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里藏針: 改刺史為州牧》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黃巾軍殘部郭大等人在河西白波谷起兵,進攻太原郡,河?xùn)|郡。
三月,匈奴屠各部落進攻并州,殺并州刺史張懿。
太常江夏人劉焉看到國家政局已亂,向靈帝建議: “全國各地到處發(fā)生叛亂,是由于刺史位輕權(quán)小,起不到威鎮(zhèn)一方,令行禁之的作用,同時擔任刺史一職的人選又不能勝任職守,所以引起百姓叛離。應(yīng)該改置威重位高的州牧,選用有清廉名聲的重臣擔任。”劉焉當時心里想去擔任交趾牧,但侍中廣漢人董扶私下里對劉焉說:“京城洛陽將要發(fā)生大亂,益州地區(qū)有天子氣象。”于是,劉焉改變主意,要求去益州。正好益州刺史郤儉橫征暴斂,四處都流傳有關(guān)他暴政的民謠; 再加上耿鄙、張懿都被叛軍殺死,朝廷就采納劉焉建議,選用列卿、尚書出任州牧,在待遇上仍然按照各自原來的俸祿,不加調(diào)整。任命劉焉為益州牧,太仆黃琬為豫州牧,宗正東海人劉虞為幽州牧。各州長官的權(quán)位之重,自此而始。劉焉是魯恭王劉余的后代,劉虞是東海恭王劉強的五世孫。劉虞曾擔任過幽州刺史,百姓與夷人都很懷念他的恩德與信譽,故此朝廷才有這個任命。董扶與太倉令趙韙都不要朝廷所封的官職,追隨劉焉到益州去。
最高決策者不能洞察提案的背景和目的,后果不堪設(shè)想。有時方案本身并沒有問題,而人事安排則至關(guān)重要。提案者或綿里藏針,或以售其奸,或設(shè)置圈套,或道貌岸然,無韜略者,難以識破,難以駕御。
上一篇:《絕處求生:羅憲守永安》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羅織罪名:曹操殺孔融》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