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守強攻》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天,魏大將軍曹爽率領步兵、騎兵十多萬人進擊漢中,前鋒已到駱谷。當時漢中的蜀國守軍不滿三萬人,將領們大為驚駭。有的說:“現在力量不足以抵抗敵人,應當固守漢、樂二城,遇上敵人讓他進來。不久,駐在涪縣的軍隊便完全可以救援陽平關。”王平說,“不能這樣。漢中離涪縣將近一千里,敵人如果奪得陽平關,就是禍殃。現在應該先派遣劉護軍、杜參軍占據興勢山,我在后面抵抗; 如果敵人分兵向黃金進攻,我就率領一千人親自去阻止。不要多久,駐在涪縣的軍隊就會到來,這是上策。”
守與攻所需兵力相差懸殊,古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入之語,即指守者得地利之先,而攻者則無,王平以寡弱之兵擋強大之卒,則為深知兵學之理。當時,王平之論只有護軍劉敏同意,他們馬上行動。駐在涪縣的各路軍馬以及大將軍費祎從成都相繼趕到,魏軍退走,正如王平原來所策劃的一樣。這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王平在北,都有顯赫的名聲和業跡。
王平生長在軍隊里,手不能寫,他所認識的字沒超過十個,而口授書信,都有意趣條理,他讓人給他讀《史記》、《漢書》中的“紀”,“傳”,聽了后,完全懂得其中大意,并常常談論而不弄錯其中的意旨。學不在多,貴在得旨。王平軍事韜略的素養一是來源于實戰,二是來源于史書。他遵循和施行法度,言語莊重而不戲謔,從早到晚,整天端正地坐著,顯得斯文而沒有武將的樣子,然而性情狹隘多疑,為人輕狂,因為這點受到損害。延熙十一年 (公元248年) 去世,兒子王訓承嗣。
當初,與王平同郡的漢昌縣人句扶忠勇寬厚,屢有戰功,功名爵位在王平之下,官至左將軍,封為宕渠侯。
上一篇:《弄巧成拙:劉曄因失寵而發狂》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強干弱枝:晉武帝奪賈充兵權》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