逃奔揚州。南陽人韓暨逃避袁術的征聘,遷居到山都山,劉表又征聘他為僚屬,韓暨就逃到孱陵隱居起來。劉表十分惱怒,韓暨害怕劉表下毒手,只好接受職務,出任宜城縣縣長。河東人裴潛也受到劉表的禮遇和敬重,但裴潛悄悄對王暢的兒子王粲以及河內人司馬芝說:“劉表沒有霸王的才干,卻以殷朝末年西伯姬昌的地位自居,他隨時都可能失敗!”于是裴潛向南遷到長沙。曹操占領荊州后,征聘韓暨為丞相士曹屬,裴潛參預丞相府的軍事,和洽、劉廙與王粲都擔任丞相府的掾屬,并委派司馬芝為菅縣縣令,以順應民心。
諸葛亮為劉琦定計,指明內危外安,這一韜略思維的特點是以利害為出發點,故得此計。
蒯越、傅巽識見鄙陋,劉琮胸無韜略,將劉表慘淡經營之地拱手與人,利用他人之地,建個人之功。劉琮愚蠢不能聽從王威之謀,坐失歸復良機。
劉備以信義為本,信義能產生巨大的實力,為霸業打下牢固的基礎。不過,劉備未能率軍直撲江陵,顯得迂曲。
和洽、劉廙、韓暨、裴潛等均有預知之智,故能避難。劉表不能得到人才,在于其本人缺少文韜武略。沒有雄才大略,也不會有濟濟英才。
上一篇:《兵以詐立:孫權撤合肥之圍》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冰消雪化:魏司馬昭攻破壽春》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