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怎么冊封妃嬪的
清代有著極為嚴格的冊封妃嬪的制度,清代必須通過頒發“冊”、“印”的冊封儀式來確定后、妃、嬪等級。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儀式最為隆重、繁縟,妃、嬪的冊封儀式則較為簡約一些。
清朝冊封皇后,有三種形式:
一是皇帝到年齡選立皇后,舉行大婚,迎娶皇后入宮,冊封為皇后。
二是由皇貴妃、貴妃、妃、嬪晉升而產為皇后。
三是追封皇后。
妃嬪的冊封與皇后冊封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不舉行大典,主要是頒發金冊、金印.“冊”、“印”是后妃名分的代表,其文字由禮部擬定,由工部用黃金(或鍍金)鐫刻。清代冊封制度規定,貴妃以上冊封用金冊、金寶,妃為金冊、金印,嬪只有金冊而沒有印。
在冊封妃嬪的時候,通常會有越級加封的。當然也有妃嬪因為失寵于帝王而降級的。所以,妃嬪們的命運完全是由皇帝一手掌握的,爭得皇帝寵愛是她們唯一出路。
上一篇:清朝官員的服飾及轎飾-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清朝男子的發型演變-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