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為本: 荀悅作 《申鑒》》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秘書監、侍中荀悅,撰寫《申鑒》五篇,上奏給獻帝。荀悅是荀爽的侄子。當時,政權掌握在曹操手中,獻帝只是表面上的最高統治者,不能干預朝政大事。荀悅有志為朝廷貢獻自己的才干,但他的謀略卻無處施展,所以著述此書。書中的主要內容是: “治理天下的辦法,首先是消滅 ‘四患’,然后要推行 ‘五政’。以虛偽敗壞風俗; 用私心破壞法紀; 行為放蕩,超越正常規定; 奢侈靡費,損壞國家制度;不消滅這四種現象,就無法推行政令,所以稱之為 ‘四患’。振興農業與桑蠶業,以保障百姓生活; 分辨善惡,以糾正民間習俗; 推行文化教育,以改善社會風氣; 建立武備,以維持朝廷的威嚴; 賞罰分明,以統一法令; 這就是 ‘五政’。百姓不怕死,就不要以刑罰來恐嚇他們;百姓沒有生趣,就不可能勸導他們向善。所以,身居高位的人,要先使百姓富足起來,使他們安居樂業,這就是保障民生。對于善、惡,要以功、罪為標準來判定; 對于毀謗與贊譽,要用實際效果來進行檢驗。對人不僅要聽他的言論,更要觀察他的行為; 不被他的名聲所困擾,要考察他是否名實相符;不能讓虛偽狡詐的人得逞,免得人們去紛紛仿效。因此,不會出現奸怪的習俗,民間也不會發生淫亂之風,這就是糾正民俗。獎勵與羞辱是賞賜、懲罰的核心,所以禮教規定、榮譽與羞辱只能施加于君子,以改變他們的內心; 枷鎖與鞭笞則專用來對付小人,以改變他們的行為。如果不推行教化,就會使中等資質的人也墮落成小人;而推行教化,就能使這些中等資質的人升為君子,就是改善社會風氣。作為統治者,必然要擁有軍隊,以防備不能預料的變化,平時用來維護安定,戰時則效命疆場,這就是維持威嚴。賞賜與懲罰,是執政的根本權力。君王不隨意賞賜,并不是愛惜財物,而是因為隨意賞賜,就不能用賞賜來勸導人們行善;君王不隨意懲罰,并不是姑息憐憫,而是因為隨意懲罰,就不能用懲罰來打擊犯罪。賞賜而沒有起到勸導的作用,就是阻止人們行善;懲罰而沒有起到打擊的作用,就是縱容人們作惡。作為統治者,能夠不阻止下面的人行善,不縱容下面的人作惡,則國法確立,這就是統一法令。除去了 ‘四患’,又建立了 ‘五政’,誠心誠意地執行,長期堅持,簡要而不懈怠,疏闊而不遺漏。這樣,不需勞神費心,天下就能太平了。”
此為治國的重大韜略,用于軍事、外交、經濟等,亦無不適。所說“在上者,先豐民財以定其志,是謂養生”,闡述了萬古不變之理。作為統治者,必須首先使人民富足,使他們安居樂業、有所歸依,才能談得上其他,這是一切的基礎。
無論是一個集團,抑或一個國家,風氣、風俗、法律、規定、典章、制度等是最重要的東西,在這些事上出現問題,就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弄不好,會因這些方面的問題而使一個集團或一個國家走向毀滅的深淵。
上一篇:《以死相諫:魏攻高句麗》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以治為學,以時為務》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