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談·錢君匋
錢君匋(1907~1998),原名玉棠,學名錦堂,號豫堂、午堂。原籍浙江海寧,生于浙江桐鄉。書畫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致力于音樂、國畫、書法、篆刻創作及書籍裝幀工作。建國后,曾任上海新音樂出版社、北京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文藝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編審、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長。著有《西洋美術史講話》《中國璽印源流》《君書籍裝幀藝術選》《君
印選》《冰壺韻墨》等。
藏書如山積 讀書如水流
“藏書如山積,讀書如水流。錢郎破萬卷,博學難堪儔。”豐子愷先生曾為錢君匋畫過一幅漫畫,這是畫上的題詩。錢老在年輕時即愛收藏圖書。當年,他曾在一家舊書店看中一本羅振玉的《流沙墜簡》,老板獅子大開口,要價100元。這是他4個月薪金的總和,可他身邊只有10元的積蓄。買不起,只好厚著臉皮,天天去書店翻閱。去的次數多了,老板也被感動,破例以20元賣給了這位窮書生。
青年時代的錢君匋常到上海北四川路底的內山書店去買書。這一天,那套《世界標記圖案大系》又一次牽動了他的心。他對這套書鐘情已久,只是標價太高,無力購得。此次又是如此,翻了許久,還是放回原處。隔天又去內山書店,手捧《大系》,心想找誰才能借到購書款呢?想著想著只見魯迅先生正坐在店里與店主內山完造聊天,忙上前問候。當魯迅和錢君匋交談時,發現他很想購得那套《大系》而又缺少現款時,便對內山先生說:“這位是開明書店的編輯錢君匋先生,他是你們這里的老主顧,能不能給他購書記賬待遇呢?”從此錢君匋買書再也不必為錢而犯愁,因為他多次為魯迅出書設計封面而受到這位文壇前輩的器重,于是錢君匋收藏舊書越來越多,終于成了氣候。
仰慕華新羅
華,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清代書畫名家。善畫人物山水、花鳥蟲草,又善書能詩,時人稱之“三絕”。錢君匋年輕時追慕華
畫作,只要能覓到其真跡,不惜任何代價購之。他曾在《學畫、買畫、失畫、還畫、獻畫》一文中,敘述其有次買華新羅畫幅的情景:因對方索價較高,他手頭又沒有巨額現金,于是只得忍痛賣掉查士標、吳昌碩、徐悲鴻的作品多件來湊數,并與物主協商分期付款方才如愿以償。他說:“這一次把我的歷年積蓄差不多都花了,但我并不覺得惋惜,倒是變賣查士標、吳昌碩、徐悲鴻三家作品,非常覺得可惜!至今還經常出現在我的夢里,頗有‘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樣子。”積多年所得,終于收有華的書畫冊頁百多幅。故他欣然命書齋為“新羅山館”,意為集新羅山人之作于一館,又名“抱華精舍”,并親自手刻“新羅山館”印章一方,其線條古樸,造型儒雅,頗有“山館”古風。
崇尚于右任
“一·二八”淞滬抗日戰爭不久,錢君匋由陳望道引見,拜會了國民黨元老、草書大家于右任。在錢君匋的相求下,這位被譽為“書法院長”的監察院長,當場揮毫,寫了“時雨光萬物,大云庇九州”和“艱險自得力,金石不隨波”兩副對聯贈他,錢君匋如獲至寶。于右任很喜歡和這位多才多藝的晚輩論畫說字,以后凡錢君匋求書,幾乎是有求必應。可錢君匋并不滿足,他又不斷到畫店、扇莊、古董店去覓寶,見到于右任的字即使高價也收購珍藏。有次偶爾購進于右任“南無阿彌陀佛”的條幅,欣喜萬分。這種隨興之作是難得一見的作品,故而錢君匋藏趣更濃。現在桐鄉君匋院藏有于右任書法54件,皆為錢君匋所捐獻。
被“宰”的無奈
事情發生在幾十年前。有一天,某文物掮客給錢君匋送來5張“揚州八怪”之一—金農的水墨絹本冊頁,每張索價50元。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這樣的要價已屬不低,錢君匋細看畫作后,十分中意,便價也不還,爽快買下。不想沒過幾天,這掮客又拿來4張金農的冊頁,錢君匋一看,原來與上次送來的5張同屬一套系列畫。但這次掮客卻每張索價100元,少一文也不賣。錢君匋為使佳作臻于完整,只得忍痛買下。數月后,這掮客又將一幅金農的墨梅送到了錢的遠房族弟處。錢君匋看見后,從用料質地、畫幅尺寸、主題意趣等方面分析,斷定這幅墨梅是整部冊頁中的最后一頁,只有得到這一頁,這一部冊頁才能算是“完璧”。一問價,這最后一頁索價竟高達150元!錢君匋咬咬牙,硬是付出150元換回這最后一幅心愛的名家真跡。每當摩挲、觀覽這部來之不易的名跡時,心中總不免生出無限感慨。
105方趙之謙印
趙之謙是清末的書法、繪畫、篆刻全面發展的大藝術家。在篆刻上,由于他文字基礎厚實,加之書法、繪畫與古文等基礎相通,其治印廣為吸收采納各家所長,融鑄成他在印學上的巨大成就。1955年冬,錢君匋得知天津有一批趙之謙的治印作品打算出手,立即冒著紛飛的大雪趕赴津門。幾經周折,終于一睹趙之謙的篆刻作品。經過他細細摩挲鑒賞后,剔去了混在其中的6方贗品。接著將經過甄別的105方趙之謙印章全部收購。趙之謙一生刻印有限。錢君匋能一下子將趙的傳世作品一半之多納入自己的收藏,這也算是一個奇跡了。
書法 錢君匋
金谷園圖(清)華
紅梅圖 劉海粟作
趙之謙治印
上一篇:印章趣談·錢君匋
下一篇:印章趣談·聞一多